未世(第4/6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他用我熟悉的声音说着陌生的话:「海人来自海底,在百万年前选择了与智人完全相反的生存之路,在此刻,海人相信平等对话的时机到来了,因为地球即将面临危机,来自地幔深处、古登堡不连续面的液态潮汐异常升高,史无前例的地壳变动将摧毁整个地球生态圈,此时所有人类的亚种必须抛弃恐惧与戒备,开始合作。」
生活一下子变得混乱而忙碌。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终于单独见到海人外交官,拥有五分钟独处的时间,我压抑着所有的回忆与冲动,用家乡话问了他一个问题:「海青,你还记得我送你的拖鞋吗。」
他沉入灯笼河时穿的那双蓝白色拖鞋,是我送给他的,他留下的那只鞋,我一直收在衣箱深处。
他沉默了片刻,用清亮的眼睛望着我,用与外表并不符合的成熟语气说:「对不起,我无法挽回脑死亡者的记忆,这只是一具适合陆地和海洋的身体。是海人的『外壳』。」
两个月后,我回到了灯笼镇。
正月三十的傍晚,灯笼河边的雪地没有一个脚印,镇子已经疏散,我点起今年今日唯一一盏烛火,把纸船放入水中。河水缓缓流向东海。我关心人类的未来,可我太庸俗,又渺小,没法思考那么宏大的命题,我所能想到再与海青相会的唯一方法,是亲身到达传说中的龙宫。
为外交官,那还是生存吗?
可如果只能活在懊悔里,又算什么人生呢。
我抱紧那只鞋,走入水中。
屏幕上出现穿正装的老人,白发梳得一丝不苟,面对镜头,他似乎有点紧张。
「我叫张沐阳。」他清清嗓子:「这是我的临终遗言。」
「脑神经学科学家,七十四岁,死于胰腺癌。我后半生在大学建立脑神经科学实验室,致力于大脑与意识关联性的系统研究,而我的前半生,止于22岁发生的车祸。」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左侧。
「22岁大学毕业那年,我与刘亦雪定下婚约,准备在国内结婚,然后共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继续学业。11月7日,我们乘坐的出租车与对向驶来的公交车迎面相撞,刘亦雪当场死亡,我只受轻伤。」
「我不想用情绪化的语言描述此事,总之,这场车祸改变了我的人生观。」
「为了尽可能获得资历与资源,我在处理完刘亦雪的丧事之后如约赴美进修,29岁时取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大脑的『观界』构成及驯化》获得国际脑研究组织凯默里基金会IBRO-Kemali国际奖。」
「我回到中国,得到这所顶尖大学的职位,建立并领导脑神经科学实验室,拥有丰厚的课题资金和人力资源。」
「截至今天,实验室发布的所有研究成果,都只是我真正课题之外的衍生产物,我所进行的试验性工作是绝对保密的,即使对实验室中的助手与研究员。」
老人端起水杯,润了润干裂的嘴唇。
「我想与你们讨论人的本质。」
「此前我们认为记忆是人的决定性因素,它标记了人类个体的经验、属性与社会位置,但如今我们知道对于纯粹的自我意识来说,记忆并非关键性因素,『自我感知』可以脱离记忆孤立存在。」
「对一位严重失忆症患者的观察指出,一个人可以在失去绝大多数情景记忆、习得性技能甚至肌肉记忆的情况下,保留对自我的清晰认识,他忘掉了如何进食、说话、走路,而行为模式明显是由自我感知驱使的探索过程,他在试着重新认识世界,即使新获取的知识也只能存在短暂的数十秒。」
「由数百亿个神经元组成的大脑使我们能想象的所有复杂结构中最复杂的一个。在逐渐认识大脑工作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应当属于高级意识的功能,其实是由神经元结构决定的,或者说,是大脑的自动化过程。」
「对不起,这并非课堂。我会尽量简单地说明你们即将看到的装置。」
老人再次看向左侧。
「自我意识如何获得有关世界的认知?人体器官接收到来自外界的信息,化为神经电信号通过递质向大脑相应区域传递,初级加工皮层对其进行处理,意识所感知的外部世界,是经过脑神经自动加工、补充、整合之后形成的虚像,它并非外部世界的真实模样——无关哲学,假设外部世界有客观模样存在。」
「例如,视锥细胞的排列缺陷使得人类视觉有变化视盲与不注意视盲存在,但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会意识到视觉盲区,因为意识感知的是视觉联合区加工过的连续画面。」
「想象一个小人,那是人类的意识;他坐在你的头颅之内,通过屏幕、喇叭、震动传感器获取有关外部世界的一切知识。」
「有关纯粹主观意识的随机性思考与行为,暂且不做讨论;我思考的是能否通过大脑本身的自动化流程向意识输入无限接近真实的信息,从而完成对意识的『驯化』。」
「与VR技术或脑机接口不同,这是方法简单,但主旨在于有关意识本源产生的试验。」
「从两只幼鼠开始。尽管并非同一母体后代,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但我限制它们的行为能力,将调制解调后的信号传给它们的对应脑神经元,简单模拟了生存环境和日常行为。对了,我把这种环境称为『视界』,这种实验叫作『驯化』,正如我的博士论文所述。」
《炸弹女孩:张冉独家中短篇科幻小说集》未世(第4/6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