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134章 太子屡办糊涂案(第1/2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身在后宅的秦令怡,也听说了这件案子。

民间借贷一直是个灰色区域,之前从来没有律法,针对这一条。

借钱给人应急,收取一定的报酬,与人方便与已方便,也不算错。但要是趁火打劫,想让人趁机破产,那就是坏事了。

秦北海从来不做这样的缺德生意,若是有朋友求到门上,他心里自有一本账,秦令怡愿意称为最早的“信用借贷额度”。

秦北海也教过她,做生意借钱很常见,但最好有个额度。不同的朋友,额度不同。

依据就是,如果这笔钱借出去,对方完全不还,自已也能接受,那就借。如果承担不起这样的后果,那就不要借。

靠着这样的“信用借贷额度”,秦北海纵横商场多年,从来没被人骗过大额的银钱,小额的钱,就当是交学费了。

秦令怡也学到这样的观念。

但民间老百姓日子过的苦,借钱也是逼不得已的事,如果求助无门上了当铺,多半就要做好倾家荡产的准备了。

而且案子难判,就是在两边都有错,当铺扣押了人家的女儿,限期还钱,嫌疑人激愤伤人,惹人同情,老百姓总是同情弱者三分。

而且她记得前世,后面还有一桩官员欠国库银的案子,沿用了此案的例子,若是处理不好,还会成为惯例。

借钱案子,古往今来都大差不差。

《唐律疏议》和《宋刑统》《大明律》都对类似的案子做出规定,但不够完善,如果要综合几部律法的优缺点,对于借贷,可能有几个地方要留心。

第一,不允许强行牵走对方的财产。第二,规定最低利率,不能无限翻倍。第三,加强对欠债人家庭成员的保护。

秦令怡一边思考一边停顿,当初她就是粗粗瞄过几眼新闻报道,能记清这些,已经是脑瓜灵光了。

她正写着,突然面前的纸张被人抽走,墨水滴到白纸上,氤氲成墨点。

“还我!”

她急了,等意识到时,发现抽走她白纸的,居然是信郡王。

信郡王一目十行,扫过她写的几点总结,目露兴奋。

“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的,小怡?”

“殿下怎么会突然冒出来,吓我一跳,他们也不通报,没规矩。”秦令怡佯做生气,“若是我正在休息,岂不是怠慢了殿下?”

“不要紧,是我不让他们通传的,要不然,还看不见这样的好东西。”信郡王迫不及待的坐下,“别管那些礼仪了,快说说,这条疏略,你到底怎么想出来的?我书房那些幕僚,简直是吃闲饭的,想出来的条陈,还没有你的一半好。”

这三点,样样都切中要害,直击痛点。

秦令怡见他没有生气,只有欣喜,先替自已辩解:“这不能说是我想出来,而是我总结出来的。殿下也知道我出身民间,游览各地,所见所闻,都是百姓的艰辛。这写下的东西,当然是他们最迫切的愿望。如果有用,也是我替百姓们发声了。”

“说的没错,但你能处处留意,也是个有心人,别人也出生民间,怎么没长了这样的眼睛?”

“这三条规则,真真切切的点中了要害。欠债人欠的是银子,而不是性命,但当铺往往为重利,不择手段,石头里榨油,苍蝇腿劈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我也听说多许多类似的案子,当真惹人同情泪流。”

“三条总结,如果能变成律法,当铺心中有所顾忌,也不会有这么事了。欠债人不会出事,当铺也不会出事。”信郡王叹息着,“可惜啊,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

《高门继母不好做,她转身另谋高嫁》第134章 太子屡办糊涂案(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