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3章 萧普贤女(第1/2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萧普贤女看到耶律大石时,首先注意到的就是这孩子的腿。

“怎么回事?”她问身边的堂弟:“这孩子的腿出了什么问题吗?”

皇帝年纪渐老,帝国的希望寄托在皇长孙的身上。但皇长孙在不得志的那些年来染了许多坏习惯,皇帝已经为他换了好几批的伴读了。所以才有近来大惕隐找皇族后族子弟一起学习以作备选。

萧普贤女是奉了北府宰相萧兀纳之命,去看这些皇族及后族子弟们的生活。大辽开国以来,太祖耶律阿保机以崇拜汉高祖刘邦,自改姓为刘,又改后族三支皆为汉宰相萧何之姓,自此大辽皇后除开国的述律太后外,虽然分三支皆有相争,但都是姓萧。

萧兀纳如今是北府宰相,封兰陵郡王,历来后族得此封者,非有极大功劳和极大信重不可。因为兰陵郡就是萧何的祖地,所以后族的墓碑上头一条字就是自述为“兰陵萧氏”。

萧兀纳得此荣耀,自然是有其原因,当今皇帝昔年宠信权臣乙辛,任其诬陷皇后、太子冤死,后来皇帝哪怕再立了皇后,却也没生下儿子来,直至发觉年老体衰,后继无人时,被迫要立皇侄,结果萧兀纳及时提醒,您还有一位皇孙。

萧兀纳先在太子冤死救下皇孙,又扶保皇孙回朝,皇帝念其忠心,又欲令其扶佐将来的皇孙,于是封以北府宰相,又赐封以兰陵郡王的荣耀,风头一时无俩。

萧普贤女是萧兀纳近支的侄女,从小就在萧兀纳如同女儿一般养大。萧兀纳自南京返回中京任北府宰相之后,事务渐多,其夫人年迈且多病,许多内务管理,公卿内眷往来,皆是萧普贤女从旁辅佐,来回传达。

此番表面上她只是奉兀纳夫人之命令去看望族中子侄,看有什么需要帮助解决。但也是为着这次少年营有许多年少子弟,她同时也是去察看一下皇族与后族下一代的子弟中,有什么可堪造就的人才。

从重元之乱到乙辛之乱,朝堂经历几次动荡,虽然最终能够拨乱反正,但对于朝堂精英的损失来说,却是不可估量。萧兀纳身为北府宰相,不能不为大辽的下一步而谋画。

结果她去了之后,堂弟萧斡里剌听她来了,忙跑出来,拉着她说:“姐姐,您能不能帮大石叫个大夫,大夫说他的腿还能治呢。”

耶律大石是萧斡里剌在少年营里结交的朋友,他原是看不起他的,盖因大石长得又瘦又小,腿还是瘸的,看上去对外界又有些恐惧,让人一看就觉得“好欺负”。刚开始他只是想逗逗他,看他能不能会被逗得恼怒起来,可是大石却没有恼怒,只是躲着他。一来二去,他也不放在心上了。结果有一日,他在树林训练的时候不小心摔进了坑里,其他小伙伴只匆匆赶着完成任务,没有时间理会他。却只有大石找了根藤条将他拉了上来,又扶着他找大夫,竟是半点也没计较过他以前的无礼行为。

萧斡里剌虽然纨绔,也知好歹,自那以后,大石就成了他的好兄弟,谁要敢再欺负大石,得先过他萧斡里剌这一关。而跟大石在一起之后,他竟也渐渐改许多过去的毛病。

他向来性子骄傲,初到少年营,总是与人发生争执,他又不屑与人辩解,落到首领眼中,便多了许多不是。自与大石相交,有时候他不屑解释的时候,大石总帮他分辨。营里每日按时点卯,他初去时常迟到,后来大石每每催促于他。他原是懒得学习,及至见着一个比他聪明的人学得比他还努力,未免就有些惭愧起来,于是也跟着略勤快了些,竟破天荒得了几回教习的夸奖。

他初时见大石腿瘸,只道是天生的,也暗中为他叹息,他身有残疾,虽是骑马无碍,但怕难入军中,那便是前途尽毁了。及时两人熟了,才晓得大石的腿却是小时候受伤没有及时治理,如今若再要治理,却要极好的骨科医生重新打折了接过才行,就此上了心。听萧普贤女来了,忙向姐姐求助。

萧普贤女听了这话,就去看那孩子,但见那孩子长得清秀单薄,有些畏生,但坐下来与他说话片刻,等他去了胆怯,却是说话极有条理,又细问了他的行止,居然每日间每个时辰要做的事,都按时做到,毫不拖延。再问了他读书情况,见他对答如流,萧普贤女有些诧异:“你这孩子看来看过的书不少。”

耶律大石有些紧张,他的生命里并没有这般温柔可人的姐姐,他的亲妈肩膀上能跑马,住他家那条巷子的女孩子们全比男人还凶残。眼前这位却是言语温婉、举止高贵,仿若从天上下来的仙女,便如春风吹拂进少年的心中。

他在进少年营之前家里只有两本残书,早记得一字不差,契丹人讲究军功,愿意读书识字的人极少。他就常求着人借书看,只是书籍珍贵,他家境穷困,想借本书也难。倒是识得保罗以后,这番僧东家串门西家作法,倒给他借了不少书来看。只是时间匆匆,他都是匆忙将书连抄带背的囫囵记下,再慢慢回忆抄写出来,慢慢读懂。

耶律大石当下就把事情说了,萧普贤女更觉奇怪,问他:“皇族子弟多不爱读书,你为什么喜欢看书?”

为什么喜欢看书,那自然是因为他腿脚有疾,从小就不能跟着其他孩子跑跑跳跳,在压抑和卑怯的生涯里,也唯有书,能够让他感觉到摆脱人生的桎梏,而飞跃九州,翱翔天空,与圣人对话,与贤者共鸣。

萧普贤女看着这个孩子说着说着,眼中都有了亮光,竟不觉为之震憾。他说的这些,她都懂的。后族的女孩子,大多一出生就注定了前程,有些十岁不到就许了人家。女儿是娇客,在娘家尽情地骑马打猎玩,出嫁了就是丈夫孩子,又有几人肯去读书学习。她又何曾不是经过那些孤独无助的日子,在书中求访抒解。

《红山素水一一耶律大石传》第3章 萧普贤女(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