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多尔衮的恩怨情仇和权力游戏(第1/1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大明崇祯十六年、大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八月十四日凌晨,多尔衮来到三官庙。当年,庄妃就是在这个院落里,说服洪承畴放弃绝食,归顺大清的。
到这时为止,皇太极已经去世五天。多尔衮要在三官庙里会晤皇太极生前最为信任的内大臣索尼与图赖。这两个人都是由皇太极一手提拔起来的,是两黄旗中最为重要的管理大臣。多尔衮约见他们的目的,是要探询两黄旗对皇位继承人的最后态度。
谈话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这是前清时代满族王公贝勒们的一贯作风,他们喜欢直截了当。直到很多很多年以后,他们尚未完全学会汉人绕山绕水、云遮雾罩打太极拳般的说话方式。
索尼告诉多尔衮:“先帝有儿子在,必立其一,其他的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语气坚定,完全没有商量余地。
多尔衮没作任何表示就离开了三官庙。晨曦中,全副武装的两黄旗精兵已经把皇城内外围得铁桶一般。按照制度,皇宫警卫历来由皇帝自领的两黄旗护军担任。不同的是,今天拱卫的兵力显然比平时多得多,崇政殿沿途与四周也被围得水泄不通。那里,平日是大清皇帝商讨国是的场所,现在是皇太极停放灵柩的灵堂,很快将在亡灵面前推举大清皇帝的继承人。
前清时代大清帝国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时刻到来了。
獾子,杂食性鼬科动物,严寒时冬眠,居洞穴中,性机警,喜夜间行动。獾子油是东北民间治疗烧伤、烫伤的良药。多尔衮的名字,在女真语中是“獾子”的意思。就其一生行状判断,他与獾子还真的有几分相像。
在努尔哈赤的十六个儿子中,多尔衮排行第十四,他的同胞兄弟还有排行第十二的阿济格与第十五的多铎。皇太极是他同父异母的八哥。
有两件事情,可能对多尔衮的一生影响巨大:一件是他的亲生母亲、大妃阿巴亥为努尔哈赤殉葬,还有一件就是此次推举皇位继承人。
阿巴亥是在大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嫁给努尔哈赤的,当时努尔哈赤四十三岁,已经有了六七位妻子;阿巴亥只有十二岁。史书记载说,阿巴亥丰姿俊美,颇有心机。老夫少妻,阿巴亥很受努尔哈赤宠爱。两年后皇太极的母亲即大妃孟古格格病逝,不久阿巴亥便被立为大妃。
大明万历四十八年、后金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发生了一件对后金政权影响深远的变故——努尔哈赤休弃大妃阿巴亥。当时,公开的名义是指斥大妃偷藏财物,实际上有很深的隐情。
这年三月,努尔哈赤的一个小妃子德因泽,告发大妃阿巴亥允许贴身侍女将一匹蓝布送给情人。当时,女真人中有一项严格的禁忌:不经丈夫同意,女人若将财物送人,就是欺骗丈夫,若是送给男人,就会被认为是倾心于该男子。事实上,这样的禁忌即便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可能仍然在发生作用。德因泽进一步揭发说:“阿巴亥曾经两次备饭送给大贝勒代善,一次给四贝勒皇太极。代善接受并且吃了,皇太极接受而没有吃。而且,大妃一日之内两三次派人去大贝勒家,不知道他们在谋划什么。大妃自己深夜出去也有两三次。”努尔哈赤命人调查,结果证实揭发属实。
令努尔哈赤更加恼怒的是:据说每当诸贝勒大臣在汗王家里议事或宴饮时,大妃阿巴亥都会浓妆艳饰,精心打扮,并且可能在语言眉目之间对代善颇多表示,使在场的其他人很尴尬,但谁都不敢声张,只能假装看不见。这一点,令努尔哈赤万难接受。
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恰恰与女真人的习俗和努尔哈赤本人的安排有关。
和我国境内其他游牧渔猎民族一样,女真人的财产主要由牲畜和猎获品构成,在天灾人祸的作用下,他们的财产极容易荡然无存。因此,其财富的积累过程十分缓慢,从而导致相对的贫穷。他们缺少形式多样的物质财富,缺少表现自己精神生活的艺术品、装饰品和宗教作品,他们崇尚力量,崇尚年轻,崇尚勇敢;重生轻死、贵少贱老是为风俗。显而易见,这些习俗全部与中原农业地区的文化是反着的。此外,他们坚定信奉萨满教,相信天地万物间充满鬼怪神灵,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去了另外一个神秘的所在继续生活。因此,杀人殉葬便成为一个古老的习俗,为族人所接受。他们死后的墓葬很简单,在绝大多数情况和绝大多数人口中采用火葬,将生前用过的东西、衣物等一起烧掉就构成了他们的随葬品。沈阳努尔哈赤与皇太极陵墓中,埋葬的只是他们的骨灰和殉葬者,原因端在于此。
他们采用多种婚姻形式:一夫一妻,一夫多妻,多夫一妻,外婚制,对偶制,嫂婚制,姐妹即连带婚制等等。这些婚姻形式的采用,同样与上述特定经济、财产条件下的生存状态有着密切联系。其内在逻辑指向,在于保证未来的生活与生存状态:
在经济层面上,保证经济状况和综合力量的加强,而不是削弱;
在人性层面上,令未亡人在生活与感情上有所寄托。
因此,父亲死后,儿子娶没有血缘关系的庶母;哥哥死后,弟弟娶嫂子,弟弟死后,哥哥娶弟妹为妻便成为十分正常的、富有人性化的考虑。与努尔哈赤同时代的哈达部王子康古鲁,在父亲王台死后,就与自己的继母、著名的叶赫格格温姐结婚。这位温姐,恰是努尔哈赤前任大妃孟古格格的姑姑。豪格死后,多尔衮、阿济格两人作为叔叔,各娶了自己的一个侄媳妇。皇太极的五位后妃中,两个妃子是亲姐妹,皇后则是这对姐妹的亲姑姑等等,诸如此类,十分常见。
在汉族人士眼中,上述一切是标准的乱伦,他们会对此表现出真诚的痛心疾首与不屑一顾。殊不知,唯其如此,才在比较中显现出孔孟之道贞节牌坊之类文化中过多非人性的残忍与虚伪。
事实上,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上述婚姻形态仍然通行于我国某些边疆游牧渔猎部族之中。知道了这些,我们也就有可能对努尔哈赤死后的大妃殉葬、皇太极死后孝庄文皇后与多尔衮之间的关系,具有某种更加贴近事实的理解。
在这种习俗之下,偏偏又有了努尔哈赤本人的安排。
有证据表明,努尔哈赤曾想过指定接班人。他曾经为自己的嫡长子褚英做过类似皇太子一样的安排;褚英被处死之后,他又安排二儿子代善监理国政,并一度让他和自己一样,一个人兼任了两个旗的旗主。努尔哈赤表示,自己百年之后,要将深受宠爱的大妃还有年幼的子孙们托付给代善,(《满文老档·太祖》第十四卷,天命五年三月二十五日)从而,一度使代善的权势极为显赫。这可能是那些贝勒大臣们看到大妃与代善眉目传情时,谁都不敢废话的原因之一。
如果仅仅从汉族士大夫和中原皇家政治的角度看,完全可以将此理解成老皇帝在以名位后事交代继位者,但假如考虑到女真人上述事实上盛行着的多种婚姻制度的话,努尔哈赤的这番话则完全应该被理解成:自己死后,不但允许儿子代善继承自己,还希望他娶养无血缘关系的庶母——大妃。否则,这位大妃的举止怎么会如此荒腔野板,离谱得无法理喻?从她的一生行事判断,假如不是置身于这种嫂婚制文化氛围之中,这位史书记载“有机变”的大妃,应该断不至于会错意到如此程度才对。
倒是准太子代善,很有可能因为心智、性情上的平庸,厚道和缺少智略,身处其中的文化氛围,再加上权势显赫导致的忘乎所以,才真的会错了意。在人性的层面上,他可能并不了解其父的真实想法与性情,于是,将努尔哈赤所说的、所想的和所要做的当成了同一回事儿,忘记了死后是死后,而现在活着是活着的道理。结果,真实的情形是:努尔哈赤痛恨自己还活着时就开始眉来眼去的大妃和代善。不久,努尔哈赤就将代善独掌的两红旗,分出去了一旗,交给代善的儿子岳托。从此,代善失去了父亲的欢心,被迅速灰头土脸边缘化,也害了那位大妃。
努尔哈赤的处理很有意思,他放出风去,说是要搜查大妃私藏的财物,大妃便慌慌张张把财物分送到各处藏匿,结果,全部被搜查出来,包括藏在阿济格家的三百匹绸缎。史书记载说:大妃阿巴亥“虽然有机变,却终于为努尔哈赤的英明所制服”,可能就包括了这件事情。随后,努尔哈赤宣布:“该大妃奸诈虚伪,人所有的邪恶她全都有。我努尔哈赤用金银珠宝从头到脚地妆饰你,用别人见所未见的上好绸缎供着你,养着你,你竟然不爱你的汗夫,把我蒙在鼓里,去勾引别人,难道不该杀吗?”随后,将这位大妃休弃。当时,努尔哈赤另外一位蒙古族的小妃子也加入战团,揭发阿巴亥。史书中说,大妃阿巴亥好嫉妒,大约由此可以得到证实。(《满文老档·太祖》第十四卷,天命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或许,努尔哈赤对阿巴亥的情意并未泯灭,不到一年又将她接回,继续做大妃。成书时间最早的清代官方史书《太祖武皇帝实录》中记载:由于大妃有机变且好嫉妒,使努尔哈赤觉得不快,“留下她恐怕身后会祸乱国家,于是预先给诸王交代遗言说:‘等我死时,必须命令她为我殉葬。’”后来,努尔哈赤死后的第二天一大早,诸王便来向她转达努尔哈赤的命令,大妃支吾不从。诸王说:“先帝有命令,想不遵从是不可能的。”最后,在诸王寸步不让的坚持下,大妃阿巴亥自缢而死。也有史书认为,她是被人用弓弦勒死的。就此,阿巴亥之死遂成为前清历史上最重要的谜团之一,引发出无数猜想与争论。
《帝国政界往事:大清是如何拿下天下的(终结版)》第一章 多尔衮的恩怨情仇和权力游戏(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