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412章 京沪铁路(第2/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守光,你的建议很好,朕很肯定你的想法,但朕并不打算与民争利,若是以后朕的这个家实在是缺钱缺技术缺优势,那朕会再考虑卖地,当今形势,朕还不至于卖地赚钱,往后等你们工业发展起来,朕相信会有源源不断的收入汇聚到朝廷,朝廷不会再缺钱,相反,应当会有充足的收入发展国家。”

李牧的意思很明确,刘守光尴尬的笑了笑:“是臣草率了。”

“不,朕喜欢你们发表相关有深度的言论,你刚才说的,实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李牧继续肯定道。

刘守光点了点头:“谢陛下肯定。”

接下来,李牧又和刘守光交流了一番未来的发展,而后便直奔张宽的大乾机器管理局。

来到宽阔的大乾机器管理局府邸外,这里已然人山人海,李牧随便一打听就知道他们是来预定机器的。

许多外面赶来的富商都知道大乾军器局所产的机器甚是厉害,不仅可以取代人力,还能源源不断的生产,以往一天一个工坊只能产十几二十件衣服,现如今用上机器,一台机器平均就可以生产上百件甚至几百件之多,熟练的操作工甚至可以达到上千件。。。产量之大,令人咂舌。

李牧观察了一会,张宽得知消息,也匆匆赶来,最后与李牧在附近寻了一个酒楼包间坐下交谈了一番。

从张宽口中李牧得知,如今大乾机器管理局的纺织业中低端机器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后,预计需要三四个月才能把现在的机器全都生产完,而且这已经是和军器局协调过,把一大部分的产能都投到对外机器生产上,不然会更慢。

另外,李牧还从张宽的口中得知,许多拿到机器的工坊和富商有的已经开始组建家庭工厂,开始生产了。

之前拿到机器的,都是一两台,两三台为主,并没有像现在这样。。。一口气就是十几二十台机器,也就是家庭工厂会比专业的工厂率先诞生,这些家庭工厂生产出的服饰,往往会在自家的店面里售卖,像李牧看到的街面上一些售卖服装的店铺,有一部分是自己生产的货,还有一部分才是从大乾纺织局里批发来的。

李牧闻言,略感惊讶,他原以为都是从纺织局批发来的,没想到。。。大乾百姓们的积极性居然如此强烈,竟已经开始以家庭为单位生产了。

李牧笑了笑,对此感到格外欣慰。

谁知最后张宽也问了李牧一个类似于刘守光问李牧的问题,那就是日后工厂越来越多后,李牧该如何收取数量不菲的商税。

对此,李牧表示不着急,先让工厂数量蓬勃发展一会,至少得等到年后。。。大量的工厂在北直隶附近建立起来。

根据张宽所言,现如今这批购入机器的富商、地主和工坊都是以北直隶的人为主,北直隶以外的还没反应过来,想来日后会越来越多。

从酒楼出来,李牧等人行至广宁门,这里是大乾第一条铁路的始发地,李牧等人刚到这里,便正巧看见一列火车正缓缓驶来。

“呜呜——”火车发出刺耳的汽笛声,哐当哐当的铁轮不断撞击着,发出充满节奏感的声音。

“呜——”随着一道长鸣结束,火车稳稳得停在了月台上,此时的月台已经人满为患,大家都是等待上车的旅客,这列火车是火车司的试运营列车,会一直运行,主要是用来测试,也兼职拉送从广宁门到广渠门的旅客,坐一次只需一个铜板,非常便宜,这也导致了每天坐火车的人非常多,几乎往返都是满载。

“主子,看来百姓们对火车的接受程度也在逐日递增。”蓝德子在一旁看见百姓们都是一脸兴奋的上车,不由感到高兴。

之前,他还建议李牧把随意诋毁火车的百姓都抓起来,李牧说不用抓的时候,蓝德子还觉得不理解,都说流言可畏,但好像主子并不怕,当时蓝德子不理解,现在他明白了,原来主子的自信在这儿。

这不。。。百姓们现在几乎都没说火车的不好,全都在说火车太方便,若是日后推广到全国去,那可不朝发白帝,暮至江陵,日行数千里不成为题!?

李牧对于蓝德子的溜须拍马一点也不在意,他早就料到如此了,大清朝刚开始推行铁路的时候不也如此,可后来。。。任谁都会说一句火车真他娘的方便,事实也的确如此,火车确实方便,而且更关键的是安全性还高,比所谓安全性最好的飞机安全不知道多少倍。。。。。。

“张光现在在哪?”李牧问的人是大乾建设二局,专门负责铁路铺设的掌印指挥使。

“回陛下,据臣了解,张大人应该不在京城,他前些日子向内阁和司礼监呈递了一份北部矿场到京师的铁路建设计划,如今应当正在外面勘察,随行的人还有火车司的掌印指挥使大人秦泽。”

《从领悟无烟火药,到开启工业革命》第412章 京沪铁路(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