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节 清流与党锢 士大夫清流为何两次招致党锢之祸(第3/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前面我们讲过,儒家自从孔老二那时候开始,理想就是当官,只有当官,才能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现在不让李膺这些清流士大夫当官了,那等于是变相阉割。
令这些党人意想不到的是,回家种地才一年时间,连插秧都没学会呢,就迎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汉桓帝刘志翘辫子了。
继桓帝之后,汉帝国新的天子是汉灵帝刘宏,这位11岁的小皇帝是窦太后和她爹窦武亲自选定的,那么暂时来讲,这个国家就是窦氏父女二人说了算,马上,陈蕃就被请了回来,担任太傅,和窦武共同执掌朝政。
这两人大权在握之后,汉桓帝曾经说过的对清流党人「禁锢终生」这句话马上就变成了废纸,李膺、杜密、尹勋这些清流党人纷纷被重新起用。那自然个个是兴高采烈,交口称赞陈、窦两人的功德,《资治通鉴》上说,「天下之士,莫不延颈想望太平」,大家都伸长了脖子,等待着太平盛世。
四、第二次党锢之祸
可惜,扑面而来的,却是一场血雨腥风。
当时窦武和陈蕃的想法是,所有有权力的宦官都应该被砍了脑袋,这叫做「悉诛废以清朝廷」,废就是残废,诛废就是诛杀身有残疾的太监,只有杀了他们,才能让朝廷变得清明。可是帝国实际的临朝称制者窦太后,却只同意杀一部分宦官,对于曹节、王甫这些她认为的好宦官,并不同意杀掉。窦家父女俩谁也说服不了谁,就这样一拖再拖,结果,拖出了事。
公元169年,一个叫朱瑀的宦官,当时的职位是长乐宫保安队长,趁着窦武休假的时候,偷偷翻看他的奏章。这一看,差点没把朱保安气死,窦大将军的奏章三番五次催促太后早下决定,诛杀所有掌权宦官,自然也包括他朱大队长。
朱瑀当时痛骂道,「我曹何罪,而当尽见族灭」,你们干掉那些有罪的宦官我没意见,但是像我这样,没干过啥坏事,凭啥也要杀我全家?保安队长一生气,就不仅仅是骂两句了,当即回去叫了一批弟兄,说,窦武那家伙要废掉皇帝,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就算俺们是残疾人,那也不能忍啊。然后号召大家保卫皇帝,实际上,就是准备以皇帝的名义诛杀窦武。
王甫和曹节这些大宦官一听朱瑀干出了这件事,那自然是喜出望外,也不用朱瑀到他们面前号召,马上就配合行动,封锁宫门,挟持了窦太后和小皇帝,然后以他们的名义发布命令,缉拿窦武和陈蕃。
窦武听到这个消息,赶紧跑到步兵营,准备起兵给宦官来一次反杀。可是他本人的军事指
()
挥能力很一般,而且宦官们这时候手里拿的都是如假包换的皇帝虎符和节仗,调动了虎贲和羽林两军。最重要的是,刚刚领兵回到京城的野战军司令官张奂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接受了太监的调遣,率兵攻打窦武窦大将军。这种情况下,窦武完全没有机会取胜,兵败之后自杀身亡。
太傅陈蕃当年已经70多岁了,虽然自知必死,但还是带着自己的手下仆人和太学生80多人,拔刀冲向皇宫,最后英勇被杀。
这里多说几句,这位陈蕃老爷子小时候经常不收拾房间,屋里乱糟糟,人家批评他,他的反驳是:「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乎?」言下之意,打扫房间这种粗活是我这种人干的吗?俺注定是治理天下的人才。后来清朝文学家刘蓉在散文《习惯说》里,反驳了陈蕃的观点,说:「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你连一个屋子都弄不干净,给你天下,可能你也整不明白。我们不能说陈蕃一定错了,但是他曾经拥有治理整个天下的权力,却没把天下治理明白,也是事实。
言归正传,经过这场宫廷政变之后,宦官们又重新掌握了权力,窦太后被软禁。那些连上场博斗资格都没有的李膺等清流士大夫自然也没有好果子吃,再一次垂头丧气地被赶回了家。但这一次,他们连种地都不用学了,因为有一些宦官觉得不能就此便宜了这些士大夫。
宦官曹节、侯览在大局已定之后,欺骗汉灵帝,说清流党人图谋不轨,应该都杀了。这其实就是前面窦武劝窦太后「悉杀宦官」的翻版,只不过汉灵帝不像窦太后那么犹豫,14岁的小皇帝只是简单地问了一句:图谋不轨是什么意思啊?曹节的的回答简明扼要,「欲图社稷」,他们呐,是要抢您的江山。
汉灵帝当即下诏,全灭。就这样,李膺、范滂等清流士大夫又被抓进了监狱,接着全都被处死。门生、朋友等被牵连的人士达六七百人,这些人和他们的家属即便没有被处死,也都禁锢终生,不许当官。后来这个禁锢的范围又扩展到几千人和他们的家属,历史学家称汉灵帝的这次行动为第二次党锢之祸。
后世的人评论这两场党锢之祸,一般来说,都是抨击皇帝昏聩,宦官邪恶,士大夫多么高尚等等。这事呢,你要理解,俺们中国,历史的话语权一直都握在儒家士人的手里,即便是写历史的某个人非常客观,但一代代儒家知识分子的解读文章,总是会向着对自己这个阶级有利的方向去诠释历史。
实事求是地讲,党锢之祸本质上就是一场复杂的权力斗争,只不过是新兴的,试图染指更多权力的地主士大夫阶级暂时失败了而已,很快大家就会看到,到了三国的时候,曹操、孙权这些所谓的「乱臣贼子」纷纷获得了他们强有力的支持。
前面我们说刘秀夺取天下的时候「人心思汉」,大家都很怀念汉朝,但三国时期,人心好像就不那么思汉了,刘备也是刘老幺的后代,却只能三分天下,这两场党锢之祸,把汉朝知识分子的心给伤到了,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原因。
这些都是后话。我们现在要来看看这些读书人士大夫在政治斗争里的两个明显特点,坦率地讲,一直到今天,知识分子们参与政治斗争还能看到这两个特点,那是什么呢?备案号:YXX1ElyxzA4uGm9Go1ukL0l
《颠覆性讲述中国历史:秦汉时代的大一统格局》第 18 节 清流与党锢 士大夫清流为何两次招致党锢之祸(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