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 4 节 隋炀帝之死 隋炀帝杨广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他的一生(第2/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对于杨广来说,这个面子那是一定要找回来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613年,他第二次御驾亲征高句丽。这一次他吸取了教训,不再自己瞎指挥,让大家「便宜从事」,也就是你们打开手脚去打吧,但老天爷就像是故意和他杨广作对一样,眼看着高句丽人的辽东城就要守不住了,后方传来一个消息,杨玄感造反。隋炀帝吓得赶紧掉转马头,全军回撤,走得那叫一个狼狈,给高句丽人留下了无数的军需物资,弄得高句丽的士兵坚定地认为,这就是隋炀帝给他们挖的一个大坑,远远地看着那像小山一样的军需品,十多天都不敢去碰。

杨玄感是何许人也?为啥杨广对他如此重视?

杨玄感当时的官职是礼部尚书,奉了隋炀帝的命令在河南督运粮草,职位挺高,位置也算重要,但这不是杨广对他如此重视的原因,主要原因是,他是杨素的儿子。

杨素我们前面讲过,就是那个找小老婆眼光特别好的家伙,也是平定杨谅叛乱的猛将,他是隋炀帝当上太子,当上皇帝并且坐稳皇位的大功臣,也是整个关陇集团的领袖人物。在他死后,这个儿子杨玄感也受到了隋炀帝的重用,杨广甚至对周围人经常说,「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故不虚也」,也就是夸奖杨玄感是老子英雄儿好汉的典型代表。

既然两个老杨家关系这么铁,杨玄感为啥还要造反?原因也简单,因为关系好是表面的。杨玄感一直认为自己老爹杨素是死在隋炀帝手里的,而且最终他自己也会被杨广

()

杀掉。事情是这样的,随着杨素的功劳越来越大,到了最后,杨广对他已经是赏无可赏,该封赏都已经封了,就差让他来做皇帝了,可这个是万万不行的。到了这个地步,隋炀帝明显地感觉到了威胁,就琢磨着如何打压甚至整死杨素。

恰在此时,杨素生病了,隋炀帝一边派医生24小时给他治疗,一边频繁地问医生,这老家伙啥时候能归天?《隋书》里记载,杨素知道了隋炀帝的问话之后,流着眼泪对弟弟说:「我岂须更活耶?」我怎么敢再活下去,于是,就不吃药了,最后病死了。

事情还不止如此,他死之后,隋炀帝有一次和身边人闲聊,说了一句,「使素不死,夷其九族」,杨素这老混蛋要是不死,我最后只能灭了他一家。结果这话传到了杨玄感耳朵里,那几乎就是全身血液冻僵,心脏拔凉拔凉的节奏,所以,杨玄感一直都想造反,这次趁着隋炀帝第二次东征,他终于打起了反旗。

这哥们造反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李密请到了自己军中。李密的曾祖父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北周太师李弼,门第相当地显赫。即便在关陇集团内部,也属于贵族阶层。李密不仅出身好,从小还喜欢读书,有一次,骑牛去老师家里请教问题,把书挂在牛角上,边走边看,被杨素给碰上了,问答几句之后,杨素回来对包括杨玄感在内的儿子们说,「吾观李密识度,汝等不及」,你们这些家伙可比不上李密那孩子。杨玄感对他爹的话从来都是深信不疑,从此之后,就刻意结交李密,这次一造反,就赶紧把李密找来,商量下一步咋整。

李密也不含糊,给了他上中下三个计策,上策是占领涿郡,封锁临渝关,也就是今天的山海关,把隋炀帝堵在关外,和高句丽两面夹击;中策是向西狂奔,攻占大兴城,占据关中;下策是攻打附近的洛阳。杨玄感听了之后说,先生的下策明明是上策,打下洛阳,抓住跟随杨广的那些大臣们的老婆孩子,还怕他们不造反吗?于是乎,杨玄感开始玩了命地攻打洛阳。

隋炀帝之所以对他的造反如此重视,就是因为杨玄感和李密背后的势力,万一关陇集团的大多数人都跟着他俩造反,那杨广肯定就完犊子了。对这事儿,隋炀帝心里实在是没底儿,他就去问大臣们怎么看,老臣苏威说:「玄感粗疏,必无所虑,但恐浸成乱阶耳。」太史令庾质的回答是:「玄感地势虽隆,德望非素,因百姓之劳苦,冀侥幸而成功。今天下一家,未易可动。」一句话,这俩货都相当于拍着胸脯说,关陇集团不会跟着杨玄感走,他必然失败。

请你注意,这两位大臣的话里都有玄机,我们马上就会说到。果然,杨玄感的叛乱只持续了两个月,洛阳没打下来,就被赶回来的隋朝大军彻底合围在逃往关中的路上,最后被大将宇文述打败,杨玄感为了不被俘受辱,让自己亲弟弟杨积善把自己砍死了事。

李密被抓之后,设计逃脱,后来隐姓埋名大概有3年左右,一直到公元616年,他看准时机,去河南投奔了翟让的瓦岗军,这事我们后面再说。

现在要说的是杨玄感为什么失败?有人说这家伙没听李密的,要是按照李密的上策去打涿郡就好了。我个人的看法是一样会失败,杨玄感这个怂货连洛阳都打不下来,还想千里迢迢地去打涿郡?就算他能带着这群农民军长途跋涉赶到涿郡,也一样打不过以逸待劳的宇文述等人,甚至我连他是否能带着队伍走到涿郡,都不抱任何希望。

也许他当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学习瓦岗寨的翟让,上山当土匪,打游击,等待时机。因为前面那个老臣苏威和太史令庾质说的是明明白白,关陇集团,或者说隋王朝的统治阶级这时候还没有乱,还团结在以隋炀帝为首的朝廷周围,所以,杨玄感想硬碰硬和杨广掰手腕子,当时是一定失败的。

不过,我刚才说了,苏威和庾质的话里有玄机,这个玄机就是你杨广虽然现在还能维持,但你的统治出了很大的问题。苏威说「恐浸成乱阶耳」,意思就是怕这种反叛有蔓延的势头,庾质说的更清楚,「因百姓之劳苦,冀侥幸而成功」,杨玄感虽然一定会失败,但这么短的时间内,他能拉起这么多人,就是因为老百姓实在是太苦了。

可惜隋炀帝根本就没听进去,反而对百姓更加残暴,比如说杨玄感造反的时候,曾经打开粮仓给老百姓粮食吃。隋炀帝现在下令,凡是当初吃了粮食的,一律坑杀,一口气杀了3万多人,这实在就是把人往造反的绝路上推。

到了公元614年,大隋王朝的北方已经是民怨沸腾,可是一根筋的隋炀帝仍然进行了第三次东征,高句丽也摸清了杨广的脾气,看见隋朝大军到了,直接求和,不和你玩了,隋炀帝面子得到了满足,居然就撤军回来了,等于是几十万大军又劳民伤财地免费旅游了一次,一毛钱好处也没捞到,等到回来了之后,隋炀帝又清醒了,对方既没投降,也没纳贡,这特么是忽悠我啊,气得他又要准备第四次东征,整个一个神经病。

就在准备第四次东征期间,他也没闲着,公元615年,他带着大队人马又向北巡视,可是东突厥新的领导人始毕可汗这时候看出了隋炀帝的虚弱,决定背叛隋朝,亲自率领骑兵十余万,把杨广的队伍围在雁门郡。

杨广这时候傻眼了,城内的粮食只够20天,一向心高气傲,骄傲无比的隋炀帝这一次终于卸下了所有面具,史书里记载,他抱着自己最心爱的小儿子杨杲整天哭泣,哭得两眼红肿。最后还是靠着前面说的那个义成公主才得以脱险。

事情是这样的,义成公主本来是嫁给启民可汗的,但启民可汗在公元609年死了之后,他儿子始毕可汗继位,按照收继婚的传统,他可以把自己老爹的女人揽入怀里,只要不是亲妈就行,这个始毕可汗还真就看上了义成公主,结果义成公主摇身一变,又成了突厥人的王后。隋炀帝被围之后,就有大臣派出了使者联系义成公主,这个女人对隋朝一直都是忠心耿耿,就派人送了一个消息给始毕可汗说「北方有急」,意思是你快回来吧,北边有人可能对我们不利,始毕可汗这才解围而去。顺便说一句,这个义成公主可能是容貌气质皆佳,后来又连续被继位的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分别看中,一共当了四次可汗的王后,最后因为一心谋求给隋朝复国,被唐朝的李靖抓住,砍了脑袋。

《颠覆性讲述中国历史:短命隋朝与盛唐气象》第 4 节 隋炀帝之死 隋炀帝杨广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他的一生(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