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节 贞观天可汗 李世民何以凭借贞观之治成就千古帝王(第1/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
我们都知道,中国自汉代开始,就是以儒家的那套来教化老百姓,讲究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按道理说,像李世民这样的逆子和佞臣,后世就算不用唾沫星子把他骂死,那至少也要打入冷宫,不理不睬,但历史的事实却是,这家伙在后世子孙那里,不仅没被骂,还享有极高等级的礼遇,所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唐宗指的就是这个唐太宗李世民。
那就要问一句了,为什么?凭什么你干出了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还有一个好名声?答案用八个字就可以说清楚:李世民是个好皇帝。
一、贞观之治
从公元627年上台,到649年他魂归大地,这中间的23年,此人只使用了一个年号,叫做「贞观」,后世史学家一致把这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我们现在客观地说,李世民接手的既是一个烂摊子,也是一个好机会。这话要这么解释,经过隋末天下大乱,整个中原被打了一个稀巴烂,要啥啥没有,就连人这种动物,都只剩下了200万户,比起隋朝初年的上千万户,缩水了五分之四,当然,必须说一句的是,不一定那五分之四都死了,也有很多隐匿户口的,也就是躲起来悄悄生活的。不过人口稀少总归是事实,但也正是这个人口稀少,导致了肥沃的荒地举目皆是,只要有了一定的条件,恢复生产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当时李世民和大臣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给老百姓创造这种条件。他们以隋炀帝杨广为参照对象,你到处大兴土木,我们就只干活不盖房子;你横征暴敛,我就轻徭薄赋;你奢靡无度,我就艰苦朴素。用李世民自己的话说,这叫「安人宁国」,咱们不折腾。
具体点儿说,就是采取打土豪分田地的均田制,每个老百姓都分有两块肥沃的土地,一块是永久地属于你的,你死了可以给儿子孙子,另一块是你死了之后,政府收回,再分给别人的。这两块地种啥,种多少朝廷不管,你自己随便,反正俺们收税是根据人头收的,而不是根据你种的东西,这叫做「租庸调制」。
这种方法极大地促进了老百姓的劳动积极性,因为自己可以随意种地,多生产出来的还全都归自己。可是你也能看到,这里面有一个潜在地问题,那就是如果老百姓手里的这两块地没有了保障,那你再去租庸调,按人头收税就麻烦了,这种事到唐朝末年的时候,因为土地兼并严重,还真的就发生了,最后老百姓只能又造反,这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除了分田地,李世民还完善法律,制定了《贞观律》,尽量让大家都在同一个规则下面玩,不允许随便欺压可怜的老百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保证社会的基本公平和正义。
就这么两个办法,分田地和法制社会,搞了几年,就见到了成效。到了公元630年的时候,社会上一斗米的价格只有三到四个钱,全国几乎没有人挨饿,整个社会繁荣而且安全,凡是有道路的地方,工商业都极度发达,《资治通鉴》上描述这种现象的原话是「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晚上睡觉都不用关门,出门连干粮都不用带,确实是好日子。
不过你也知道,李世民的这两板斧其实一点儿都不新鲜,也没啥高明的地方,在他之前和之后,几乎每一位英明的皇帝都会搞,并且不比他差。靠这两招,只能造就好日子的「贞观之治」,但并不能让李世民成为「唐宗宋祖」的唐宗,更不会被某些后世学者称为千古一帝,之所以后世对「贞观之治」有很高的评价,还因为李世民在政治制度、外交、军事和文化上都有其独到之处。
步辇图(唐代阎立本作,图源网络,仅供参考)
首先,政治制度上,他至少有两大贡献,第一个就是科举制。李世民明确规定,不论读书人的出身、地位和财产状况,均可自行报名参加考试,不必再由官吏举荐。在考试权利平等的基础之上,李世民还特意加了一科,叫明法,顾名思义,和法律有关,相当于现在的司法考试。这就为全社会的法律普及打下了基础,也提高了司法人员的素质。
你把这个和隋炀帝那个以吟诗作词为主的进士科对比一下,高下立判,人家李世民的格局是寻找治理国家的人才,杨广这哥们求的是舞文弄墨的高手。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李世民的科举制是一个非常非常了不起的壮举,从此之后,最最底层的老百姓只要努力读书,就有了出人头地的希望。你千万别小看这件事,这个真正体现了平等的中国科举制,在1000多年后的欧洲思想启蒙运动的时候,还在被那些老外思想家们无限地吹捧,因为那时候他们还没有。
当然,从李世民的角度来说,他并不关心一个穷小子是不是能鲤鱼跃龙门,此人想的是天下英才是不是都能被我所用。据说他有一次看到莘莘学子们排着队进入考场的场景,兴高采烈地说了一句,「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你们大家都是俺的打工仔啊。
两百多年后,有一个叫赵嘏的唐朝诗人写下了这么一句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说我们的李世民先生制定了一个长远的国策,让天下的英雄们都围着科举制博取富贵,为此累白了头发。你说他是夸奖和赞美,但隐约之间,却也有那么一股怨气,那就是对一张试卷定终身的不满。你也别小看这种怨气,后来唐末黄巢,清末洪秀全这些大造反派都是考试失败的落第秀才,如何给这些笨秀才们一条出路,就成了后来统治者的一个难题,宋朝的办法是降低分数线,扩招,最后导致文官泛滥,国家也完蛋,这事儿我们后面再说。
唐太宗的第二大贡献就是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或者说他把这个在隋文帝手里相对比较粗糙的体制精细化了。首先,三省的长官,也就是中书省的中书令,门下省的侍中和尚书省的尚书令,自动地成为帝国的宰相,这样一来,帝国就有了仨宰相。李世民说这还不够,他还创造了很多新的头衔,比如说「参知政事」「同平章事」或者「同中书门下三品」等等,只要他把这个头衔扣在谁的脑袋上,不论此人当时是什么官,什么品位,那个人立马就光荣地成为了帝国的宰相,可以对全国政务指手画脚,说三道四了。
三省六部制(见《中国通史》)
那么,大唐帝国要这么多宰相干啥?两个字,开会。李世民认为,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大家集思广益,考虑的就会比较周全。为了给这些宰相们一个畅所欲言的场所,他还建了一个大房子,叫政事堂,当三省长官和他指定的宰相们在这个大堂里讨论政策和国家事务的时候,就称为中书门下及三品会议,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局常委会议。
在唐初四大宰相之一王珪的建议之下,李世民还下达了一个命令,「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必遣谏官随之」,这相当于今天政治局常委开会的时候,监察部要派一个小处长旁听,随时准备提意见,提问题,你要是说这么多正国级干部,我一个小处级,哪里敢提意见?对不起,那你失职了,随后丢了饭碗都是小事,弄不好会被流放。
这里顺便说一句,后来到了宋朝,又多出了东西二府,也是宰相们议事的地方。唐朝的政事堂加上宋朝的二府,两者合起来,就是现在「政府」一词的出处,一直沿用到今天。
二、李世民为什么能纳谏
《颠覆性讲述中国历史:短命隋朝与盛唐气象》第 7 节 贞观天可汗 李世民何以凭借贞观之治成就千古帝王(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