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 16 节 高宗南逃去 宋朝南迁对中国士人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第1/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

公元1127年,东北女真人的大金国南下攻破了汴梁城,立国160多年的北宋灭亡。就在金人押解着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窝囊皇帝北上的时候,有一个在汴京城里住了二十几年的中年人,也跟随着逃难的队伍,一路向南,最终到了江南。

一、《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怎样的一个宋朝?

这个人名叫孟元老。二十年后,公元1147年,已经垂垂老矣的知识分子孟元老写了一本书,书名是《东京梦华录》。这本书记载了北宋宣和年间,也就是宋徽宗掌权的公元1102年到1125年这期间首都汴梁城的风土人情,它描述的范围包括了当时京城的外城、内城,河道桥梁、皇宫内外官署衙门的分布、城内的街巷坊市、店铺酒楼、朝廷朝会、郊祭大典,以及京城的民风习俗、时令节日,饮食起居、歌舞百戏等等,几乎无所不包,可以说是一本相当详细的百科全书。

在当时宋朝人眼里,这本书也许就是流水账,可是在今天的历史学家眼里,那就是无价的宝贝。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两个结论,第一,北宋汴梁城在被金人攻破之前那是真繁华;第二,当时的北宋人是真会玩,至于说如何繁华,如何会玩,你有时间可以翻翻这本书。或者,你也可以去看一看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一幅名画,那就是《清明上河图》。

我相信大多数中国人都听说过这幅画,它和《东京梦华录》一样,描绘的也是北宋汴京城的繁华场面,只不过时间上,比孟元老的书要早几十年,也就是金国人还没有南下攻破汴梁城的时候,而且《清明上河图》这个名字,就是那个窝囊的宋徽宗亲自用他的瘦金体写在这幅画上的。不过宋徽宗这老小子虽然题了名,但并没有解释,为啥他把这副画叫做《清明上河图》,所以,后世就有无数个解释。在众多解释里,我个人觉得,最靠谱的一个就是「清明」意味着政治上的清明时代,也许是张择端拍宋徽宗马屁,也许是宋徽宗自吹自擂,而「上河」的意思应该是人民去赶集的一种说法。当然,你完全可以不同意我的说法,这个也没有定论。

《清明上河图》局部(图源网络)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对《清明上河图》的评价都很高,《大英百科全书》里说它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中国人也把当作国宝一样珍藏,现在保存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馆,但一般情况下,你买张票进去是看不见的,实在想看的话,上网搜一下,用放大镜慢慢看,这事儿我也经常干。

上面我们说的这传承到今天的一书和一画,足以证明一件事,北宋汴梁城在当时,那绝对是世界上最繁华,最富足,人民生活最惬意的城市。

就是这样的一座高度文明,高度发达的城市,因为统治者没有自保的能力,最后毁在了野蛮女真人的铁蹄和钢刀之下,不说是一片废墟吧,最起码,那些通宵开放的集市,成百上千种的美食和店铺,各种各样的戏曲杂技,勾栏瓦舍,统统消失不见了。

二、李清照的易安体

不仅仅是这些,当时受苦受难的,还有那些被迫离开京城,向南面逃难的无数贵族先生太太和小姐们。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话,家国不幸诗人幸,有一些文人,就在这种时候,创作出大量令人惊艳的作品,比如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杜甫,大宋统一天下时的南唐后主李煜等等,这一次「靖康之难」,也成就了大批诗词作者,不过其中最牛掰的,最出名的,还是一位女词人,她的名字叫做李清照。

说起李清照,咱们大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这个女人出身名门,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无论是父亲家族,还是母亲家族,都是高官。而且她爹李格非也是文学家,和苏轼的关系还挺好,据说苏东坡老爷子是把李格非当作最器重的学生来培养的。在这种环境长大,同时自身还具有非凡的文字天赋,很自然地,李清照从小就是一位才女。

长大之后,她嫁给了对青铜器和铭文很有研究的赵明诚,这种富贵人家的才子佳人,自然是一不用下田种地,二不用烧火做饭,可以说是举案齐眉,琴瑟和谐。那段时间,李清照的诗词基本都是闲愁,比如「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再比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不过我们必须承认,就算是闲愁,人家李清照写出来就是很高明,就是比一般人写得有韵味。

说到这里,我想插播一段故事,比李清照大了40岁的,北宋另一位名人黄庭坚,是一位在书法、诗词、绘画上都相当牛掰的人物,当时和苏轼并称为苏黄,而且在书法上,也名列苏黄米蔡四大家,被后世子孙仰望着。据说这哥们26岁的时候,遇到一位老妇人,聊天之中惊奇地发现,自己这26年来写的所有文章,看过的书,都锁在这位老夫人家里的一个柜子里,而这个柜子居然是老人26年前去世的女儿所有。黄庭坚看过了所有物证,当时就明白了,自己就是这位老人家的女儿转世,那些天才一样的文章只不过是自己上辈子的积累。清朝大才子袁枚听到这个故事,感慨地说了一句,「书到今生读也迟」,意思是,文学这玩意儿是讲究天分的。

李清照(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如不允许使用请告知)

黄庭坚到底是不是一个女人转世我不知道,但我对袁枚这句话确实是深有感触,像李清照、李煜、李白这种人的诗词境界,并不是读书就能读出来的,确实是要讲究一个与生俱来的天赋。

靖康之变发生之后,已经四十多岁的李清照和她老公也逃离了京城。就在向南逃难的颠沛流离之中,她写下了一首五言绝句,全诗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我心目中的五绝第一,全世界公认的五言绝句前十的作品,意味着李清照文学创作风格的转变。在那之后,这个女人又经历了丧父、丧夫、孤苦伶仃、再嫁人、官司缠身等各种生活磨难,终于在诗词上最后大成,形成了一种叫做易安体的独特风格。所谓易安体,就是用最普通的词语,表现最凄婉悲怆的感情,比如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再比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都是最平常的语句,相当于大白话,但是放在一起,那种感觉,却是相当滴打动人心。

三、搜山检海抓赵构

言归正传,就在孟元老、李清照这些文人向南逃跑的时候,今天的河南商丘,当时叫做应天府的地方,有一个人正手忙脚乱地披上黄袍,戴上鎏冕,爬到龙椅上,正式登基为大宋的第10个皇帝,同时也是南宋的第一个皇帝,这就是宋高宗赵构。

那么,赵构这家伙咋当上皇帝了呢?答案也简单,在没有被金人抓到北方的老赵家这些皇族子孙里,他最有资格。

前面我们说过,这哥们自愿去金营当人质,结果被人家退货了,宋钦宗就让他直接去河北召集人马,后来又被任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实际军队的将领是副元帅宗泽,这两家伙在河北拉起了一干人马,准备和金兵死磕。

《颠覆性讲述中国历史:从北宋到南宋的历史转折》第 16 节 高宗南逃去 宋朝南迁对中国士人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