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准备启程(第3/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朱楧作为藩王,本来有三个护卫,不过,这三个护卫并不满编,一个大概也就四千人。
再加上老朱给的这两卫兵马,此次出行一共会有两万多将士跟随他。
自洪武五年冯胜收复河西以来,老朱前前后后在当地建了多个卫所,总兵力在五万人左右。
这五万人指的是能战之兵,不包括军队的家属。
单从统御的兵力来看,朱楧算是不少的,大概能排到所有藩王的三四名。
这些军队,按照朝廷的制度,只有王府的三护卫,共一万二千人是隶属于朱楧指挥的,其他的几万大军都是隶属于朝廷的,不是藩王的军队,藩王只有在战时可以调动。
不过,有道是天高皇帝远,朝廷远在万里之外,不可能事事都管着,这就给了藩王很大的权限。
比如说燕王朱棣,做藩王时最大的爱好就是领着军队去跟蒙古人打仗,去打仗时,带走的还都是朝廷的军队,那些将领也不敢不从,毕竟是老朱亲自说的,一旦有了战事,藩王所在区域内所有的军队都要听藩王的。
既然人家是王爷,那他说有战事,自然就是有战事了。
朱棣就是靠着老爹给自已的巨大权限,不断地领着军队出去锻炼,在这个过程当中,发掘了一大批能打的将领,并把他们都提拔了上来,合理合法地培养自已在军队中的党羽。
等到靖难的时候,这些人大部分都成了朱棣的得力战将,因为是燕王提拔了他们,没有燕王,他们就是个大头兵,屁都算不上,他们也都是跟着燕王混的,燕王要是完了,他们作为燕王提拔的将领,能落下好吗?
所以,这些人为了报答朱棣的知遇之恩,也为了自已的利益和前程,就全都团结在了朱棣的身边,跟着他一起造反。
这就是明初藩王们发展自身势力的主要手段——即通过军事战争,发掘培养一批能干的将领,将他们提拔上来,结成利益集团,再通过他们控制军队。
这也是老朱定都南京最大的弊端,北方边疆不可能不放置重兵,不管派谁前去统帅,天高皇帝远,很多事情他都能便宜从事,从而结成利益集团。
他不放心将领,只能派自已的儿子前去,久而久之,这些藩王们就会渐渐地控制住军队。
这也就是朱棣为什么非要迁都北平,天子守国门的原因,不是为了秀肌肉,那是没办法的事情,他也怕他死了之后,再有藩王学他来一个靖难之役。
朱楧看着眼前这两万多精兵,衣甲鲜明,士饱马腾,装备精良,人人悍勇,心中的豪气不由得直上云霄。
不愧是明朝初年由老朱亲自调教出来的军队,指挥这样的军队怎么会打败仗呢?
明末要是有这样的军队,崇祯早就扫平漠北了。
站在朱楧身旁的李景隆见朱楧对军队很是满意的样子,心里也颇为得意,淡淡一笑,道:“启禀殿下,陛下拨给殿下的这两个卫的精兵都是臣一手训练的,不知殿下满意否?”
朱楧扭头看了一眼洋洋得意的李景隆,心里泛起了嘀咕,确实,这两个卫的兵马一看就知道是精锐,这些兵马如果真的是李景隆训练的,那不用质疑,他的军事才能是很不错的,不愧是得到老朱赞许的人。
只是,他在靖难时期的表现为什么就这么差呢?网上有人说他是间谍,这应该是不准确的,他在朱允炆这边是曹国公,皇亲国戚,已经是武将之首了。
即便是投降朱棣,也不可能会获得更高的职位,除非是他吃饱了撑得,否则是不会去做间谍的。
那到底是为什呢?朱楧此时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不过,靖难距离自已还很遥远,还有好几年的时间,这件事可以留到以后慢慢想,眼前最为重要的是还是尽早启程。
将来自已肯定是要跟李景隆长期共事的,所以,面子上必须要过得去,于是,朱楧便微微一笑,用一副赞许的语气说道:“父皇之前就反复向我们提过,说曹国公练兵有方,不亚于乃父。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
将来还希望曹国公多多指教,你可千万不要吝啬啊。”
《大明肃王家父朱元璋》第7章 准备启程(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