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第3/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再往南则是一片池塘,有妇人在塘边淘洗衣物菜米。
徐良忽然醒悟,这一带在后世叫做河清路,本以为名不副实,哪来的河啊,没想到河确实存在,只是在六百年前而已。
小炉匠的家就在附近北门大街上,应该往西走,为啥沿着东城墙往南走呢,很快徐良就知道了答案,小炉匠是去铁佛寺烧香拜佛的。
城东南角有个庙宇叫做铁佛寺,顾名思义佛像是铁铸的,小炉匠在这里盘桓了一会儿,向和尚献上几个铜板作为虔诚的香火钱,胡乱磕了十几个头才回去。
北门大街是灰墙灰瓦灰色的铺路石,灰蒙蒙的世界里只有六娘的家篱笆墙内的杏花呈现无瑕的洁白。
三五个婆娘在六娘家门口站着,神色焦灼,不一会儿里面出来个郎中,仙风道骨,背着药匣子,捋着胡须摇头叹气的去了。
徐良的视角随着小炉匠的脚步走进了六娘家小院,杏花春雨,踟蹰不前,犹豫许久才走到窗前,只见屋内六娘病卧在床,脸色蜡黄,儿子徐徵垂手而立,虚岁十五的少年瘦削高挑,脸上有指痕,肩膀耸动,像是在抽泣。
一张药方从窗口飘出,龙飞凤舞写满字迹,徐良一把抓住,小炉匠不识字,他可是认识几个繁体字的,方子上开的是桂枝、炙甘草、生姜、煅牡蛎、煅龙骨、大枣、蜀漆。
郎中开方子,病家自已是抓药,医药分开,科学合理。
小炉匠回家,掀起米缸,下面已经积攒了不少铜钱,他留下十枚钱,将其余装进褡裢,想了想又掀起米缸,把十个钱也装上。
南门大街有药铺,酱红色的药柜抽屉密密麻麻,一直排到天花板,抓药先生先划价,算盘珠子一阵响,毛笔写出一两二钱三分银子的价码。
明代货币双轨制,白银和铜钱通用,但二者的兑换比率是浮动的,银价贵时一两银子能换一吊多,银价低时一两银子也就是七八百文钱,但不论高低,这笔钱都不是小炉匠的经济实力能承受的。
徐良瞬间明白今天这几幕戏的详情。
六娘劳碌过度生病卧床,小炉匠拓展业务只为多挣两个铜板,遇到馊先生寡大夫拿教写字打发了他。
徐徵为母治病,不惜放弃学业,这年头可没有九年义务教育,读书是要花钱的,就老鼠胡子那个德性,肯定不会免费教学。
六娘听闻儿子弃学,打了他一个巴掌,母子相对而泣。
好邻居拿着药方兴冲冲去抓药,迎头一瓢冷水浇下,这药,买不起,这病,看不起,这命,活不起。
春雨淅淅沥沥,小炉匠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独自走在烟雨山水中。彭城四面环山,雨天远山呈现出水墨画才有的黛色,诗情画意,脚步匆匆。
小炉匠不光在城里锔锅补碗,彭城周边三十里内的村庄他用草鞋丈量了一遍,哪个村有郎中,有神妈妈(第三声)他很清楚。
最终,小炉匠带回了偏方草药。
六娘服下煎好的草药,脸色红润许多,但依然愁容满面,想来豆腐坊停工数日,别说儿子的学费,就是隔夜的粮食都没有一粒了。
徐徵捧来一串铜钱,六娘满眼都是黄澄澄的光彩,这是儿子在书桌上发现的,铜钱旁边有一个练字用的沙盘,木框内盛着细箩过了几遍的沙子,沙盘上工工整整写着读书两个字。
娘的病有救了,学费不用愁了,买面的钱也有了。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下一站彭城广场骁骑校在线阅读》第 7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