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178章 直言(第2/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那些个职司财务的官员们,在发现了眼前这种完全出乎于他们意料的情况,而且益演益烈,再难收拾之后,也都是一个两个感到惶惑不安,心知如若不撑过这一关,只怕他们人人难免大祸临头。

毕竟平日里如果只是一些寻常战事、前线争锋,倒也还罢了,然则这一次却是女真数十万大军压境而来,气势汹汹,颇有要一举而覆亡大宋皇朝的意思,这些个官员们有不少还是当日汴京城破之际逃亡出来的人物,对于当时那等惨烈的情境,可谓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无论如何也不敢再想像这临安行在中会再上演当日里汴京城的那一幕。

更何况,以大宋朝中的以文驭武之策,加上这些个官员们大多都是科举出身,在朝中自有一帮门生故旧可供援引,若是放在平日里,他们就算是克扣些前线将士的军需财物,那些个统兵大将们也不是那么方便就能够面见天子加以控诉,而纵然真正出了什么事情,也自会有人出来遮掩说话,也还未必就真的会闹出什么事情来,但这一次却是天子官家御驾亲征,亲临战阵,莫说是他们拖欠军粮军饷,就是稍微运送得迟延一些,那都是足以直接上达天听的事情,尤其是在这等举国之命运系于一战的关键点上,如果是因为他们的原因出了些什么疏漏,若是因此而导致前线大败,那么女真人兵临城下,到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能任人宰害,这自然是他们所不愿意看到的,然则就算是前线未败,那他们在这等紧要时刻居然拖欠军需,却也必然是洗刷不尽的大罪,到时天子官家得胜还朝,只怕也是不可能放过他们。

是以这些个主掌财务的官员们,在审时度势之下,也不可谓是不尽力的,这些时日来,为了调集到足够的军需物资,他们之中几乎所有人都已然是将先前所赚来的那份家业又都给赔了进去,说是倾家荡产也不为过,也是想尽了办法,对他们下辖的各路各级财务官员都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示之以威,要求他们无论如何也要就近调集到足够的军需物资,送往前线,只是商业繁盛所带来的物资流通,固然有着原有的官方途径所不可及的速度与便利,然则商业网络的物资流通,却也有着特有的规律,在这种鏖战方酣,烽火连天的情况下面,要在前线州郡就近调集到足够的军需物资,原本就是一件并不太容易的事情。

更何况,这一次大宋皇朝是不得不面临着两线作战的情况,在这种物资稀缺,商贾纷纷囤积居奇,坐地起价的时候,就算从上到下的各级财务官员们都赔尽家产,舍出了大价钱去,至多也只不过能保得住运送往天子官家那一路方面的军需物资,而至于韩世忠那个方向,在这些个财务官员们权衡轻重之下,也就只能够是暂时舍弃了。

“这些官员们也确实是已经尽力了,他们非但一个两个都已经拼着倾家荡产,也已经用上了他们所有的本事,把由中枢而直至各级各路所可运用的资源调配腾挪到了极致”,勾龙如渊苦笑着,接着说了下去:“只是这些官员们无奈之下可以做出暂时停止韩世忠韩帅那一路军需物资供应的决定,而全力确保天子官家所在的那一方,然则前线战局瞬息万变,又怎可能是这般权衡出来的?女真大军由天子官家所亲守的顺昌城方向攻进来,跟他们是从韩世忠韩帅镇守的虹县关方向破关而入,对大宋而言,根本没有多大的区别,同样是一场足以导至国破家亡,再重演一番靖康之变的国之浩劫!”

此番天子亲征,在战略之上自然是以天子官家所率领的原岳家军旧部这一路的军队为主,而韩世忠所率领的那一路军队,更多地只是起着牵制作用,只是大宋朝一向奉行以文驭武之制,朝中的这些文臣们自然都是科考出身,但也基本都读过兵书,演过武略,虽说不外是些纸上谈兵的东西,然而他们好歹也都明白,两军交战,对方并非是傀儡纸偶,可任由你牵引摆布,现在韩世忠所镇守的虹县关口,在计划上确实是只作为诱敌牵制之用,然则这终归只是画在纸上的东西,如若因为军需粮饷不济,而导致虹县关被女真金人所破,那女真骑军席卷而下,数百里之距,也不过就是一个昼夜的功夫,到时再说什么战略大计,也不外只是一纸空谈罢了。

“是以如渊这些时日来细思从来,包大仁所提议施行的那两项捐纳之议,虽说未必是老成谋国之策,然则在那等形势下面,却也已经是局势困顿下不得不尔的无奈之举,也算得上是难能可贵的了!”勾龙如渊举起茶碗,抿了口清茶,给他方才的长篇大论下了一个结论:“这些时日来,由施行那两项捐纳所得来的绝大部份钱银,都已然交由那些主掌军需置办的官员们用以筹措前线的粮饷诸项军需之用,也正是因此,韩世忠韩帅那一路的数万将士,总算才没有陷入缺衣少粮,难以为续的地步,也才能够一路支撑直到现在,让天子官家得以从容施展诱敌之计,而有了今时今日这场大捷!”

“绝大部份钱银?”秦喜听到现在,已然完全明瞭了勾龙如渊在这件事情上面的看法,现在虽然是立场殊异,但勾龙如渊所言入情入理,他却也并没有太多的话可说,只是在勾龙如渊刚刚的话里面,他却听出了一些奇怪的地方,发话问道:“勾龙大人适才所言,似还有未尽之意啊?!”

“这就是如渊这些日子来行走于街闾之间,所要去看、去听的事情了”,勾龙如渊淡淡一笑,转头看向秦桧,问道:“不知秦相公可还记得当日里那万俟卨被从诏狱里放出来之后,前往相召包大仁往来相见,适时包大仁正在街头陷身于一场口角之中?!”

“老夫不记得了”,秦桧哑然失笑,说道:“万俟卨本是包大仁的故主,相逢之际恰遇上有些许旧怨纠葛,也属平常。”

“义父日理万机,自是无暇理会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孩儿对于此事倒是略知一二”,秦喜向秦桧一礼,答话道:“孩儿记得当日里包大仁倒也不是在与万俟卨相争,却是在街上遇见一名因岳飞之辈许行他所提议的强征两项捐纳之议,而失去工作,生活无着的老人,在控诉他这两项捐纳实属苛政扰民,逼得他没有活路。”

“勾龙大人适才所言,秦某也细细想过”,秦喜转头,向着勾龙如渊说道:“包大仁所议虽属情形紧急之下无奈之急,却终归还是苛政无疑,如若当是时岳飞之辈武人在国难当头之际能够放下成见,向我等开诚布公说明所有情形,以我朝堂之上衮衮诸公集思广议,当是不难找出一个妥善的解决之道,只不过岳飞之辈终归太过恪于成见,以至急急推出如此扰民之政,天子官家以临安留守之职相托,那是何等的信任,纵然其有不得已之处,但此举仍是未免太过!”

“秦大人看来对于当日情形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勾龙如渊对于秦喜的逼问也不着恼,仍然不紧不慢地解释道:“当日我御史台中也恰有一位同僚正在现场,事后却曾将那情形向如渊详述了一遍,当是时包大仁对那位因着生活无依而当街哭号的老者说道,他征收这两项捐纳,是为均衡贫富之别,截其有余而补之不足,其中一分一毫,都是取自于富商巨贾,而且都会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寻常百姓,只会遍沐其利,而绝不会蒙受分毫之弊!”

“实不相瞒,如渊对于这位包大仁,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好感,只是当日包大仁的那番话,确是颇让如渊有耳目一新之感”,勾龙如渊对此倒是毫不讳言,微微一叹,说道:“这些日子来,如渊行走于街闾之间,就是为了看看这包大仁当日所说的那些事情,他究竟是真真正正地去做了,做到了,抑或只不过是在当日的情形之下砌词推诿,空发豪言罢了。”

“听勾龙大人话里话外的意思,这结果我看也不问可知了”,秦喜看着勾龙如渊,冷笑道:“只是我大宋自来以仁孝治天下,安民、赈灾、舍粥、济药如此种种,各条各款,均有专司负责,一切井井有条,纵然南渡之后百废待举,临安行在方圆百里,无论严冬酷暑,也从未有流民曾有冻死饿毙之虞,那包大仁纵然真是将所得财物尽皆还之于民,也不外就是锦上添花罢了,而且于朝廷法度之外,别开旁门,是否合宜,也不过只是在两说之间罢了!”

“更何况,我大宋向来以礼法服人,官不扰民,那些富商巨贾,亦是我大宋子民,连勾龙大人刚刚不也承认,我大宋之富庶繁华,实多有赖于这些商贾运营之力,那包大仁如此行事,纵然他有千般道理,也还是逃不脱这一则扰民之嫌”,秦喜眯起眼睛,斜睨向勾龙如渊,冷冷说道:“此番之乱,原本秦某虽是忧心忡忡,但毕竟我大宋立国以来,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循圣贤之道,开一代文治盛世,百余年来国泰民安,天下百姓无不归心,一干武夫纵然胡作妄为,终归也不过一时之祸,只是现下眼见我文人士林之中,竟连如勾龙大人这般学界大宗,都有如此令人意想不到的想法与举动,实在不由得秦某不心惊肉跳,难道勾龙大人觉得我们大宋,还应该再出来一个王荆公么?!”

秦喜这话,让勾龙如渊听了,也不由得微微皱起了眉头。

大宋开国这近百年来,除开女真入寇所引来的靖康之变外,在举国范围之内引起了最大动荡的事情,大概也就算是当年的神宗皇帝陛下与荆国公王安石这君臣二人所共同推动的那一场“熙宁变法”了。

当日王安石不徇故制,意欲一革大宋之弊端,在政制、财务、军政等诸多方面,均有他自己独特的看法,正好遇上了胸怀大志,也有意兴利除弊,一振华夏气象的神宗天子,于是在大力推行新法,在朝堂上下引起一番激烈的变动,虽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神宗早逝,王安石黯然归隐,然则这一场变法的影响,却使得天下文人士子间就这么分裂成了拥护新法的新党与主张维持祖宗之法的旧党,在神宗朝之后,新旧党争就成为大宋政局之中的主流,乃至延袭到这宋室南渡之初,都还未能完全脱出新旧党争之纠葛。

这里面的纠节错综复杂,新法的利弊与否,也非一言可尽,只是现下当日汴京城破之际,恰是天下百姓对于现在客死漠北的那位太上道君宗皇帝当时所任用的那几个托名新党门生的当朝权贵的不满,达到了最为巅峰的时期,被朝野冠以“六贼”之名,可以说新党的名声,早就被这几位权臣败坏贻尽,是以当今的天子官家南渡之后,在登基之初,就明确表达了厌恶新法,而欲尽复祖宗之制,以圣贤教化为治国根本意思,秦喜这话如若传到了朝堂之上,以秦桧一党现今的实力,只怕又要掀起另一番风波了。

毕竟王安石新法最为人所诟病的地方,就是一改昔日儒生士子那罕于言利,甚至于耻于言利的老传统,而是意欲以一种模仿商业运作的模式,来经营整个大宋帝国,王安石自身操守自然是庶几近乎圣贤,这一点哪怕连他的那些政敌,也都是心下承认的,而王安石变法的本意也是出于一番好意,他是从这大宋数十年来的商业繁盛之中看到了商业运作这种不属于传统的巨大力量之中所蕴含的价值,是以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条富国强兵之道,通过变革使得大宋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只可惜要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这种管理模式,至少还差距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理论积累与基础准备,再加上这位王安石王荆公那出了名的拗相公的脾气,终归使得这次变法无论是在朝野上下,都未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反倒是加速了大宋朝堂的分裂,从而造成大宋朝堂自此之后,陷入于激烈党争的恶斗之中。

早期新旧之争不过是因为各自坚持着不同理念的大宋臣僚本着为大宋长治久安负责的态度,而朝廷的争论,当日无论是新党的王安石抑或是旧党领头人的司马光,还是偏向旧党但立场较趋于持中而论的苏轼兄弟,终归还都是真正的正人君子,无论相互之间在理念上在朝堂上争执到何等不共戴天的地步,但对于对手的理念与为人,都还是有种自己的判断,还可以说是其争也君子。而在神宗朝之后,随着那一代朝堂元老们的逝去,新党旧党之争逐渐被别有用心的小心所利用,渐渐成为了纯粹勾心斗角的权谋意气,大宋朝堂也就被拖入了一次又一次的内耗之中。

是以勾龙如渊现在听着秦喜如此说,心下着实有些担心的意思。

他自然知道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根本不可能与在朝堂之上经营日久的秦桧一党相抗衡,若放在数月之前,以秦桧在大宋朝堂之上的势力,想给他扣上这个帽子,以大名头驱逐个把御史中丞,只怕也算不得多大的风浪,更遑论由此掀起党争,毕竟御史中丞虽是清贵之官,但却也是个得罪人的职位,如若不是如万俟卨那般完全沦为眼前这位当朝权相的爪牙,只怕在朝堂之中也不可能有什么故旧盟友,尤其是像他这种甫入朝堂,根本无根无底的新晋人物。

然而现在的情景却是极为不同,自数个月之前天子官家救回岳飞,驱逐金使,更悍然决定御驾亲征,亲自应对来自于女真金人的挑衅的时候,就已经宣告了这位天子官家决定走一改先前大宋国柄尽数为秦桧把持的局面,而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尤其是现在天子官家是挟这一次大捷之威,得胜还朝,哪怕是朝堂之上那些寻常小吏,现下也早已知晓这大宋朝堂难免会遭遇一场大风大浪。

只是历来以弓马得天下,却务需以文治天下,就算天子官家已然意欲搬倒这位秦桧秦相公,但日后治国理政,还是需要依靠文人士子集团,只是秦桧这些年来非但秉持国政,更是借着种种手段,在天下儒生士子之间,倒也算得上是享有偌大的名声,这一次秦桧又自是在大敌当前,朝堂之上原本应当相忍为国之际,从一开始就已然刻意挑动朝堂之上的文武之争,其用心不问可知,如若其能成功将自己塑造成自己是因为在文武之争当中,因着天子官家倾向于那群武将群体,而他却坚持着已然成为文人士子们共识的那以文驭武的祖制,由此才不得不无奈去职的形象,再加上他这些年来在天下文人士子之中辛苦经营所埋藏下来的人脉资源,只怕还真是会引起天下文人士子中大部份人群起支持,到时哪怕就算是天子官家也未必就敢强行压制。

只是虽说原先在文人士子之间关于当今天子官家的风评实在并不是太好,然则这些时日来,哪怕勾龙如渊只是初入朝堂,也可以看得出这位天子官家不管从前如何,现下表现出来的心胸手段,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代雄主,是以对于秦桧的种种,恐怕也不会完全没有任何地应对手段,而最方便的手段,无过于另外支持一位在文人士子之间同样享有着极高声望,而又在朝堂之中没有多少根底,容易操控的官员,出来与秦桧相争,从而可以在无形之中化解文人士子的大部份怨气,将这场争端由文武相争而重新引领回只是帝权与相权,甚至于只是如以往新旧党争那般文人士子自身集团之中不同代表派别的争端范围之中。

勾龙如渊其实早就觉得有些奇怪了,他虽然也算得上一向自视才高,但总也明白他自己毕竟年岁尚轻,在文人士子之间所享有的那份声名,多半还是来自于他那声望素著,被誉为开南渡一代洛学之宗的老师,这御史中丞乃是国之重臣,以他的声名资历,徒然之间坐上了这样的位置,也实在是很有些不合情理的地方。

《挑灯看剑出自》第178章 直言(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