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 8 节 星落五丈原 诸葛亮为什么坚持北伐且多次北伐未能成功(第1/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

司马懿这家伙,装病、拍马、玩弄权术都挺在行,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打仗和教育儿子也挺有水平,可是在诸葛亮面前,就啥都不好使了,干啥啥不行,怂货一个。

一、星落五丈原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兵出祁山。

诸葛亮六出祁山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如不允许使用请告知)

这一次他使用了木牛流马。《三国志》上记载的是「以木牛运」「以流马运」,裴松之老先生在注解的时候,详细介绍了木牛和流马这两种半自动的运输装置,虽然不像《三国演义》里写的那么神奇,但只要操作者有一定的技巧和经验,每一匹都可以运送400斤粮食,节省了大量人力和畜力,最关键的是,这些木牛和流马本身是不需要消耗粮食的,可以说是相当了不起的发明。

面对气势汹汹的孔明先生,司马懿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分量,觉得没啥胜算,所以一开始他对付诸葛亮的技巧就是四个字:缩头乌龟。后来他的手下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送给他十个字:「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你这么怕蜀军,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你吗?一来二去,到了后来,司马懿脸皮再厚也受不了了,于是下令出击。可是他自己打仗不行,还把老将张郃的建议当做耳旁风,结果是两军在喻麋一场大战,被诸葛亮按在地上一顿揉搓,损失了上万人,司马懿马上全军撤入大营,从此闭门不出。

到了六月份,诸葛亮的军粮接应不上了,又收到了撤退的诏书,就大摇大摆地回去了。司马懿可能是为了挽回一点面子,这时候来了威风,下令让张郃追击。张郃说人家诸葛亮是主动撤退,肯定留有后手,我能不能不去追?司马懿说不去就军法处置。没办法,官大一级压死人,老将张郃只好上马追击,结果在木门道中了诸葛亮的埋伏,身受重伤而死,可惜了一代名将,在司马懿的瞎指挥下丢了性命。

公元234年2月,诸葛亮再次北伐,兵出斜谷口。这一次司马懿是坚决不出战了,你孔明是大爷,我当孙子还不行吗?诸葛亮也没办法,让军队在驻扎地,也就是渭水南岸的五丈原附近开始种地,而且还故意让人送一套女人的衣服和头巾给司马懿,表示您就像一个娘们儿一样。

魏军将领都火冒三丈,纷纷要求出战。司马懿也装成怒发冲冠的样子,说一定要和「诸葛村夫」决一死战,但是各位,我们必须请示皇帝啊。结果是,当时的魏明帝曹叡也不傻,一看司马懿的来信,就知道这家伙是啥意思了,你小子要是真想打,真能打的话,你作为统帅,自己就有这个权力,何必来信问我?马上就派人下旨禁止司马懿与蜀军交战。

司马懿收到回信,立刻装出因为不能出战而极其失望的样子,但周围人都看出来了,这哥们就是郭德纲穿越回去的,在表演单口相声呢,于是,军中又一次流传起了那句成语,「畏蜀如虎」。

不过司马懿的运气极好,这一年的8月份,积劳成疾的诸葛亮实在是挺不住了,病逝在五丈原前线。实话实说,他是累死的,这一点确定无疑。他派人给司马懿送衣服的时候,司马懿问来人,我在这里喝酒吃肉,闭门不出当乌龟,你们家丞相每天都忙点啥玩意,是不是也无聊的很?使者说,我们丞相晚睡早起,惩罚超过二十军棍的案子,都要亲自过问,吃的还很少。当时司马懿就大笑说道:「亮将死矣。」食少烦多,事事亲为,那自然是会累死。

二、孔明六次北伐为什么不能成功

现在我们来看一个问题,如果你还记得我以前讲的,四百多年前,有一个叫韩信的家伙,帮着刘邦也是从汉中打进关中,人家咔嚓一下,一次就成功了。到诸葛亮这儿,「六出祁山,五伐中原」,整了五六次,也没整明白,最后还累死了,为啥?

我个人认为,这个还是要看三方面情况,那即是天时地利人和。

从天时上说,韩信出汉中时,天下各路诸侯对项羽的分封不满,齐国造反,天下大乱,可是诸葛亮这时候天下基本太平,除了他,没人蛋疼的想折腾,所以,他不占天时;

地利上就更有意思了,韩信那时候西汉水和汉水两条江是连在一起的,他可以用水路来运粮食,可是公元前186年的一场大地震,让西汉水和汉水彻底断开,西汉水改道流入了嘉陵江,倒霉的诸葛亮没法利用水路运输,弄几个木牛流马,运的那点粮食根本就不够吃,上面我讲的五次北伐,基本都败在了没饭吃上面;

最后说人和,很简单,刘邦最先入关,军队秋毫无犯,关中父老曾经受过刘老幺约法三章的恩惠,而且他们也特别痛恨项羽封的那三个被称为三秦的家伙,一看刘邦要从汉中打回关中,感觉很亲切,可是诸葛亮相对于关中老百姓,那就属于强盗和土匪,哪里有什么老百姓来支持?

那么,诸葛亮自己知道这些情况吗?我认为他是知道的,《出师表》里那句「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很形象地说明了当下的天下大势,而且也委婉地表达了俺们蜀汉是三国里面最弱鸡的一个。

那既然知道打不过,还要去打,是不是傻?答案是NO,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他要像蚂蚁啃大象那样蚕食曹魏的边疆地区,也就是争取先把对方的偏远地区占领了,慢慢地壮大蜀汉,否则以蜀汉的贫瘠和弱小,只能坐以待毙。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出兵,经常屯田和俘虏人口壮丁来汉中,当大将魏延几次上书说可以走子午谷小道去奇袭潼关,他都给否决了。传统说法是诸葛亮谨慎,但是我认为不是,原因是天时地利人和一项也不占优的蜀汉,哪里能搞那么大的动作,即便是偷袭成功,最后也守不住,只能是白白地损兵折将。

北伐中原的第二个目的就是稳定蜀汉内部。这时候的蜀汉,内部有三种势力,新主人刘备集团,原来的主人刘璋集团,还有本地的益州土豪们。诸葛亮即便是神仙,短时间内,也搞不定这三者之间的矛盾,这时候维持对外战争就是一个办法,只要打仗,大家的内斗就先得放一放,以国家整体利益为主,不过这也有前提,那就是你需要搞好内政。

三、孔明治国

客观来说,内政才是诸葛亮最擅长的。

《三国志》里有大段的文字描绘诸葛亮治理蜀汉的结果,比如说「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这是说社会风气在他的治理之下,人民安居乐业,日子很美好,如同盛世一样。再比如「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这是评价诸葛亮就如同以前我们讲过的管仲和萧何一样。

《三国时期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第 8 节 星落五丈原 诸葛亮为什么坚持北伐且多次北伐未能成功(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