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 1 节 天下乱糟糟 关于曹操的两个谜团(第2/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当汉少帝刘辩被董卓的凉州军团簇拥着重新进入洛阳城时,我们并不知道他当时的心情,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想得到,从这一天开始,他们老刘家的大汉王朝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不过此人想到什么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他这个皇帝马上就要下岗了。

9月28这天,仅仅当了4个月皇帝的刘辩被董卓废掉,改立汉灵帝的另一个儿子刘协为帝,这也是汉王朝最后一任皇帝,汉献帝。

对于为什么董卓要改立刘协,有的人说是为了立威,有的人说是他在北邙山和刘协对话时,认为刘协比较贤能。我觉得这些也许对,不过不全面。至少有一点,我认为董卓应该是考虑过的,那就是刘辩的妈何女士这时候还活着,而且还是太后,但刘协的亲娘早就去世了。大汉王

()

朝祖制,皇帝幼小,由太后临朝称制,也就是从法理上讲,太后是最大的boss。那如果找一个没有妈的孩子当皇帝,最大的领导基本上就可以是他董卓了。

不过有一句话叫「想得美」,在天下太平无事,中央政府大权在握的时候,董卓的这一招可能是妙棋,但当时的东汉,我们前面说过了,汉灵帝下放了兵权财权给地方的州牧、刺史还有太守,也就是说,全国的很多官员事实上变成了有权有势的军阀,那么董卓这个废立之举就像历史学家吕思勉说的,变成了一步臭棋,他给那些野心勃勃的家伙制造了一个极佳的起兵借口。

三、关于曹操的两个谜团

公元189年12月,各地纷纷开始起兵,打出的旗号就是汉少帝无辜被废,大家齐心合力,干死祸国殃民的大奸臣董卓。

董卓这家伙的反应绝对是铁血军人二楞子的作风,第一件事就是一杯毒酒,结果了少帝刘辩。你们不是要让这孩子重新当皇帝吗?人都死人还当啥皇帝?

一不做二不休,之后他下令把首都从洛阳迁回长安。一声吆喝之后,400公里洛阳到长安的古道上出现了几百万人口,上至天子,下至平民,人马相互挤压踩踏,加上饥饿和瘟疫,沿途堆满了尸体,但董卓这家伙是不管这些的,离开洛阳之前,他一把大火,把这座周公姬旦当年辛辛苦苦建造的,已经繁华了1400多年的城市付之一炬。

实际上,董卓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担心,反董联军看似来势汹汹,其实个个心怀鬼胎。董卓撤出洛阳向西撤退,几乎无人理会,每天只是聚在一起喝酒吹牛,真正第一个向董卓发起冲锋的,反而是当时没什么名气的,刚刚被袁绍提拔起来的奋武将军曹操。

曹操,字孟德,安徽亳州人,按照裴松之注解的《三国志》,他爹曹嵩本来姓夏侯,是夏侯惇的叔叔,只是从小被一个叫曹腾的宦官收养,这才姓了曹。曹操小时候博览群书,文武兼修,同时也放荡不羁,结交游侠,和袁绍的关系很不错,《世说新语》上记录了他和袁绍两人一起去偷新娘的纨绔勾当,不过这事儿其他史书上没有。

那时候汝南郡有一个叫许劭的人,和他堂兄许靖喜欢品评当时的人物,因为在每月的初一发表,所以叫「月旦评」,影响很大。甚至可以说无论褒贬,只要上榜,都是一种荣耀。曹操听说了,就专门带了很多礼品找到许劭,说您看看给我也说两句行不行。

许劭开始不想说,后来被逼无奈,就说你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这是《后汉书》上的记载。「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英雄就是草木里面的精华,野兽里的老大,绝对好词儿。可是《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说NO,NO,许老爷子当时说的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两者有啥区别呢?很多学者研究来研究去,论文都写了上千篇,其实让我来说,没啥太大区别,明眼人都看出天下即将大乱,什么清平、治世根本不可能的,乱世降临之下,英雄和奸雄只是立场不同而已,但都意味着你不是泛泛之辈,所以,史书上说,操大悦而去,那是相当滴满意。

长大后的曹操在平定黄巾起义中立了功,后来又几经波折,当上了典军校尉。好日子没过上几天,董卓就进了洛阳,本来董卓是想拉拢曹操的,封他为骁骑校尉,可是曹操觉得董卓这家伙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就一溜烟地逃出洛阳,跑回了老家陈留郡。

陈建斌饰演的曹操

《三国演义》还给曹操加了一段故事,说他带着一把叫做七星宝刀的武器,走进了董卓的卧室,准备从背后一刀下去,剁了董大将军的脑袋,可是曹操刚拔出刀来,就被董卓从镜子里看见了,当即转过身来就问,老曹你要干啥?曹操急中生智,说给您找来一把好刀,今天特意拿给大人。小说里说董卓当时还真就信了,说你忠心大大的好。而曹操自然是一身冷汗地回到家里,二话不说,收拾收拾,打包好金银细软,逃出了洛阳。

这个故事很精彩,但并不真实,无论是《三国志》,还是《魏书》,都没有曹操刺杀董卓的记载,而是全都说就因为曹操看不上董卓,这才离开洛阳的,《魏书》上的原话是「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也就是两个人可能连面都没见过。

不过我们说《三国演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刺杀董卓这段也不是彻底的瞎编。这个刺客确实有,他的名字叫伍孚,和曹操一样,也是一个校尉,而且也很被董卓赏识,有一次,此人和董卓聊天之后,董卓亲自送他出门,他突然拔出藏在怀里的一把利刃,朝着董将军的大肚子就刺了过去,哪知道董大胖子虽然不瘦,但身手灵活,躲开之后,反而擒下了伍孚,最后当然是毫无意外地伍孚被砍了脑袋,罗贯中就是把这个故事改编了一下,放在了曹操的身上。

书归正传,在曹操离开洛阳回家的路上,还留下了一个故事,说这哥们曾经躲在朋友吕伯奢的家里,可是吕伯奢不在,他的儿子们招待曹操。曹操听见有食器和磨刀的声音,以为吕伯奢儿子要抓捕自己献给官府,干脆将吕伯奢五个儿子和吕家两名宾客全部杀死。事后曹操才发现,人家可能是杀鸡宰羊地招待自己,自己冤枉好人了,误杀。于是仰天长叹,悲伤地说了一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后来这句话演变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被写在了《三国演义》里。

这里我就要说一句,《三国志》里是没有这一段的,你也许要问,这不是很正常嘛,《三国演义》里虚构的故事多了去了,你为什么在这里单独把这个故事拿出来讲?这自然是有原因的。因为这段故事虽然《三国志》里没有,但它在《三国志注》里是有的。

《三国志注》是南朝刘宋历史学家裴松之给《三国志》写的注,也称《裴注》。原因就是《三国志》实在是太简略了,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看得不爽,不过瘾,就让这位裴大才子找找资料,弥补一下。

那么,《三国志》为什么简略,记载不足?因为陈寿在写这本书时,遇到资料上互相矛盾的地方,采用的对策比较简单粗暴,大多数时候就四个字「略去不写」。

比如说这一段曹操杀人,《魏书》上说是吕伯奢的儿子们要抢劫曹操,可是《魏晋世语》和《异同杂语》上都说是曹操误会了,而且那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只记录在《异同杂语》里,估计陈寿同学当时就有点儿蒙圈,没办法确定到底是咋回事,索性就不写了。

既然《魏书》和《魏晋世语》这两本写作态度很端正的史书都记载了,那说明这段历史极大的可能性是真的,只是细节不同而已。罗贯中同学写的是小说,这么精彩的历史一幕岂能放过,况且,他的立场就是尊刘贬曹,那这段是必须放到《三国演义》里。

《魏晋南北朝》第 1 节 天下乱糟糟 关于曹操的两个谜团(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