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节 广陵散绝矣 嵇康为什么拒绝做官魏晋风度具体指什么(第2/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这就造成了一种滑稽的局面,一个处心积虑,全天下都知道他要篡权的家伙,手里却举着君君臣臣的名教大旗。很自然地,那些本来就对名教不满的知识分子们,这时候一起对司马家族和名教伸出了中指,表示鄙视,这里面最出名的就是以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
三、竹林七贤和嵇康之死
嵇康,字叔夜,安徽人,出生于公元223年,也就是刘大耳在白帝城去世的那一年。此人自幼丧父,是哥哥和母亲把他养大的,从来没进过学堂,完全是靠天赋自学成才,但这并不是人家上不起学,你要知道,魏晋时期,我们说的名士,后面一般都跟着两个字,土豪。
那时候,家里要是没钱的话,根本就买不起书,那自然也就没学问,没学问的人长大之后那是一定不会成为名士的。嵇康不上学,纯属是因为他自由散漫,而家里又娇惯的结果。
长大之后的嵇康有三大特点,第一多才多艺,儒学、道学、文学和音乐上的造诣都非常深厚,名
()
气极大。第二个特点是长得帅,史书上说「荣姿俊美」,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小鲜肉。
我们这里要插几句话,魏晋时期,社会上对一个男人的评价往往都要说一下容貌,换句话说,那是一个看脸的社会,而且标准还比较奇葩,往往是皮肤白,长得像女人才被认为是美男子,比如说因为围观的人太多,柔弱的美男子卫玠竟然因此劳累而死,后世称为「看杀卫玠」。
再比如说被称为中国第一美男的潘安,也生活在这个时期,古书上说潘安「妙有姿容,好神情」。这样的描述我不知道你听了什么反应,但我是一下子就想到了东方不败。据说这位潘安同学出去逛街的时候,上至几十岁的老婆婆,下至十几岁的小姑娘,一个个都围着他的车子做花痴状,而且还往他的车上扔水果,所以这哥们家里从来不买水果。
当时和他一起住在洛阳的,还有那位因为写出了《三都赋》而导致「洛阳纸贵」的左思左大才子,他对于潘安的遭遇那是相当地羡慕,也想着家里不买水果,就学着潘安的样子,打扮得和他一模一样,驾着车在闹市里走了一圈。很不幸的是,左才子长得实在是太丑,一圈下来,和潘安的待遇是大相径庭,《世说新语》上讲,「乱唾之,委顿而返」,老百姓,主要是妇女同志们对他吐了无数鄙夷的口水,学潘安潘帅哥?你也配?!左思只能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家里。
可以这样说,魏晋时期对人的容貌和风姿的偏爱,堪比后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对裸体的喜爱,你可以说是人性回归的一部分。
嵇康的第三个特点就是特立独行,不想当官,这一点应该说也是那个时代玄学知识分子的一大特色,翻开《晋书》,那里面介绍一位名士,往往后面就跟着一句话,叫「辟命屡至,皆不就」,啥意思?我把这句话翻译得通俗一点,那就相当于今天的市委组织部,省人事厅或者中组部这样的机构一遍遍地给你打电话,让你出来当个厅长或者部长什么的,可是你觉得烦死了,一次次地推脱不去,最后还把人家微信给拉黑了,然后一转身和一群哥们喝酒去了。
至于说这里面的原因,也不复杂,那时候,有学问有知识的家伙基本上家里都有点儿钱,就是不当官也饿不死,而魏晋玄学的基础是道家的自然,本身是以清高为美,以超脱尘世为个人的追求目标,那自然是不屑于当官的,这种思想在百年之后,东晋的陶渊明那里,被推到了高潮,他本人穷得叮当乱响,但还是挂印而去,留下一句流传很广的俗语,叫「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过嵇康的不想当官,还有另一层原因,那就是前面我们说的,他对于司马家族一边提倡名教,一边准备篡权的行为非常反感。从这一点上,你也可以说他是支持曹魏,反对司马的。
就这样,这哥们成年之后在今天的河南焦作云台山下隐居。开始的时候,有六个和他志同道合的朋友,分别是阮籍、山涛、刘伶、向秀、阮咸和王戎,这七个人有统一的哲学观点,称为「越名教而近自然」,也就是超越或者抛弃孔夫子的礼教,亲近大自然,回归人的本性,每天在一起就是喝酒,吸毒,聊天,弹琴,吹牛,写文章,日子过得是逍遥快活,当时的人们称呼他们为「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图(孟凡乐)
尴尬的是,我们到今天也没搞明白,这个竹林到底真是一片竹林,还是一个地方叫做竹林。民国的时候,很多史学大师说竹林是地名,不过到了今天,很多大师又说竹林好像真的就是指一片青竹林。大师们都翻来覆去搞不明白的事情,我们也不用去想了,反正你知道这些家伙很快活,而且开始的时候,都是不和司马集团合作的名士就可以了。
如果是一般人,让你去当官你不去就算了,可是这七个人当时的名气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后来干掉了蜀汉政权的大将钟会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叫《四本论》,讨论一个人的才能和道德秉性之间的关系,写完了之后,他就想找嵇康给评点一下,不过站在嵇康家门外,徘徊了半天,就是没有勇气进去把书拿出来,最后只好一咬牙,把书顺着墙头扔进了嵇康的院子里,转身就跑。
你可以说钟会对自己的著作不自信,但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当时整个天下对嵇康这个人的崇拜程度。
那司马家族怎么可能允许这样一批名人不做官,在竹林里面喝酒议论政府?所以,七人都多次被征召,在威逼利诱之下,王戎、山涛和阮籍相继走出竹林,或者认认真真,或者玩忽职守,反正都去政府上班了,不过嵇康依旧是我行我素,坚决不和司马氏合作。
《晋书》上记载,钟会后来曾经受司马昭的嘱托,带着一群文人墨客政府官员来拜访嵇康,估计是问问这位先生为啥还不出来做官,是要钱呢,还是要美女,都好商量。可是哪曾想,嵇康当时正烧红了炉子和向秀在打铁,对于钟会这群人,连看都不看一眼。钟同学站在打铁炉子之前看了好长时间,最后只能长叹一声,准备转身回家。这时候,嵇康发话了:「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当时也算是副国级的国家干部了,嵇康把人家晾在一边大半天,最后的问话里连一丝一毫的尊重也没有,确实是很酷,装X装到了极点。钟会也没生气,更没发火,留下了一句,「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说完之后,转身走了。
这番对话,也算是魏晋玄学,或者说魏晋清谈的一个典型片段,两个人在只言片语之间,已经交换了意见。嵇康这句话本质上就是挑衅,通过这种攻击性言语,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老子就是不合作,而钟会的回答意思也很清晰,我早就知道了,你好自为之。
公元261年,曾经的竹林七贤之一,山涛山巨源,因为官做得好,马上要升迁,他原来的位置尚书吏部郎需要有人接替,思索良久之后,他决定推荐嵇康接替自己。
从山涛的为人和后来的作为来看,他这样做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缓和嵇康和司马昭之间的矛盾,以自己的名义邀请嵇康,既让嵇康感觉不是为司马氏服务,也算是对司马昭有一个交代,换句话说,给两边一个台阶下。可他还是低估了嵇康,这家伙收到聘书之后,直接写了一封公开信,信里说你山涛真不了解我啊,我这个人性格直爽,心胸狭窄,对很多事情无法忍受,一身的毛病,肯定当不了官,而且我这个人思想还有问题,我「非汤武而薄周孔」,意思是我认为商汤王、周武王,还有什么周公,孔老二,都不是个东西。最后,嵇康把这封信叫做《与山巨源绝交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绝交书,没有之一。
《魏晋南北朝》第 10 节 广陵散绝矣 嵇康为什么拒绝做官魏晋风度具体指什么(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