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第2/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不用再看了,所有的古钱币都是按照他们在历史上应有的顺序进行排列。
韩霓是晚上九点钟来接孩子的,客厅电视机里放着动画片,猫和老鼠在追逐打闹,音量调到最低,韩轩已经盖着毯子在沙发上睡着了,徐良说中午我们吃的米线,晚饭我炒了两个菜,做的米饭,孩子很乖,一直自已玩……
徐良说着说着,不见韩霓回应,扭头看去,女人眼中噙着泪,哽咽到说不出只言片语。
半晌,韩霓才感叹一句:“老徐,你是不知道这孩子以前有多难带。”
徐良怎么会不知道呢,昨晚他刷了半夜手机,看的全是抖音上自闭症儿童的视频,不论是穿衣吃饭还是识字说话,家长都要付出超普通人百倍千倍的努力,往往生活工作也会变得一团糟。
“得空我请你吃饭。”韩霓擦了把涕泪,没等徐良讲起古钱排列的事儿,就把儿子唤醒带走了。
徐良送他们出门,回到恢复了寂静的客厅,在沙发上坐下,还能感觉到韩轩的体温,家庭合影上,父母慈祥地注视着自已,或许他们在希望儿子能组建属于自已的小家庭吧,
屋里有人,才配叫家。徐良不禁浮想联翩,假如韩轩是自已的孩子,韩霓是孩子妈,一家三口会是怎么样的生活状态。
小区道路上,韩霓戴着帽子裹着围巾,载着儿子不紧不慢骑行着,道路坑洼,稍有颠簸,她的心也七上八下的。
今天见的客户是上回刘婕介绍的那位干工程的老板,人不错,给自已介绍了大单,提成能拿上万块,男人说的含蓄而清楚,很欣赏韩霓,想继续交往,奔着结婚为目的的那种。
但韩霓不是一个人,娶自已,就得接纳儿子。
这些年来,她遇到过合适的男人,但总是因为儿子的原因最终没能走到一起,也怨不得他们,就算是亲爹也未必能承受这种折磨,自闭症患儿妈妈群里,至少有三位单亲妈妈,男人不是玩失踪就是离婚,总之不愿意共同承担义务。
韩霓总劝她们想开点,这年头没把媳妇剁吧剁吧丢化粪池里的,就算好男人了。
……
徐良用剩菜和一斤剑南春送回了崇祯年间的默片时代。
再次代入小炉匠的视角后,徐良发现自已错过了至少十几集的连续剧,这边的剧情发展还挺大的。
小炉匠坐在桌案前,手握一支羊毫,在纸上歪歪扭扭写下名字:李茂。
提笔写字本是一件美事,但不知为何,徐良感受到此刻小炉匠的心情是忧郁的,哀伤的。
写完名字,小炉匠李茂就被先生请出了门。
从屋里出来,满眼尽是恢弘庞大的建筑,仿佛身处王府深宫,树木掩映下是红色的砖墙和绿色的琉璃瓦,重檐巍峨,斗拱密布,见惯了柴门小院的小炉匠不由得两股战战。
但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徐良却明白这些五脊六兽并不代表官府衙门的权威,而是文庙学宫至圣先师的体统所在。
身后是个头戴方巾的斯文先生,三绺灰黄色的老鼠胡子,青色道袍前襟上一块油渍,小拇指翘起,指甲三寸长,手里捧着一把绛色的茶壶,壶盖上有锔钉一枚,想必是小炉匠的手艺。
李茂似乎向先生乞求着什么,老鼠胡子不耐烦的挥手,如同撵猫狗一般将小炉匠驱逐。后者点头哈腰,溜边一路往南走,文庙三路五进的大院子,比寻常百姓家大了不知道多少倍,出了棂星门,看到影壁墙对面的三个牌坊上写着“道冠古今、天下文枢、德配天地”十二个浓墨大字。
小炉匠驻足片刻,胸中那股仰望、拜服、崇敬的心理让同一视角的徐良都能切切实实的感受到。
从东边仪门出去是石板小桥,整个文庙被小河围绕保护着,岸边垂柳发出嫩芽,隔着河水是文庙的照壁墙,旁边是一座建在高台上的两层六角亭,叫做奎星楼,奎星主宰文运,受天下考生供奉。
再往南则是一片池塘,有妇人在塘边淘洗衣物菜米。
《彭城广场 贴吧》第 7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