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5窟(第1/2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陇西行的终点是敦煌。一路上看了那么多景观,我们都以为自己的兴趣像无以补给的内陆海水,水位越来越低。不想,当敦煌从远处地平线像飞蝗一样扑来时,内心仍然激起喜悦的狂潮。
敦煌、莫高窟这些名称,都带有字面上难以理喻的含义,让人联想到异域的古奥。我爱刨根问底,便搜集来许多种说法。我也不是史学家、文物学家,便依了自己的好恶,只取最喜欢的一种解释。
敦煌:汉代曾有人解释为盛大辉煌之意。原来这还是一个形容词。
莫高窟:因为千佛洞石窟修造在沙漠中鸣沙山崖壁之上,别处的沙漠地形都低,唯这一处沙漠高兀,故称漠高窟。因沙漠的“漠”与莫名其妙的“莫”古时通用,所以传为莫高窟。
莫高窟还有一个解释,说是乐僔和尚首先开凿洞窟,因道行“莫有高过此僧”的,故云“莫高窟”。我愿把这说法隐匿起来,向大家推荐“沙漠高处的石窟”之解,它在雄伟峭拔的自然力之上,又镀有人工雕琢的精巧之感。
如今的敦煌似乎当不起盛大辉煌这个词,是座县级小城。全城都在买卖旅游商品,像一条文物街。
到了敦煌,仿佛进了另一国度,流行一套陌生的术语。弄不清它们的确切含义,就无从了解敦煌。
比如“窟”,就是山洞的意思。莫高窟坐落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共有492个洞窟,4。5万多平方米壁画,3000多身彩塑,故称千佛洞。再通俗些讲,一座窟就是一座庙,内塑神像,莫高窟就是庞大的庙群。远远望去,窟像密集的蜂巢,排列于峭壁之上。窟都按顺序编号,不按年代,也不按大小。从左至右,像门牌号似的一字排下去,很平等公正。工作人员熟练地称呼着“××窟”,就像我们描述家庭住址一样。窟是分等级的,我们最后参观的465窟,是特级窟中的绝密,对海内外游人都从未开放过,任何一本游览手册中都没有对它的描述。
比如“经变”,就是把佛教经典用绘画、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画出来就叫作“变相”,用文字写出来,就叫作“变文”。敦煌壁画大多数是经变故事,看起来像一幅幅连环画。
再比如“藻井”,看画册时,我怎么也弄不明白它指的是洞窟的哪一部分。其实它就是洞顶的天花板,不过它不是平坦的,而是一直拱上去,好像一口挖向苍穹的井。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浏览敦煌的基本术语,可以向莫高窟进发了。
正是夏末秋初大漠上的黎明,朝日蓦然跃上三危山,将其庄严神圣的金光洒向鸣沙山,遍地流光溢彩,宛若仙境,给人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一千六百多年前,从大漠深处走来一个和尚,身披玄色袈裟,手持齐眉禅杖。他也看到了这奇异灿烂的金光,被这奇妙宏大的景象眩惑,在断崖上凿开第一座洞窟,修造了第一尊佛像。这位和尚就是莫高窟的创始人乐僔。
因为我们一行中有德高望重的长者,管理人员为我们打开不少秘窟。说是秘,也是这几年才严肃起来的。当地人说,前些年,有些洞连门都没有,人们可以像山风一样自由出入。如今,特级洞窟要经敦煌研究院院长亲批,而且每窟每人次参观费用要100元以上。
也不能怪敦煌的管理者故弄玄虚。据说用进口的仪器测定,一批游人进窟后,洞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顷刻间便上升。游人走后,所有异常指标在几天内都无法降下来。人们在满足自身求知欲、探险欲、游览欲的同时,给这古老的窟院带来了难以挽回的破坏。
太阳渐渐蒸腾出热浪,走进洞窟的第一个感觉是清凉如水。朦胧中见许多紫髯碧眼的北欧游人,赖在洞里不出来,他们更怕热。第二个是黑。所有洞窟为了避免损坏,都不装灯。于是大家摩肩接踵,围着导游的大手电筒转。
开凿洞窟的鸣沙山断崖,为赭灰色半风化的沙岩,表面像橘皮似的粗糙,仿佛用手指一抠,就能拨下岩石的颗粒。我想,这座天造地设的山是莫高窟得以伟大和久远的先天之宝。若是极坚硬的石山,开凿起来就太困难了,洞窟就一定没有这么多,本小力薄的施主也就知难而退了。若是极酥的山,凿起来容易,塌起来也容易,就保存不到今天了。这山石只易于打洞,却凹凸不平,只好在洞壁糊上泥巴,因此诞生了莫高窟仪态万千的壁画。又因石头无法雕镂,只得以木胎绳麻泥土为塑,因此便留下千佛洞鬼斧神工的塑像。
古丝路曾经很繁华,这给莫高窟的修造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后来战乱频生,这一带又极荒凉,给莫高窟的保存维持了最宜环境。若一直繁华下去,善男信女们会不断粉饰洞窟,我们如今哪里还能看到魏晋盛唐时的真迹?!荒凉杜绝了人为的破坏,西北干燥寒冷的气候,又似一台冰箱,奇迹般地将莫高窟掩埋在流沙之中,完整地保存下来。
昔日的敦煌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屡屡袭来的边塞烽火,使长城坍塌、阳关毁弃。历史祸福相依,莫高窟像台风眼中的一叶扁舟,载着千余年前的辉煌,成为中国的骄傲。
我们一个一个洞窟参观,沿栈道攀缘不止。关于敦煌,已经有了那么多专著,我不再重复他们的话,只写属于我自己的那一份感受。
所有的人都说壁画精美绝伦,但十个指头还分长短哩!那时的工匠有技术精绝的高手,也有技艺平平的一般工程人员。看到一幅经变图,开头画得很宽松,想象得出画工从容不迫优哉游哉的样子。但显然计划不周,故事没完,后面的地方不够了。他匆忙起来,人也小了,画面也挤了,总算把结尾安排进去。这肯定是个边设计边施工的新手,没个统筹安排。他的粗疏连同他的业绩一起留传下来。
佛教的经变故事看得人荡气回肠,但看得多了,便发现人物性格十分单一,实属艺术世界的扁平人物。
比如296窟,建造于北周。此窟顶为覆斗形,四周藻井为华盖式,井心为水池莲花,四角画飞天,藻井外围由忍冬、莲花、禽鸟、宝珠、宝瓶等组成图案,窟顶四周是此窟的主题画,其中之一为《微妙比丘尼缘品》。
《旅行使我们谦虚读后感议论文》465窟(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