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节 与士共天下 如何看待宋仁宗的与士大夫治天下(第3/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话虽然这样说,可是很多文人笔记都说柳永是被妓女安葬的,那这事儿也许并不是空穴来风,究其原因,就是柳永和妓女们的关系实在是太好了,用东北话说,那叫老铁。这哥们早年考了两次科举都不中,一怒之下,填了一首词《鹤冲天》,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意思就是老子不考了还不行吗?朝廷说不考就不考,吓唬谁啊?结果就是一直到了40多岁,柳永还是白丁一个,啥功名也没有,只能在勾栏瓦舍之间给歌女和妓女们填词。
啥叫勾栏瓦舍?瓦舍指的是宋朝大城市里专门提供文艺表演的场所,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某某大剧院,勾栏说的就是搭建在瓦舍里面的舞台,这里当然有青楼女子,而且是必须有。她们为了生活,需要经常唱一些时髦的,新鲜的曲子。柳永满身才华,也算是找对了地方,他给很多歌女写过词,也和很多歌女产生过感情,以至于当时在妓女中间流传一句话,「不爱千黄金,愿得柳郎心」,柳郎就是柳永。
南宋的叶梦曾经总结过,说「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和现在周杰伦差不多,那时候老百姓哼哼的是柳永柳三变写的词,这样看来,他死之后,不管有钱没钱,很多妓女给他送葬也是很合理的。
柳永后来在47岁这一年,还是科举及第,走上了官场,只是一辈子没当过什么大官而已。他之所以能考取功名,其实和宋仁宗这个人有很大关系。公元1034年,宋仁宗在刘太后死后亲政,他为了照顾那些常年参加科举考试的老年考生,特意下旨,对他们有所照顾,柳永自然在被照顾之列。大家不再因为他写过一些艳词而为难他,很自然地,他也就上榜了,弄得柳永对宋仁宗是感恩戴德,写出了「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这样的马屁词句,来歌颂宋仁宗。
三、「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宋仁宗在科举上对知识分子的照顾,实际上是北宋政治策略的一部分,这个策略可能大家都听说过,那就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虽然这句话是十几年之后文彦博说的,但宋仁宗一朝的一些举措,被史学家公认为是这种政策的成熟时期。
什么叫「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呢?说穿了就一句话,皇族统治的基础是士大夫,而不是老百姓,文彦博的原话就是「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这样一来,士大夫的诉求和利益就要摆在第一位。
首先就是要对士大夫宽容,我们前面说宋太祖立下铁律,不许杀知识分子。我们也看到了,范仲淹的一生就是这句话最好的证明,他几起几落,每次都是得罪了最高当权者,但除了去地方上当小官,其他啥事没有,最后还能重回中枢,主持改革变法。庆历新政时期,官场上的人员虽然如同走马灯一样,却一个也没死。事情一过,像欧阳修、富弼等人后来也重回中央,该有的待遇一样也不少,不仅仅是这些知名人士,就是那些一名不文的,宋仁宗也相当滴宽容。
嘉祐年间,苏轼的弟弟苏辙参加殿试,在试卷里公然写道:我听说皇宫中美女数以千计,皇帝天天纸醉金迷,既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们商量治
()
国安邦的大计。考官们看后,一致认为这哥们疯了,应该弃之不用,宋仁宗却说:「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弃之,天下其谓我何?」意思是我们让考生大胆直言,现在人家真说了,你却打击人家,让天下人怎么说呢?于是,苏辙被直接录取。北宋皇帝们对天下读书人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给当官的知识分子们大量好处,宋朝几乎是唯一一个不抑制大臣们兼并土地的朝代。前面我们也说了,宋代高级官员的工资是中国历朝历代最高的,一句话,只要爬到了一定阶层,当上了一定品阶的官儿,各种工资奖金补助能拿到你手软。
第三件可以表现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特征就是科举考试。唐太宗看见科举考试的学子们走进考场,高兴地说,天下人才都被我收入囊中了,不过我觉得人家宋仁宗才有资格这样说。
唐朝每次录取进士,大概也就十几个,几十个就撑死了,但在仁宗一朝,那就不一样了,比如说嘉祐二年,也就是公元1057年欧阳修主持的科举考试,一次性就录取了890多人,其中进士科录取了388人,这几乎就是把全国人才一网打尽的姿态。当然,这里面人才也确实不少,那一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高考产生人才最多的一年,进士名单上有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辙兄弟,宋明理学奠基人程颐程颢兄弟,北宋著名的宰相曾巩曾布兄弟,其中曾巩和苏轼苏辙一样,也身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名单上还有邓绾、吕惠卿这些后来跟着王安石搞改革的著名人物,可谓是人才济济。
那么,皇帝老子想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们是个啥态度呢?当然是欢欣鼓舞。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喊出了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以说表达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心声,那就是以天下为己任,跟着皇帝老子拼命干的态度。后来的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人,身上都有这一股子劲头儿。
不过最能表现这种风气的,是另一位儒家大学者张载说的四句话。张载也是公元1057年的进士,和苏轼他们是同一年的。不过他当时年纪比较大,后来也仅仅是当了若干年诸如县令和著书郎之类的小官,所以在那一年群星闪耀的进士里,后世名气就不是很大。
这是在一般老百姓眼里,换到儒家知识分子眼里,这个张载就是神一样的存在了,因为他创建了关学,也就是关中学派。他这一派要是按照大思想家王夫之的说法,是足可以和后来的程朱理学以及陆王心学相媲美的,属于中国宋朝之后的一大显学,那是很了不起的。
这个关学最大的特征就是强调「通经致用」,也就是学习是要实践的,注重研究什么法律、兵法、天文、医学等这些传统儒家不太看重的东西。限于篇幅,我们这里就不介绍关学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一查。
虽然关学不是很出名,但这位号称横渠先生的张载老学究却说出了指引所有知识分子前行的四句名言,作为对宋朝统治者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回应,其文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就是那个时代大量知识分子的信念和担当,我觉得,也应该是今天知识分子的信念和担当,永远不过时。
那么,我们说这种皇帝善待士大夫,士大夫慷慨激昂,准备以死相报的互动,是不是收获了最美好的果实,让宋朝江山永固,人民安居乐业呢?不好意思,我们都知道,没有!那为啥呢?备案号:YXX1dmKjPRFXv8XBrtbOQk
《从北宋到南宋的变化》第 7 节 与士共天下 如何看待宋仁宗的与士大夫治天下(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