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419章 科举也要改制(第3/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既然有学问,那就不能浪费。

比如说那些文章写得好的,可以安排到翰林院。

比如说那些文章写得稍差一些,但是数学方面比较好的就可以安排到户部。

还有那些文章写得满腔热血的,像这样儿的愣头青就比较适合安排到御史台。

但是刘伯温却提出了不同意见。

在刘伯温看来,这些能够走到殿试的考生,要说他们写文章的水平那肯定都是极好的,可能自己都不如他们会写。

问题是文章写得好,并不代表这些人就会当官。

不是随便拉一个读书人出来就能有杨驸马的水平。

所以,这些生员们不宜直接授官,而是应该先把他们发配到六部和诸监丶寺丶御史台等衙门去观政。

说人话就是先让他们去所有的部门都转一圈,在打杂实习的过程中积累做官的经验,然後再按照他们每个人擅长的内容进行分配。

再然後,李善长也提出了一点儿不同意见。

只是李善长考虑的并不是眼前这些参加殿试的考生,而是学堂改制以後的考生。

或者说,李善长考虑的是科举该如何改制的问题。

“上位,等国子监分散到各地,咱们大明以後必然是不缺生员的。”

“且不说科举每三年一次,每次只录取三百左㱏的生员,就是每年一次,三年下来也不过是录取千人。”

“剩下的考生做不了官,要麽就是回乡继续读书,要麽就是做了别的行当。”

“可是朝堂和地方官府缺少人手的问题却还是没能解决。”

“依臣之见,不如每年都让各个地方衙门自行招募一些人手?”

“考核通过的,该授官的就进行授官。”

“至於实在不行的,那就直接开革回家。”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419章 科举也要改制(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