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资质3(第1/1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一)折中无"居宋"二字。姚大章曰:"扁鹊、宫之奇、鲍丘三人,事虽不同,其不遇一也。"器案:史记扁鹊传:"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集解、索隐俱谓"郑"当作"鄚"。正义:"家于卢国,因命之曰卢医也。"扬子法言重黎篇:"扁鹊,卢人也,而医多卢。"注:"太山卢人。"淮南子齐俗篇高诱注:"扁鹊,卢人,姓秦,名越人,赵简子时人。"史记正义又云:"黄帝八十一难序云:秦越人与轩辕时扁鹊相类,仍号之为扁鹊。"案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经方:"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二十三卷。"注:"应劭曰:黄帝时医也。"寻轩辕本纪:"帝乃着内外经,……又有扁鹊、俞跗二臣定脉方。"盖秦越人以医名,时人以古之名医谥之,扁鹊传所谓"在赵者名扁鹊"是也。史记载扁鹊与赵简子事,谓当晋昭公时,索隐正之,云:"案左氏,简子专国,在定、顷二公之时,非当昭公之世,且赵系家叙此事,亦在定公之初。"则当周景王、敬王之世也。战国策秦策上载医扁鹊见秦武王,秦武王元年,当周赧王五年,相去二百余年。扁鹊传又言:"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则鹊之死久矣。盖善医之人,古皆称为扁鹊,犹善射之人,古皆称为羿矣。淮南子俶真篇:"是故虽有羿之知,而无所用之。"高诱注:"是说上古之时也,但甘卧治化自行,故曰虽有羿之知,其无所用之。是尧时羿善射,能一日落九乌,缴大风,杀窫窳,斩九婴,射河伯之知巧也,非有穷后羿也。"盖高氏已知羿非一人也。论语宪问:"羿善射。"孔注曰:"羿,有穷国之君,篡夏后相之位,其臣寒浞杀之。"左传襄公四年载其事云:"昔夏后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氏以代夏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则有穷之君亦以善射名羿也。孟子告子:"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赵注:"羿,古之善射者。"又尽心篇:"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以羿兴大匠对言,明古之善射之人皆称为羿矣。与古之善医之人皆称为扁鹊,其事正相比也。
(二)折中无"出"字。
(三)折中无"甚"字。
(四)"为",天一阁本、品节作"谓",古通。折中无"为"字。
(五)折中无"治"字。唐晏曰:"("治")疑衍,否则下有之字。"
(六)灵巫,犹言神巫,墨子迎敌祠:"徙外宅诸名大祠,灵巫或祷焉。"
(七)唐晏曰:"案此事别无所考见。"器案:史记扁鹊传云:"信巫不信医,亦不治也。"
(八)陈懿典曰:"又以扁鹊结出知不知意,甚有关键,有照应。"
(九)孟子离娄上:"道在迩而求之远。"
昔宫(一)之奇为虞公画计,欲辞晋献公璧马之赂,而不假之夏阳之道(二),岂非金石之计哉(三)!然虞公不听者,惑于珍怪之宝也(四)。
(一)"宫",宋翔凤本误作"公"。
(二)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对曰: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将不听。乃使荀息假道于虞,曰:冀为不道,入自颠軨,伐鄍三门;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敢请假道以请罪于虢。虞公许之,且请先伐虢,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夏,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灭下阳。"又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偪乎?亲以宠偪,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八月,晋侯围上阳。……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下阳,公羊、谷梁俱作夏阳。
(三)后汉书冯衍传:"故信庸庸之论,破金石之策。"注:"金石以谕坚。"金石之计,犹言金石之策也。
(四)唐晏曰:"按谷梁传,晋以璧马假道,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听。"
鲍丘(一)之德行,非不高于李斯、赵高也,然伏隐于蒿庐(二)之下,而不录于世(三),利口(四)之臣害之也(五)。
(一)戴彦升曰:"考汉书儒林传:申公,鲁人也,少与楚元王交俱事齐人浮邱伯,受诗。又云:申公以诗、春秋授,而瑕邱江公尽能传之。又云:瑕邱江公受谷梁春秋及诗于鲁申公。楚元王交传: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同受诗于浮邱伯。伯者,孙卿门人也。夫谷梁家始自江公,而江公受之申公,申公受之浮邱伯,浮邱伯为孙卿门人;今荀子礼论、大略二篇具谷梁义,则荀卿谷梁之初祖也。荀卿晚废居楚,陆生楚人,故闻谷梁义欤?盐铁论:包邱子与李斯俱事荀卿。本书资贤(当作"质")篇:鲍邱之德行,非不高于李斯、赵高也,然伏于蒿庐之下,而不录于世。鲍邱即包邱子,即浮邱伯也。楚元王传注:服虔曰:浮邱伯,秦时儒生。陆生盖尝与浮邱伯游,故称其德行,或即受其谷梁学欤?"文廷式曰:"鲍丘俟考。"唐晏曰:"盐铁论:李斯与包邱子俱事荀卿,包邱子不免瓮牖蒿庐。按即浮邱伯。"器案:盐铁论毁学篇:"昔李斯与包丘子俱事荀卿,既而李斯入秦,遂取三公,据万乘之权,以制海内,功侔伊、望,名巨太山;而包丘子不免于瓮牖蒿庐,如潦岁之蛙,口非不众也,卒死于沟壑而已。"案太平御览八四一引盐铁论作"鲍邱子",汉书楚元王交传:"俱受诗于浮邱伯,伯者,孙卿门人也。"注:"服虔曰:浮邱伯,秦时儒生。"刘向孙卿书录:"春申君死,而孙卿废,因家兰陵,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及韩非号韩子,又浮丘伯皆受业为名儒。"鲍、包、浮,一音之转。
(二)"蒿庐",原作"嵩庐",今改正。唐晏曰:"疑当作蒿。"器案:盐铁论毁学篇:"包丘子不免于瓮牖蒿庐。"即本陆氏此文,今据改正。史记褚先生东方朔传:"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寻周礼地官载师职:"以宅田土田贾田任近郊之地,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郊之地。"注:"故书郊或为蒿。"然则蒿庐盖谓郊外之庐,"伏处于蒿庐之下,而不录于世",即下文所谓"弃于野"、"或隐于田里"也。
(三)录,录用,齿录。后汉书袁绍传:"广罗英雄,弃瑕录用。"
(四)论语阳货:"恶利口之覆邦家者。"集解:"孔曰:利口之人,多言少实,苟能悦媚时君,倾覆国家。"孟子尽心下:"恶利口。"
(五)胡雅斋曰:"三段或借类相形,或援引作证,意愈真愈妙。"
凡人莫不知善之为善,恶之为恶;莫不知学问之有益于己,怠戏之无益于事也(一)。然而为之者情欲放溢,而人不能胜其志也。人君莫不知求贤以自助,近贤以自辅;然贤圣或隐于田里,而不预国家之事者,乃观听之臣(二)不明于下,则闭塞之讥归于君(三);闭塞之讥归于君,则忠贤之士弃于野;忠贤之士弃于野,则佞臣之党存于朝;佞臣之党存于朝,则下不忠于君;下不忠于君,则上不明于下;上不明于下,是故天下所以倾覆也(四)。
(一)李为霖曰:"又一转,更有遐思。"
(二)观听之臣,即耳目之臣。尚书益稷:"臣作朕股肱耳目。"孔颖达正义:"言己动作视听,皆由臣也。"又冏命:"充耳目之官。"孔氏传:"充备侍从,在视听之官。"
(三)吕东莱曰:"连环结锁,神妙。"
(四)王凤洲曰:"此篇言人才之通塞有数,惟人主不明,故贤者弃逐,不才者通显,其借喻俱照出正意,所谓喻而非喻,真而非真者。至叙事空阔,总说关锁尤高。"李为霖曰:"君子抱道自处,故以道为屈伸,非汤、武为之君,终不遇也。小人以容悦逢君,虽庸君世主无不合,所以常遇。篇中以大木枯杨立喻至切,何也?获大木难,枯杨便也。且叙事娴美,关锁尤高。"
《陆贾新语辅政篇译文》第14章 资质3(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