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序(第2/2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然而,悬念和纯粹对于读者是一份礼物,却给评论者带来了诸多问题。老实说,《逃离》实在是太精妙了,我都不想在这里谈论它。无论是引文还是内容概要,都无法给予这本书公正的对待。公正对待它的方式就是去读它。

但为了履行我的评论职责,我决定为门罗上一本集子《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中的最后一篇⑤贡献这样一句话的悬疑广告:一个阿兹海默症早期女患者住进一家疗养院,在三十天的适应期后,丈夫获准来探望她时,她已经在病友中找到了一个“男朋友”,对丈夫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兴趣。

这不是一个差劲的设计。但使其开始具有明显门罗风格的,是多年以前,回溯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丈夫格兰特接二连三地搞婚外情。直到现在,从前的背叛者才第一次遭到背叛。格兰特最终是否为早年的那些风流韵事感到后悔?哦,不,完全没有。事实上,人生中那个阶段让他记住的“主要是幸福感的大大增强”。他从未像背着妻子菲奥娜偷情时那样感到生气勃发。当然,如今去疗养院探望,看到菲奥娜和她的“男朋友”如此公开地彼此表达着柔情蜜意,对他却如此冷漠,这让他心碎。然而,当这位男朋友的妻子把他从疗养院接走带回家去后,格兰特更心碎了。菲奥娜悲痛欲绝,而格兰特也为她的失去悲痛欲绝。

这下,从门罗的故事中提炼概要的麻烦来了。麻烦就出在我想要告诉你接下来发生了什么。那就是格兰特去找这个男朋友的妻子,请求她带他回疗养院去探望菲奥娜。到了这里,你才意识到,你本以为是故事内核的东西——有关阿兹海默症的种种意味深长的启示,不忠,晚年绽放的爱——实际上只是个开头:故事的重大场景发生在格兰特和那个男朋友的妻子之间。在这一幕中,这位妻子拒绝让他的丈夫去见菲奥娜。她的理由表面上是务实的,但私底下却是发自内心的、怀有恶意的。

至此,我提炼概要的尝试整个崩塌了,因为我根本没法下手去暗示这一幕何以重大,除非你对这两个人物形象,对他们如何说话和思考有着特殊的、鲜活的认识。这位妻子,玛丽安,要比格兰特心胸狭窄。她有一栋完美无瑕的郊区房,如果她的丈夫回疗养院去,她就供不起了。她在意的是这栋房子,而不是什么浪漫情事。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情感上,她都没有格兰特所拥有的那些优势,她身上优越感的明显缺失,使得格兰特在开车返回自己家的路上,生发了一段经典的门罗式的内省。

(他们的交谈)使他不太愉快地忆起,他老家那些人跟他谈话时也是这样的。他的叔伯、亲戚,甚至是他的母亲,也都是像玛丽安那样考虑问题的。他们都相信,如果有人不这么考虑问题,那就是在跟自个儿开玩笑——因为日子过得太轻松、太有保障或是教育受得太多,他们不用食人间烟火了,或是变蠢了。他们脱离实际了。受过教育的人、文人、像格兰特的社会主义者岳父母那样的富人,都脱离了现实生活。原因是他们获得了一笔原本不该归他们所有的财富,或是天生就有点傻……

真是个呆瓜,她此刻必定正这么想。

面对这样的人使他感到无望、恼怒,甚至悲哀。为什么呢?是因为他无法确定能在这种人面前坚守自己的立场吗?因为他担心到头来被证明对的还是他们这些人吗?

我不情愿地终止了这段引文。我想一直摘引下去,不仅仅是些小碎片,而是整段整段地引述,因为我发现,为了给予这个故事公正对待——“层层剥开的事物”,阶级和道德、欲望和忠诚、性格和命运之间的相互作用——我对概要的最低需求恰好就是门罗本人在纸上写出的全部。唯一充分体现文本的概括便是文本本身。

所以,我只能如一开始那样发出简单的指令了:读门罗!读门罗!

只不过我还是得告诉你——既然已经开了头,就没法不告诉你——在玛丽安拒绝了格兰特的请求后,他回到家,答录机收到一条来自玛丽安的留言,邀请他去参加军人俱乐部的舞会。

还有:格兰特已经在评估玛丽安的乳房和皮肤了,并在想象中将她比喻成一颗不太令人满意的荔枝:“外面那层果肉透着股人造般怪怪的诱惑,味道和香气都有点像是化学品,薄薄的一层肉,包住了那颗硕大的种子、那只大果核。”

还有:几小时后,当格兰特还在反复评估玛丽安的诱惑力时,电话又一次响了,答录机接通了:“格兰特。我是玛丽安。我方才在地下室往甩干机里放洗好的衣服,听到电话响,可是等我上楼,电话已经挂了,也不知道是谁打来的。因此我想我还是应该打个招呼说我在的。如果打电话的人是你,如果你甚至在家的话。”

这还不是结尾。这个短篇占了四十九页——在门罗的笔下,这涵盖了整个人生——接下来还有另一个转折点。但是,看看作者已经揭示了多少“被剥开的事物”:深情脉脉的丈夫格兰特,背叛者格兰特,忠诚到愿意,说白了,就是为妻子去拉皮条的丈夫格兰特,得体家庭主妇的蔑视者格兰特,认为自己活该遭到得体家庭主妇蔑视的自我怀疑者格兰特。然而,正是玛丽安的第二通电话,揭示了门罗作为一个写作者的真实尺度。为了想象这通电话,你不能太过忿恨玛丽安的道德束缚,也不能为格兰特的放纵不羁感到过于羞耻。你必须原谅每个人,不去咒骂任何一个人。否则,你就会漏掉那些可以敲开生活外壳的微小的可能性,那些怪异的机缘:比如,寂寞中的玛丽安被一个自由派傻男人吸引的可能性。

这只是一篇故事。《逃离》中有些故事比这一篇更好看——更大胆、更残酷、更深刻、更广大——等门罗的下本书一出,我立马高兴地为《逃离》写摘要。

不过,等等,还是小小地瞥一眼《逃离》吧:要是被格兰特的自由风格——他的不敬上帝、他的放纵、他的虚荣、他的愚蠢——冒犯的那个人不是某个不幸福的陌生人,而是格兰特自己的孩子,结果会怎么样呢?假如这个孩子的判决代表了整个文化、整个国家的态度(最近开始喜欢拥抱绝对),又会如何呢?

如果你给予孩子的大礼是个人自由,而孩子在她年满二十一岁的时候,利用这份礼物转过身来对你说:你的自由还有你都让我恶心,又当如何呢?

八、仇恨带来快感。这是媒体时代极端主义者们了不起的洞见。否则,还能怎样来解释那么多令人憎恶的狂热分子的当选、政治礼仪的崩解、福克斯新闻的权势呢?先是原教旨主义者本·拉登送给布什一份仇恨大礼,接着布什通过他自己的狂热加剧了那种仇恨,现在,一半国家相信布什正投身于对抗恶魔的正义运动,而另一半(和大半世界)则认为布什才是恶魔。几乎没有什么人是不恨谁的,压根就没有一个人是不被谁仇恨的。无论何时我想到政治,我的脉搏就会猛烈跳动,仿佛我正在读一则机场惊悚故事的最后一章,仿佛我正在看白袜队对洋基队的抢七大战。那就像娱乐如同噩梦如同每天的生活。

一种更好的小说能否拯救世界?总是有那么一点儿小小的希望(奇怪的事情确实会发生),但回答几乎肯定是不,它不能。尽管如此,它却很有希望拯救你的灵魂。如果你内心释放的仇恨让你感到不快乐,你可以试着站在恨你的那个人的立场上,想象一下那会是什么感觉;你可以考虑这样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你自己,其实才是那恶者;假如这难以想象,那么你或许可以试着和这个最犹疑不决的加拿大人一起共度几个晚上。在她的经典短篇《乞女》的结尾,女主人公萝丝在一座机场大厅遇见了她的前夫,前夫朝她扮了个幼稚而丑恶的怪脸,萝丝愕然:

就在那一刻,她已准备好拿出她的善意、她疲惫的坦诚微笑,还有那种不太自信能得体寒暄的神气,就在这个时刻,怎么还有人能这么恨她?

此时此地,她正在对你我说。

(第五婷婷译)

①本文最早刊登在2004年11月14日的《纽约时报书评》上,原标题为“逃离:艾丽丝的奇境”。其时,艾丽丝·门罗还未获诺贝尔文学奖。

②《洛丽塔》中的一个人物。

③原文为“HeyYeahRightGetaLife”,被改成了④“GettingaLife”。

⑤即《熊从山那边来》。后文中出现的该篇小说的引文均引自李文俊译本,刊登在《世界文学》2010年第1期。

《逃离盘古》序(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