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像清洗、灌装的流水线,啤酒厂和果汁厂大同小异。苏叶把购买设备这件事交给了何老师,何老师风趣地拍拍自己:“包在我身上,保证拿下最便宜的设备。”
陆厂长跟苏叶说,“你们村今年供应的花生油料很好。”
可惜上沟村就巴掌大的地方,而油厂每个月都要消耗十几吨油料。他正在考虑苏叶之前的建议,工厂和农村合作,出资金、技术、生产资料让农民种这种花生,这样长友就有了自己的油料供应基地。
上沟村的花生籽粒饱满、品质好,出油率比普通花生还要多4%。陆厂长知道这是阮儒良特意研发的高产花生。虽然现在专利这个概念还没有诞生,但陆厂长却愿意出钱买阮儒良这套技术。
苏叶从C市回来,给阮儒良捎了一句话,“陆厂长想买老师的种子、种植技术,他想自己找农户种花生,阮老师这几天琢磨琢磨该收多少钱合适。”
阮儒良瞪了苏叶一眼,意思是怎么好意思收钱。
“你让陆厂长尽管来,我们的花生种子按成本卖给他。种植技术也不是什么秘密,让他派几个骨干来我这学习技术。”
阮儒良挂着人家工厂的技术工程师的头衔原本就有点心虚,虽然没有工资领,但总归是占了人家的便宜。他在X大时,面对的不是凤毛麟角的大学生、就是留学归来的教授,阮儒良挂着长友技术工程师的头衔,走到哪里别人都恭敬地称呼他一声“阮工”、“阮老师”。
再说长友是国营工厂,它也是实实在在地为国家办事,阮儒良的想法很朴素,既然都是为国家做事,那就不需要额外花钱。
在阮儒良的再三推托之下,最后陆厂长给了他五十块的“技术补贴”。
苏叶直感叹这个年代知识分子的高风亮节,五十块买到了高产花生的专利使用权不说,还附赠一个专家顾问,连培训费都免了。
……
九月,何老师买到了啤酒厂的清洗、发酵、灌装三条生产线。马根生号召全村人盖工厂,村里要建自己的果汁厂这件事让整个村都疯狂了。
这年头人人都挤破了脑袋想进城、进城里的工厂,没想到他们家门口就开了一座工厂?
他们祖祖辈辈全都是农民,以后要当工人、能吃上国家粮了?
马根生掩饰不住满脸红光,挨个和大伙解释:“咱们村的工厂是集体性质的,不是国营的,算不上吃国家粮。不过在厂子里工作的全都算是工人,每个月发工资。”
能当上工人即使不是吃国家粮,大家也满足了!
他们盖厂房时愈发卖劲,他们起早贪黑,白天干、晚上太阳落山也舍不得走,仿佛手里砌的不是砖瓦,而是美好的未来。所有人都是自愿出工的,干完一天记十个工分,可是出的力气却不止十个工分。工地有人专门负责做饭,每顿饭里隐约能看到肉沫、有时候甚至有肉片。
听说是专门杀了一头猪犒劳大伙干活。
一中的这批高中毕业生刚来不久,便赶上了村里热热闹闹地建厂、盖厂房活动。看着一排青砖水泥厂房拔地而起,见证村里第一个果汁厂盖成,他们与有荣焉。他们写信给了上一届从这里走出去的师兄师姐们,描绘上沟村日新月异的变化。
十月份果汁厂落成,十一月脐橙成熟,农民们采收脐橙送入厂子里榨果汁。
刘刚给李明、林媛各寄了一个包裹,包裹里有给他们寄了肉干、腊肠特产,还有一瓶上沟村的橙汁。
《素昧平生v在年代文中暴富》第111章(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