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洪流(第1/2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共产国际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对中国革命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先后有不少的人物被派到中国来指导革命,这些来的人有成功的,有不那么成功的,也有失败的。维金斯基在“南陈北李”之间穿针引线,推动了中国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马林参加了中共“一大”。鲍罗廷在指导中国革命时过于相信蒋介石,使中国革命吃了很大的亏。米夫最早提出了在中国农村可以建立农民苏维埃,还最早提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罗米那兹提议撤销毛泽东的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
65。“牛兰夫妇案”引出李德身份之谜(上)
在任何一本辞典或者党史的资料里,都不难找到关于李德的条目。他的头衔是: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军事顾问。然而,正是这位大名鼎鼎的军事顾问,曾经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的最高指挥者,却因为他的错误指挥,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差点儿遭遇灭顶之灾。
很多言论把李德所犯的错误归入共产国际的指导。那么李德这个人他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他真的是来自共产国际吗?他来中国干什么?他的到来,又给中国工农红军的这种革命战争进程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这都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李德所带来的大量的谜团。仅仅为了弄清他的真实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就花掉了七八十年的时间。
要弄清李德的真实身份,我们必须从一个更远的源头去追寻。
历史中很多事情的由头,都是一些光怪陆离的现象,是由极大的偶然性串在一起的。就像恩格斯所讲的那样,历史的必然是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向前演进。
1931年6月就有一个偶然事件。
共产国际的信史约瑟夫,在新加坡被英国警察逮捕了。英国警察把约瑟夫抓捕之后,经过审问,发现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共产党人转移经费的。这些经费从哪儿来?从上海来。约瑟夫带的文件中有一个来自上海的电报挂号和邮件信箱。当时新加坡是英国的殖民地,上海又有英国最大的租界,英国人高效地作出了他们的反应,立刻通知上海公共租界的警务处,通过这个电报挂号和邮件信箱,迅速查实这个地址。
这个地方住着牛兰夫妇。因为牛兰夫妇是被新加坡发生的事牵涉到的,并不是上海的地下党被破获了,或者什么交通员叛变了,可以说事先毫无预兆。牛兰夫妇来不及转移密码,也来不及转移账本,密码和账本被全部缴获。
有一个电视剧叫《潜伏》,片子的主角是余则成和翠平,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就相当于他们这个地位。当然,《潜伏》的片子它是一个艺术的描写,而牛兰夫妇是一个真实的存在。
牛兰夫妇被捕之后,我们确实可以看出共产国际秘密工作者的素质和纪律,那么多证据都被掌握,上海租界从多方入手,但居然无法查实牛兰夫妇的真实身份,最后他们企图从牛兰夫妇一家操的语言上打开缺口,一定要证实嫌疑犯来自苏联。结果发现,牛兰夫妇当时年仅四岁的儿子吉米,也只会说德语,不会说俄语。
搞了很长时间,租界当局的审讯者和国民党政府都没有搞清楚,牛兰夫妇到底是共产国际的秘密工作人员,还是在上海冒险经营企业或者贩毒的西方人士。一直到了20世纪末苏联解体,苏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的大量档案披露,才证实了牛兰夫妇当时是共产国际驻上海的主要负责人。
牛兰的真实姓名是雅可夫·马特耶维奇·鲁德尼克,1894年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工人家庭,1917年2月在推翻沙皇统治的斗争中开始革命生涯,成为布尔什维克的一员;1918年被选入捷尔任斯基领导的肃反委员会“契卡”,到欧洲数国执行任务,在法国被捕,被判处两年徒刑;1924年刑满返回苏联,调入共产国际联络部担任与奥地利、意大利、德国等国共产党联络的秘密信使;1927年中国大革命失败后,被共产国际定为派往中国的最佳人选;1927年11月到上海;1929年开始全面负责中国联络站的工作。
牛兰夫人的真实姓名是达吉亚娜·尼克莱维娅·玛依仙柯,1891年出生于圣彼得堡的一个显赫的贵族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对语言的悟性极高,精通法语、德语、英语、意大利语,还研究过格鲁吉亚语和土耳其语。她同样在十月革命中加入布尔什维克,1925年在维也纳与牛兰相识相恋,1930年年初带着儿子来到上海,协助丈夫工作。
这是一对经验丰富的革命者夫妻。穷人家庭出身的鲁德尼克和富人家庭出身的玛依仙柯的结合,使他们对各种社会环境具有更大的适应性。他们在上海的任务主要有三项:
一是利用在租界内的各种合法身份,完成共产国际执委会以及远东局、青年共产国际、赤色职工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和亚洲各国党的电报、信件、邮包的接收与中转;
二是为赴苏联学习、开会、述职的东方各国共产党人办理各种手续;
三是利用公开渠道接收共产国际从柏林银行转来的款项,分发资助中国及东亚各国的革命运动。
即使外行人也能从这些任务看出来,牛兰夫妇负责的这个联络站,实际上是共产国际在远东的信息流、人员流和资金流的转换枢纽。正因关系重大,所以负责此事的人必须有丰富的经验,行为必须分外谨慎。牛兰夫妇完全符合条件。他们都在多个国家工作过,在上海他们持有多国护照,使用数个化名,登记了8个信箱、7个电报号,租用10处住所、两个办公室和一家店铺,并频繁更换联络地点,同时尽量避免与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直接接触。
《浴血荣光书籍简介》第八章 洪流(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