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国考省考有什么区别 申论的题型题量与备考方法(第4/4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对比型分析题举例:
「给定资料2」中的M妈妈与「给定资料3」中的N教授在对世俗习惯与社会潮流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法,请对此进行比较分析。
【以广东为例】
广东省的县级卷题量很少,只有3题,除去大作文,小题只有2道,常考察「概括题」,但是广东的概括题不喜欢像国考那样措辞「请归纳概括……」,而是要求「请根据材料XX,分析说明……的成效作用做法」。
在此,「分析说明」四个字就让很多考友发憷,一直纠结如何分析?如何说明?其实,这种题目的本质就是让我们去概括成效或作用或做法罢了。只是在命题的习惯性表达上有所区别。
另外,广东在大作文命题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会明确要求撰写一篇「策论文」,在2019年、2018年、2016年的命题中均是如此。这就限定了考生必须从「怎么办」的角度(对策角度)来行文,而不能像国考或者其他省份的大作文,可以「自选角度」。(关于大作文角度的选择问题,后续的专栏主题还会细讲。)
【以浙江为例】
浙江省考近几年不是特别稳定,16年、17年都是参加的多省联考,素材上与其他省份大体一致,到了18年之后,又进行单独命题,题目的命制方面也有着自己的探索,例如2019年A卷第一题就让很多考友摸不到头脑:
毛泽东《实践论》中说:「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运用这个观点,结合资料3,分析运河名称的历史变化。
如何运用「实践论」中的这个观点,让很多人犯了难。我常常建议大家,学习申论要简化思维,会更易找到突破口。
那么,此题我们可以从3步进行破解:
第1步:简化思维。假设题干没有提及实践论的观点,那么,此题就变成了一道常见的概括题「请结合资料3,分析运河名称的历史变化。」这就是要求概括运河名称变化历程嘛。
第2步:回归材料。材料逻辑就是「时间节点+运河名称+改名原因」。我们就把「运河名称的历史变化」概括出来了。例如「汉代至隋唐时期:称为漕渠、漕河,因为认识到其转运粮食的漕运功能。」
第3步:结合观点。将观点与运河名称变化相结合,简要解释,放在答案开篇。
如此,就做到既利用了实践论的观点,又整合了材料。参考答案如下:
所以说,看穿命题人的小花招之后,此题的本质就是一道概括题罢了。
四、备考申论的建议
【战略上藐视敌人】
经过上文分析,我们明白申论备考并非要掌握诸多的方法论,更不是针对不同省份的考试,练习多套「武功」。而是要掌握最本质的材料阅读方法和5大题型,那么任何考试都可以手到擒来。
【战术上重视敌人】
毛主席说过「在战略上,应当轻视敌人,却决不可在每一个具体问题上也轻视敌人。」申论学习亦是如此,心态上放松,具体学习中则要把每一种题型以及每一种题型下的小分类都准备掌握,如此才能够打一场胜仗!(对于具体学习方法,后续专栏会具体讲述,欢迎关注。)备案号:YXX1ElyxJjYIGm9Go1ukL0l
《公务员申论是什么》第 3 节 国考省考有什么区别 申论的题型题量与备考方法(第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