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 5 节 申论批改 2019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试卷批改(第3/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第五题:「给定资料5」结尾写到,「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人造文明和自然文明,都是应该而且可以互补的;理想的生活状态可能还是在城、乡之间自由游走。」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自选角度,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答题点评】

整体评价:文章没有明显的错别字,语病问题,表达顺畅。但是具体内容观点不够明确,论证部分缺乏一定的逻辑顺序,文章显得不够严谨。

第一段:表达流畅,但是作为考场文章的开头有点随意,也没有很好的点明中心,主题。开头如果没法做到文采飞扬,那么至少做到简明,明确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段:写了存在的问题,这个作为简单的过渡是可以的。

第三段:整体写了乡村生活的作用,意义。最好在段落的开头明确提出乡村活让我们回归自然,重新思考人生,类似的观点,然后展开叙述并举例。现在这段明显缺少叙述的逻辑性。

第四段:写守护乡村,然后举了材料中三岔湾

()

村的例子。题目是《让文明在城乡间自由游走》,这段应开始重点实现文明在城乡间互补,游走,否则面临脱题的危险。后面的举例最好简明一点,举完例子重在评价。

第五段:结尾回归了文章的要求,点明题目,非常好。但是主体内容的写作需要好好提升。

本篇文章得分:18—23之间。

【千寻示范作答】

城乡文明应共荣共生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一理念用在城乡关系上也非常恰当,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总人口在14亿,农村人口接近6亿的人口大国来讲,只有统筹城乡发展,国家才能稳步前行。

但在统筹二者发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误区:或将城乡一体化变为城乡「一样化」;或将城市文明凌驾于乡村文明之上;或将乡村文明凌驾于城市文明之上。事实上,以「人造」为核心的城市文明与以「自然」为核心的乡村文明,都是理想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理应促进二者共荣共生。

乡村文明是城市发展的不竭源泉。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便提出「乡村现代化」的理念,这其中便提到「乡村是不断供给城市人口的地方」,假若乡村教育缺乏,供给的都是无知识的人口,则乡村问题会演变为城市问题,诸如治安紊乱、失业频发等。乡村不仅为城市提供人力资源,还为城市生活提供农副产品,为城市工业提供原材料,为城市扩容提供土地,为城市文化提供精神资源……可见,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文明,同时也必须提升乡村文明水平,才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健康的源泉。

城市文明为乡村注入现代化活力。习总书记曾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而农业农村的现代化,需要城市文明为其注入活力。过去,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长期实行二元发展模式,为大力发展工业而压低农产品价格,使工农城乡之间形成了一道发展鸿沟;如今,城市经济腾飞,可以有实力对农村发展予以反哺。在政策层面,国家颁布了诸如废除农业税、建立新农合、脱贫攻坚等一系列助农惠农政策;在科技层面,北斗导航系统的成功研发为农业插上智慧的翅膀;在产业层面,城市为乡村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乡村的振兴也离不开城市文明。

城乡共荣可以带来理想生活状态。无论是发展城市,还是振兴乡村,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而真正的幸福不是囿于城市,不是困于乡村,而是自由游走、生活在城乡之间。我们既可以享受到城市文明提供的高质量的教育、可靠的社会保障、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也可以拥抱乡村文明所蕴含的丰富精神力量,这种力量源于大自然,人在乡村更加接近大自然,便可以体验到的清晨阳光的温馨柔情,可以体味到不废江河的不朽精神,可以体会到辽阔草原的共有共享。可见,当物质与精神共同丰富起来,才是人生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对社会发展而言,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唯有促进二者共荣共生,宜城则城、宜乡则乡,才能让乡村更加美丽,让城市更加美好,让生活更加幸福。

【写作思路点拨】

其实这篇作文的两个关键词「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之间是存在矛盾关系的,就如同「快与慢」「有与无」这些话题,只是本篇作文稍微隐晦了一些。

因此,我们可以按照我所讲的AB矛盾关系型的作文思路构思:

A的重要性

B的重要性

A+B的重要性

本次申论试题得分:52—57之间。?备案号:YXX1woOMBvZT5Gp5AyUvkgo

《公务员申论考试题型》第 5 节 申论批改 2019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试卷批改(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