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节 被诅咒的神峰 1991 年梅里雪山山难(第2/6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1989年第一次行动失败,刚回到北京,中日双方马上又签订了在1990年底再次联合攀登卡瓦格博的协议,并且日方获得了5年的首登权。
「中日联合梅里雪山第二支学术登山队」迅速拉起了队伍,里面有11个日本人,其他都是中国人。当然了,资金全部是日本人承担。
于是1990年11月,他们又来了。这次,他们选择从雨崩村这条路线向卡瓦格博出发。
因为有过攀登经验,他们认为自己势在必得。
12月1日,大本营在海拔3500米建起来了。
12月4日,开始攀登。
12月8日,建立一号营地,海拔为4500米。
12月13日,建立二号营地,海拔为5300米。
到此为止,进展都很顺利。只有一件小事,让人心里有了个小疙瘩——一个中方队员准备进驻二号营地,从一号营地出发前,他突然说了一句话:「为了保存体力,我就不下来了。」
队友说,你个子这么大、这么能吃,肯定要回大本营补充养料的。
他又说,不,不下来了,有好吃的你们给我送上去好了。
日后回忆起这件事,总有人说,怎么能说不下来了呢,这是不祥之兆,别一语成谶啊。
除此之外,在三号营地的选址上,中日双方也发生了很激烈的争执。
中方队长认为,出于安全考虑,营地要离山脊远一点;日方队长则觉得应该靠近山脊,这样能节省力气,方便登顶。两者之间相差了200米左右的距离,双方固执己见,吵得脸红脖子粗。
最后,在领导的调节下,登山队采取了折中方案,一边让一步,三号营地设立在中日两个选址的中间,离山脊只有400米。中方队长之前的态度很强硬,说过「如果日方一定坚持主张的话索性双方各自扎营算了」,现在也只能妥协。谁让这次行动的经费全部是人家提供的呢?
殊不知,这为日后的灾难埋下了伏笔。
三号营地建起来后,就几乎成了登顶指挥部。通讯器材、发电机、卫星云图接收仪等设备都运到这里;除了联络官、炊事员、协作员等后勤人员之外,登山队的17个队员全部住在三号营地。
这违背了登山的安全准则。
没有人想得到,两周后,意外就在三号营地发生了。
12月21日,登山队开始架设通向峰顶的路线。
12月26日,建立四号营地,海拔为5900米。登顶的最后冲击,就要从这里发起,时间也定下来了,就在两天后的12月28日。
所有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他们看来,登顶已经是手到擒来,因为派人向上侦察过,负责侦察的先导队员来到6210米,这是从未有人到达过的高度,再往上,不存在什么克服不了的障碍了。胜利就在不远的前方招手。
晚上,他们甚至在三号营地喝起酒来,提前庆祝。
人类啊,太小看卡瓦格博了。
实际上,卡瓦格博比珠穆朗玛险多了,也难多了。
珠穆朗玛海拔8848米,大本营设在5200米,运送物资的牦牛可以到达6400米,真正的攀登距离是3648米;卡瓦格博虽然只有6740米,但是山势太陡,大本营只能设在3500米,大本营之上的供给全靠人力,这段距离的垂直高度已经接近珠穆朗玛。
而且,卡瓦格博地质结构比珠穆朗玛要复杂得多。它的山体切割严重,到处是悬崖峭壁。雨季和旱季交替,让雪山上的冰川快速而大幅度地进退运动,从而变得非常不稳定。
更要命的是,这里的天气完全不可捉摸。本来晴空万里,随时飘来一片云,都会瞬间变成浓雾和暴雪,把人吞噬。冰崩和雪崩更是家常便饭。
可登山队才不这样想。他们觉得,卡瓦格博很友好啊。
《风起之时简介》第 5 节 被诅咒的神峰 1991 年梅里雪山山难(第2/6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