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39章 荐将刘繇历阳新船(第3/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具体“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整体龙骨。

汉朝的船是没有龙骨的,更不要说整体龙骨了。在船只上使用整体龙骨,一直到宋朝后期才会出现。

由于在船只的底部有一根贯通首尾的主体龙骨存在,使得船体更能够承受来自横向和纵向的弯曲扭力,因此,整体龙骨的船只,也就更加坚固、更能抗风浪,也更耐操。

第二个方面,是桨板。

汉代的船只,用的是手桨。而这条新船的桨,用的是脚踏式轮桨。

轮浆,在我国最早出现在南北朝的祖冲之发明的“千里船”。而有明确图纸记载的轮桨船,则是唐代的李皋设计的脚踏式轮桨战船。

由手桨变成脚踏式轮桨的改变,被称为“船舶史上跨跃式的进步”。

常言道……胳膊扭不过大腿。

通常腿的力量是要比手臂的力量大很多,而手桨到脚踏式轮桨的改变,不仅改变了用力方向,还由手臂的“前后摇摆动作”,变成用脚“垂直踩踏”,这样就省力了很多。

而且,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由手桨摇摆的“间歇推进”,变成了脚踏轮桨的回旋推进。这种回旋推进,不再是间歇性的,而是“连续运转”的推进。

“连续推进”的效率,自然是要远大于“间歇推进”的效率。

所以说,从手桨到轮桨的改进,是船舶推进技术的飞跃式进步,也是行船动力的一次重大变革。这种变革,使得船速较之前增加了数倍,续航力也增加了数倍。

第三个改变就是……尾舵。

船舵是决定船只的灵活性和机动性的关键装置。

在我国,最先采用尾舵就是在汉朝时期,也就是说在陶应这个时代已经开始采用尾舵来控制船只的方向了。

但是,此尾舵已非彼尾舵。

汉代的尾舵,是简单的“单片斜挂式”尾舵。

“单片垂直式”尾舵要到南北朝后期才会出现,而更加先进的“可升降式垂直”尾舵,则要到宋朝时代才会被研制出来。

不过,对于毕业于海洋工程专业的陶应来说,这些都不是不什么难事。

所以,在三十多名船匠的协助下,陶应用了十几天的时间,终于改造好了一艘新式的样船。

……

《三国浪子是谁》第39章 荐将刘繇历阳新船(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