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1/1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1948年的那个晚上,纽瓦克的亨利·华莱士聚会上,我还见到了伊夫·弗雷姆。她和艾拉在一起,还有他们的女儿,竖琴手西尔菲德。我没看出西尔菲德对她母亲的态度,不知道她们之间的争吵,后来默里开始告诉我那些因我是个孩子而未曾注意的一切事情,关于艾拉婚姻的一切,为我所不曾或不能明白的,或是那两年中艾拉没有让我知道的。那时我每隔几个月就与他见一次面,或是他来探访默里,或是我去他的小屋看他——艾拉说那是他的“小木屋”——在锌镇的小村子,新泽西西北部。
艾拉退居到锌镇,与其说是为接近自然,不如说是为了过本然的生活,生活在野地里,在泥塘中游泳到11月,最酷寒的冬日穿着雪靴走过树林,或者在有雨的日子,开着他的泽西产汽车——一辆二手的1939年产雪佛兰汽车——四处游逛,和当地的奶场工人交谈,还有老锌矿工人,他想让他们明白他们是如何被体制所压榨。他有一个壁炉,他喜欢在炭火上烘热狗和豆子,甚至还在上面热咖啡,以提醒自己,成了铁林,有了点名利以后,他仍旧不过是名“工人”,是个普通的人,口味普通,有普通的期望,曾在三十年代坐火车流浪,后来只是运气太好而已。说起他有锌镇上的小木屋,他常说,“让我真的做个穷人。以防万一。”
这座木屋可以和西十一街上的房子相对抗,他可以自西十一街上逃出来,到这所避难所,在这里可以通过劳作治好烦恼,这里也连结着艾拉早年的流浪生涯。那时他刚开始在陌生人中谋求生存,每一天都是艰苦不稳定的,对艾拉来说,就是一场战役。他十五岁离家出走,在纽瓦克挖了一年沟,随后在泽西州的最西北角干活,打扫各类厂房,有时做农活,守夜,做零工,后来,在他快十九岁时动身去西部前,有两年半的时间,他在苏塞克斯锌矿一千二百英尺的地下通道里干活。把矿炸开以后,矿上仍满是烟雾,弥漫着呛人的炸药粉和气体,艾拉就拿着锄头铲子和那些墨西哥人一起干活,他们的工作是最底层的,是清除废石的工人。
那些年,苏塞克斯的矿区零散不成系统,和世界各地的锌矿一样,给新泽西锌矿公司带来了高利润,却不利于新泽西矿业工人的健康。在纽瓦克帕塞伊克大道上把矿石熔化制成金属锌,也加工制造成油漆用氧化锌。虽然到艾拉在40年代末买下木屋时,泽西州的锌矿业在来自外国的竞争下已经衰退,矿源也将枯竭,但是,他首次深陷于残酷人生的经历——八小时在地下,把碎石和矿砂装上矿车,八小时忍着剧烈的头痛,吞下红棕色的灰尘,在装矿屑的桶里排便……只为了挣一小时四十二美分钱——仍吸引他回到荒僻的苏塞克斯山区。锌镇上的小屋是这位广播剧演员公开在感情上表达的态度,表明与他曾经是的卑微普通的小人物不分离,正如他对自己的描述,“没有头脑的人力工具,如果真有这玩意的话。”换作是另外一个人,成功以后,或许会彻底将这些可怕的记忆永远抹去。可是艾拉倘若不能实实在在地感到他的过去,就会觉得自己失去真实性,丧失了许多。
我那时还不知道他到纽瓦克勒海道来不只是来看他哥哥。我放了最后一堂课后,就和他一起去远足,穿过韦夸希克公园,环湖而行,最后抵达我们区一处叫做“工厂工人”的饭厅,它是仿照科尼岛上的内森饭店而建,我们在那里和“工人”一起吃热狗。那些放了学的午后,艾拉对我讲起他服役的岁月,他在伊朗学到些什么,讲起奥戴和奥戴教给他的,讲起他自己不久前做工厂工人和参加工会组织,讲到他孩童时在矿下铲矿石的事,他讲述这些,是为了避开那个家,从他到的那一天起,他就不为那个家欢迎,西尔菲德把他看作是多余的人,他也没料到伊夫看不起犹太人,他和伊夫之间,愈加不和睦。
默里说她并不是针对所有的犹太人——不包括她在好莱坞、百老汇、广播界遇到的那些社会上层功成名就的犹太人,大体而论,也不包括那些与她共事的导演、演员、作家和音乐家,他们中不少人常常会出现在她西十一街家的沙龙中。她看不起的是那些普通的犹太人,她所看到的在百货店购物的犹太人,操纽约口音的普通人,站在收银台后面工作,或者在曼哈顿开着自家的小店,开出租车的犹太人,她看到在中央公园里聊天散步的犹太家庭。让她走在街上时心情烦乱的是那些热爱她的犹太女士,她们认出她,走过来要她签名。这些女人是她过去百老汇的观众,她却看不起她们。特别是年纪大的犹太妇女,她路过时总免不了嫌恶地哼一声。“看看那些脸!”她说这话时要战栗一下。“看看那些丑恶的脸孔!”
“这是一种病态,”默里说,“她对犹太人那种掩饰不住的憎恶。她能与生活保持平行相当长的时间。不是在生活中——而是与生活并行。她那种极有教养的淑女,可以扮演得很令人信服。嗓音柔和,措辞考究。二十年代那个时期,很多美国女孩要做演员,就努力把自己培养出带着英式的优雅。伊夫·弗雷姆那时正刚涉足好莱坞,在她身上,是有了这种英式优雅,却是僵化了的。英式优雅僵化成状似层层累叠的蜡的东西——只有核心的烛心在燃烧,这燃烧的烛心恰恰毫不娴雅。她明白所有的步骤,亲切的微笑,戏剧般的克敛,一切得体的举止。然而接着她就自这平行生活,这看去如此真实的东西上一晃而转了方向,于是就会有让你晕眩的事情发生。”
“可是对此我却从未察觉,”我说。“对我她总是和蔼又周到,很体谅我,要我放松自在——这可不容易做到。我是个容易激动的孩子,而她身边又总粘着那么多电影明星,就算是她在广播界的那些日子里也不例外。”
说着我又想起在清真寺剧院的那个晚上。她对我说——我几乎不知道该跟她说些什么——她不知道和保罗·罗伯逊说什么,他在场时她就讲不出话来。“你和我一样害怕他吗?”她悄声说,仿佛我们两个都是十五岁大。“他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男人。真丢人——我不停地盯着他看。”
我明白她的感受,因为我就在不停地盯着她看,好像若盯得久一些,就或许能看出点意义来。这么看着她,不只是因为她姿态优美,举止高雅,她的美丽有一种说不清的优雅——游离于神秘华丽和安静娴雅之间,这两种气质所占的比率不断变换,这种美丽一定是最具迷惑力的——还因为她身上纵使有如此的克制内敛却仍明显带一种兴奋,一种轻快易变的气质,当时我将之理解为纯粹是她身为伊夫·弗雷姆的意气扬扬吧。
“你记得我遇见艾拉的那一天吗?”我问他。“你们两个正一起干活,在勒海道上,卸下纱窗。他到你家里来是做什么呢?那是1948年的10月份了,总统大选前的几周。”
“哦,那天运气不佳。那一天我记得非常清楚。他心情不太好,那天早晨他到了纽瓦克,和我及多丽丝一起住。他在沙发上睡了两晚。这是头一回。内森,他的婚姻一开始就是不般配的。他以前就做过这一类的事,不过是社会阶层的另一端罢了。你不会看不出他们气质兴趣上的巨大差异。谁都看得出来。”
“艾拉就看不出来吗?”
“看得出来?嗯,这样不苛刻地说吧,一则呢,他是爱上她了。他们相识,他为她所倾倒。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出去给她买了一顶花哨的复活节游行那类的帽子,她决不会戴那顶帽子的,因为她在穿着上爱好的都是迪奥一类的衣服。可是他不知道什么是迪奥,他给她买了这么一顶贵得离奇的大帽子,在他们第一次约会后让人送到她家里。他是被爱,也是被明星迷惑了。他为她所倾倒。她的确是令人目眩的,而迷惑则有它自己的道理。
“她又是看上他的什么了呢?他是到纽约来在肥皂剧里得了份活干的高个土汉。也不是什么大难题。经过短暂的学徒期,他不再是名普通的乡下佬,他成了《自由勇敢者》里的名角,就是这点了。艾拉化身成为他扮演的那些角色。我从来不信这套,可是普通的听众却相信他是这些角色的化身。他带着英雄式纯粹的气息。他相信自我,所以他一踏入房间就发生了。他参加了一个宴会,她就在那里。这位孤独的女演员,四十多岁,离过三次婚,而这边则是这张新面孔,这个新人,这棵大树。她需要人,她有名气,她为他所降服。发生的不就是这些吗?每个女人都有自己的诱惑力,而伊夫的诱惑力就是她会为人降服。外表看来,他是一位身子瘦长的纯洁的大个头,有硕大的双手,曾是工厂的工人,码头装卸工,眼下是一名演员。这些相当吸引人。难以相信如此粗糙的也可以是柔软的。柔嫩的粗糙,高个粗壮家伙所有的好处——诸如此类。令她难以抵御。对于她,一个巨人,不正是这样的吗?他历经如此众多的苦难生活,于她而言有一股奇特性。她认为他是真正地生活过,而他听过她的故事后也认为她真正地生活过。
“他们相识时,西尔菲德和她父亲正在法国避暑,艾拉对那些事没有得到直接的认识。取而代之的是尽管有些特别,却十分强烈的母性冲动。他们一起度过了整整一个夏季,浪漫的日子。这个人自七岁以后就没有了母亲,他一直渴望着她如今大量灌注在他身上的那种细致关怀。他们独自住在家里,她女儿也不在,而他是自从到纽约以后就一直像一名无产阶级的好成员住在下东区某处破烂的地方。他出入的是便宜的场所,在廉价的饭馆吃饭,可是突然间,这两个人就一起与世隔绝住在了西十一街上,其时正值曼哈顿的夏日,美妙至极,是天堂里的日子。屋子里处处都是西尔菲德的照片,西尔菲德带着围嘴,还是个小女孩时的照片。他以为伊夫如此挚爱她的女儿是很好的。她把她在婚姻和男人交往上的不幸经历诉说着,她讲给他听好莱坞、专制的导演、庸俗的制片人,以及那种极可怖的俗艳,正是颠倒了奥赛罗的世界:‘这奇异,极端的奇异;可悲,令人惊奇的可悲’——他为她所经历的重重危险而爱她。艾拉被迷住了,而且有人需要他了。他个子大,有体格,所以他冒失闯了进去。使人哀怜的女子。有经历的美丽女子。穿着露肩裙的有灵魂的女子。还有谁能更加激活他的保护意识?
《我嫁给谁》第二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