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胜利者的规矩(第1/2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如果有谁自恃凶悍,做得实在过分,他一定没有好下场。不管是在他生前,或者还是死后,都一样。比如说我问,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百战百胜的将军是谁?
相信没有人会想到白起。但,就只有他,才配得起这个称号。但是我们民族所世代供奉的战神,却是兵败溃逃,被敌人抓住砍了头的关羽。
这说明什么?不管别人怎么看,甚至也不管我们自己人怎么看,相比于单纯的胜利,我们民族更看重的是胜利背后升华到精神层面的东西。
可是王全斌和刘光义却不懂这些。他们只记得一个命令以及一个事实。命令——皇帝陛下曾经说过,这次出征他只要蜀国的土地,所有的库存财宝都是我们军队的!
至于那个事实——后蜀人都是些孬种懦夫,是不堪一击的,可以随意摆布,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他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王全斌的北路军就不用说了,他们进入成都的当天就开始了梦幻般的新生活。当时成都的繁华美丽绝对要在北方久经战乱刚刚复苏的开封之上,这些长期被赵匡胤的各种新定军规虐待的大兵哪见过这些?
抢!只要是我能看得见的,只要是我的手能抓得住的,就是我的!不管那是大户人家的金银财宝,还是店铺里的绫罗绸缎,又或者是灵秀美丽与北方佳丽迥然不同的川妹子,他们见什么抢什么。至于他们的主帅王全斌,一来他在军中的口碑就是“宽容”,从来不会扫大兵们的兴;二来,他本人是没有参与到外面公然的抢劫,但他直接走进了后蜀的国库。十六万贯,这只是他私吞的铜钱的数目。
刘光义的东路军就更上层楼,他们自从攻破夔州之后,就一路畅通无阻。万州、开州、忠州、遂州等地都是不战而降。刘光义每进一城,就把官府库存全部打开,赏给士兵,士兵们的反应是一边收钱拿东西,一边要求主帅屠城。
这是在物质享受之后,再要求精神娱乐了。宋史上记载,这是将士们想让后面的胜利更容易些,所以要加倍地立威。但是请问,都已经望风归降了,你还要怎样再进一步的投降诚意呢?宋人无耻且狡诈,在他们写就的史书中充满了欲盖弥彰的劣迹!
之所以没有发生屠城的惨剧,完全是由于东路有监军曹彬。这是个老成持重,通达世情的人,不管他的军事素养到底有多高,他至少是个明白事理的人。
就这样,东路军比北路军晚了几天进入的成都。之后成都就成了赵匡胤两年不醒的噩梦。
当年3月,后蜀的亡国之君孟昶被宋军押解进京。少不入蜀,老不出川,孟昶这一年四十七岁了,考据史书,这是他有生之年第一次出川,回望蜀乡,家国渺茫,一切都离他越来越远了……
对他稍有安慰的,是远在开封的赵匡胤给他的承诺——“尔既自求于多福,当尽涤其前非。朕不食言,尔无过虑。”
似乎赵匡胤是认真的,他不仅对孟昶宽大,连对孟昶的母亲李太后都尊称为“国母”。
但无论怎样,他都得带着自己的亲族家小,再加上他的原朝臣班底到开封去。生死由人,索性听天由命,孟昶想开了也就无所谓,但是一路上,熟悉各项投降业务的李大宰相李昊却时常面无人色,甚至一夕数惊。
知识太多了也不好啊,李昊的脑海里总是会闪现出四十年前的那一幕。
当时前蜀王衍举族投降,君臣一共有几千人,出江陵,经襄州,像他们一样向北去洛阳,向后唐的庄宗皇帝李存勗投降。很不巧李存勗因为部下叛乱,正要御驾亲征,怕过多的降臣再让局势动荡,于是就下令把“王衍一行”全部处死。当时接旨的是后唐枢密使张居翰,这人实在不忍,趁着诏书上墨迹未干,李存勗匆匆离开,他马上把诏书靠在殿柱上,将“一行”改为“一家”。仅仅杀了王氏一族了事。
那么赵匡胤会履行诺言吗?当年李存勗也曾经答应王衍全家不死的!
证明李昊的担心一点都不多余,赵匡胤真的接到了一个臣子的密报,这臣子说——“孟昶称王蜀地三十年,成都距京师遥远,请擒杀孟昶及其僚属以防不测之变。”
这是怕千里押解的路上再出事了。猜这个人是谁?王全斌?刘光义?或者别的哪位心狠手辣的高人?都不是,是宅心仁厚的曹彬。他尽力为赵匡胤的利益着想。要保住蜀地的繁华,就要对孟昶一家斩草除根。
赵匡胤给他的回复却只有六个字——汝好雀儿肚肠!
在赵匡胤的心里,孟昶是他第一个国君级的俘虏收藏品,他正要以此来向天下所有人展示,他的能力,他的气魄,他的胸怀!好让那些与孟昶同级别的,还没有报到入库的“藏品”们心里有数。
《如果这是宋史7》第十五章 胜利者的规矩(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