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 15 节 门阀终结者 门阀制度指什么为什么说刘裕是门阀政治终结者(第1/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

谢安死后,东晋朝廷上暂时没有了外姓权臣,政权终于回到了司马家的手里,但或者是司马懿老爷子基因不太好,或者是司马家的人长时间远离政坛退化了,随后司马家的皇族成员们在政治上的表现都和白痴差不多。

一、司马家族的酒鬼与白痴

当时的皇帝是孝武帝司马曜,这家伙天天就是喝酒,史书上说「醒日既少」,清醒的时候很少有,大权就落在了宰相的手里,幸运的是,这个宰相也不是外人,是他的亲弟弟司马道子。不幸的是,这个司马道子喝的是一点都不比自己哥哥少,东晋诺大的一个帝国,就这样落到了两个酒鬼手里。自然而然地,朝廷大权就向下承包给司马道子的一群亲信,比如王国宝、赵牙和茹千秋,这些家伙只是一群溜须拍马的小人,拿到权力之后,贪赃枉法,卖官鬻爵啥事都干,东晋社会渐渐地暗无天日起来。

公元396年的一天,又一次喝多了的皇帝司马曜,想跟老婆开一句玩笑,就对着张贵妃说:「汝以年当废矣!」啥意思?你年纪这么大了,又没生孩子,过两天你下岗吧,我换个老婆。可惜的是,他这个媳妇儿张贵妃一点儿幽默感也没有,实心眼一个,把他的话当真了,当天夜里,用被子直接把司马曜给闷死了,对外宣称「因魇暴崩」,睡觉的时候被鬼抓走,死了。你看,和没有幽默感的人开玩笑,即便是自个儿的媳妇儿,那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而且说不定更危险,因为毕竟晚上你俩是睡在一个被窝里。

司马曜死后,长子司马德宗继位,是为晋安帝,但这孩子却没法处理政务,倒不是年纪太小的问题,他那时候已经14岁了,原因是这哥们连冬天和夏天都分不清楚,几乎就不会说话,是一个弱智皇帝,《资治通鉴》里说「安帝幼而不慧,口不能言,至于寒暑饥饱亦不能辨,饮食寝兴皆非己出」,一句话,这还是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傻子。

你要是问,一个傻子咋能当上皇帝?这里面呢,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人家是长子,投胎的技术好,他爹司马曜的皇后没生孩子,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儒家思想,那必须立为储君;第二,他小时候,人们以为他只是发育慢点,等到大家看出来这就是一个傻子的时候,他爹司马曜已经变成天天烂醉如泥的酒鬼了,既然皇帝都不管继任者是不是傻子,权臣们自然是也懒得理会,甚至内心里更欢迎一个傻子当皇帝,最起码,宰相司马道子就是这样。

傻子司马德宗继位之后,司马道子更加骄横自大,加封自己的亲信王国宝为尚书左仆射,并且把首都建康的兵权也交给了他,自己一转身,放心地继续喝酒去了。

司马道子在自己亲哥哥司马曜被杀之后,居然并没有追究张贵妃的罪行,而是默默地接受了哥哥是自然死亡的结论,这一点非常地可疑。古代虽然刑侦学和医学都不发达,但是自然死亡和被谋杀,那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在我看来,张贵妃之所以能平安无事,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她是与人合谋;第二种就是她根本就是冤枉的,是后世的人以讹传讹。换句话说,这是一个谣言,而且是在张贵妃等人都过世了之后才散布出来的谣言,因为要是凶手当时就想嫁祸给张贵妃,那完全没必要让她继续活着,要知道,一个连皇帝都敢杀的人,贵妃更是不在话下。无论哪一种猜测,这个司马道子都难逃嫌疑。当然,这只是我一家之言,人家史书里都盖棺定论,说是张贵妃杀的,我们只能先采用这个结论。

被司马道子极度信任的王国宝出身太原王氏,前面讲过,这也是一个比较显赫的家族,按道理讲,天下老王应该都是一家,可惜的是,这个王国宝最讨厌的就是同样出身太原王氏,当时担任青州和兖州两州刺史的王恭。

两位老王互相看不顺眼,有一个人就跳了出来,开始推波助澜,这个人的名字叫桓玄。

二、王恭之乱

桓玄,字敬道,龙亢桓氏出身,大司马桓温的小儿子,东晋王朝的第一位掘墓人。

这个时候的桓玄,刚刚辞了上一份没有前途的工作,无所事事地闲居在荆州江陵城里,不过由于他爹和他叔叔两代人在荆州的经营,他们桓家的声望极高,当时的荆州刺史殷仲堪为了能安安稳稳地做官,也不得不刻意和他结交。

桓玄本身,也想着借助荆州的军事实力,让家族有一天能恢复老爹桓温在世时候的风采,对于殷仲堪也是热烈欢迎。《晋书》上说,「玄欲假其兵势,诱而悦之」,一个礼贤下士,一个引诱取悦对方,那自然好得如同穿了同一条裤子一样。

自古以来,有野心而没有权势的家伙最盼望的就是一个字,乱!天下大乱才有机会。桓玄一看王恭和王国宝两位老王有掀桌子的苗头,就鼓动殷仲堪推举王恭为盟主,讨伐王国宝。

就这样,公元397年,在殷仲堪和桓玄的忽悠之下,青、兖刺史王恭联合了刘牢之统领的北府军,进逼首都建康,打出的大旗大家都很熟悉,「清君侧」,讨伐王国宝。

丞相司马道子虽然经常泡在酒坛子里,每天喝得醉醺醺,但偶尔酒醒的时候却也不糊涂,他没有片刻犹豫就杀死了王国宝和王绪,派人和王恭讲和。王恭一看国宝也死了,对方也认怂了,就撤兵回家了,司马道子当然也转身,继续喝酒。

桓玄一看这仗没打起来,那自己还有啥机会啊?就再一次鼓动王恭出兵。公元398年,王恭第二次起兵造反。

这一次司马道子不干了,啥玩意啊,没完没了了,还让不让人安静地喝酒了?他选择了迎战,派出了自己16岁的儿子司马元显,这位革命小将果然没辜负他老爹的厚望,不仅仗打得好,反间计也玩得溜。北府军大将刘牢之在他的诱拐之下,背叛了王恭,临阵倒戈,直接导致了王恭被俘虏,然后被砍了脑袋。

在这场史学家称为「王恭之乱」的事件背后,有两个人获益最大,一个是桓玄,他不仅仅没有受到任何惩罚,还升了官,成了广州刺史,并且实际上对江州拥有了控制权。这应该是他事先就谋划好的,也就是任何一边胜利,这小子都有对应的策划。

另一个就是司马元显,这个手握兵权的16岁小屁孩趁着他爹喝多之际,假传圣旨,剥夺了他爹的权力,等司马道子从酒醉当中清醒过来时,除了破口大骂儿子之外,毫无办法,因为能管这事儿的皇帝陛下是一个傻子,你找谁说理去?

三、孙恩之乱

王恭死后,和平的日子不到一年,就又乱了起来,公元399年,一个叫孙恩的野心家打着五斗米道的旗号造反,虽然说人民群众的造反可能有理,但孙恩这批造反派确实不是啥好鸟,整个就一个邪教组织,攻城掠地之后伴随而来的都是血淋林的杀戮。《资治通鉴》里记载:「掠财物,烧邑屋,焚仓廪,民有不与之同者,戮及婴孩,死者十七、八。」不和他们一起造反就杀人家全家,婴儿也不放过,凶残程度,远超土匪。

《三国至魏晋南北朝朝代表》第 15 节 门阀终结者 门阀制度指什么为什么说刘裕是门阀政治终结者(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