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节 千古无字碑 武则天有哪些成功的内政外交为何要给自己立无字碑(第1/2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
公元690年,武则天这个连本来名字都搞不清楚的女人走上了中国政治的最高点,当上了皇帝。这个成就不仅仅是空前,而且可以说是绝后,一直到1911年中华帝制结束的民国,中国也没有任何一个女人再一次走到她这一步,至于说将来怎么样,那就不是我们现在能知道的了。
一、李君羡被杀事件为何能昭雪?
在她当上皇帝的第二年,公元691年,一群人跑到了皇宫门前,吵吵嚷嚷地要给一个人平反,此人的名字叫李君羡。李君羡是什么人,为什么武则天一当上皇帝,他的家属就大张旗鼓地要求平反?这事儿要从一个谶语说起。
所谓谶语,就是流行在民间的预言,那是在唐太宗李世民还活着的时候。根据《旧唐书》的记载,当时有一本神神叨叨的书,名字叫《秘记》,里面有一句话,说「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话的意思很浅显,就是说大唐的江山在第三代领导人之后,要被篡夺,这个篡位的人和「女」还有「武」这两个字有关系,但其他情况就一概不知了。
从古至今,这种传言不管你信不信,都会让你心里种下一根刺。《旧唐书》上说,「太宗恶之」,也就是李世民心里很不舒服。我们今天事后诸葛亮,知道这说的就是武则天,但当时看来,谶语说的并不明确,与「武」和「女」有关的,有可能是性别、姓名、籍贯、爵位、官职等等,都在可怀疑的范围之内。
李世民就把当时的太史令,一个叫李淳风的官员叫来,问问他的意见。这个李淳风装神弄鬼地算了半天,说篡位者就在李世民的身边,而且确实和女人以及「武」字有关,李世民当时就要采取措施,说「疑似者尽杀之」,我把和这两个字沾边的人都杀了,天下不就太平了吗?
结果李淳风说,不行,第一,天命不可违,老天爷既然想做这件事,杀人肯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说不定杀了这个,老天爷派来一个更强大的,到时候您的子孙更倒霉;第二,杀人可能还有反作用,杀戮越多,报应来得越快。
那这事儿咋整?李世民就比较郁闷。也就在这个时候,这个叫李君羡的官员撞到了枪口上,在某一次的宫廷宴席上,李世民无意中知道李君羡的小名叫「五娘子」,而且此人当时担任的职位是左武卫将军,封号是武连县公,出身武安县,都有武字,加上这个女里女气的小名,几乎是让李世民第一时间就锁定了他,就是你了。后果基本上都不用猜,先是革职,后来找个理由砍了李君羡的脑袋。
以上就是记载在《旧唐书》里的一段故事,可是我们现在就要问一个问题,人是李世民那家伙杀的,和武则天有个毛关系,为啥李君羡的家人偏偏在武则天登基之后击鼓鸣冤,并且还旧事重提,几乎是明着说,俺家李君羡当年就是替您武大皇帝死的,您一定要给我们一个说法,这些家属难道就不怕武则天一生气灭了他们家族?
实事求是地讲,他们还真不怕,我们必须说,李君羡的家族里存在着一个政治高手,或者说心理学专家,他们不怕的原因就是武则天非但不会生气,而且会相当滴高兴。果然,《旧唐书》上记载,说「则天乃追复其官爵,以礼改葬」,啥意思,李君羡的官职爵位都恢复了,工资补发,家属也都享受了高官遗属的待遇。
这里面的原因是相当滴简单,李家人旧事重提,用一条几十年前的谶语证明了一件事,武则天当皇帝那就是天命所归,所以说武大皇帝非但不生气,那是绝对的龙颜大悦。我甚至都认为这本身就是武则天和李家人一起做的一个局,如果不是,那只能说李君羡的子孙里有高人。
二、则天皇帝的业绩
顺便说一下,当年劝李世民不要大规模杀人的那位太史令李淳风,在野史当中,可谓是赫赫有名。中国历史上有一本神奇的图书,或者说预言书,从唐朝一直预言到23世纪。这里你没听错,它一直预测到公元2200年以后的世界局势,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它也预测了。
这本书的名字就叫《推背图》,里面一共有60像,每一像都包括一幅图画和几行谶语,描述了历史上30年左右时间的某一个关键结点或者事件,我们今天的2021年应该是它的第四十二或者四十三像。
传说中,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李淳风和另一个道士袁天罡,两人是在李世民的要求下写出了这本书。至于说为啥叫《推背图》,整得像是在澡堂子里写的,原因是李淳风当年写入了神,都已经写到了2200年了,还在往下写,袁天罡就在后面推了一下他的背,说可以了,天机不能泄露太多,该回家吃饭睡觉了。就这么一推,李淳风才醒了过来,停下了笔,这本书从此被后人称为《推背图》,现在此书有四个版本,每个版本内容都不太相同,其中最流行的明末清初金圣叹批注的版本。
推背图(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你要是问,它预测得准吗?这事儿要这样说,在后人的解释之下,这本书的预测还是非常精准的,否则,它也流行不到今天。你要是说,既然如此,世界上的事儿都是老天爷事先定好的,我们也就不用努力读书工作了,这个我是万万不赞同的。
言归正传,尽管按照中华的宗法制,武则天的这个皇帝纯属大逆不道,当得是名不正言不顺,但这丝毫不妨碍人家自己当得很愉快,很自信,并且也确实干得不错,套用河南豫剧里面的一句话,「谁说女子不如男」。
在经济上,我们理科生习惯于用数据说话,唐太宗李世民死了之后的第三年,公元652年,大唐帝国做了一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有380万户。到了神龙元年,也就是武则天去世的公元705年,半个世纪之后,全国人口增至615万户,增长了近一倍。在一个不实行计划生育,婴儿夭折率很高的农业社会,人口增长就是最牛掰的经济参考指数。如果社会动乱,大小官吏,豪门大户强征暴敛,人民生活不得安定,那人口是肯定难以增长的。这半个世纪,恰恰就是武则天老太太在管理国家,说一句老百姓日子过得很好,应该是不错的。
在外交上,她继承了李世民的怀柔政策,叫「降则抚之,叛则讨之」,一千多年后,美国有一个叫罗斯福的,把这句话翻译为「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反正就是恩威并施。武则天的这些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重新收回了安西四镇,也就是龟兹、于阗、疏勒和碎叶城,并且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唐王朝对天山南北西域的控制。当然,最重要的是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只要是和平地做生意,咱中国人不怕任何奸商,铁定赚钱,而且是赚大钱。
相比于内政和外交,我个人认为,武则天的最大贡献应该是官吏的选拔和科举制度的完善。至少,有四个和科举有关的东西是她发明的。
第一个是糊名法,啥叫糊名法?我们知道,自从隋朝发明科举考试之后,它就成了读书人一步登天的唯一通道,事关自己甚至子子孙孙的荣华富贵,那做点儿弊,造点儿假绝对是可以原谅,甚至是必须滴。最有效,也是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给判卷的老师塞钱,有几个塞几个,反正只要您看见写有我名字的试卷,高抬贵手给了好分数就行了。这事儿到了武则天时期,简直就是泛滥成灾,所谓考试,就是考你银行卡的余额,史书上说,「科场贿赂纵横,赃污狼籍」,武则天对付这种事的办法也很简单粗暴,就是糊名法,这个聪明的女人只是简单地下了一道圣旨,规定所有试卷必须把考生信息用纸糊住,就遏制住了大概90%以上的腐败。一直到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学校期末考试还用的这个办法,当然,我那个校长可能不知道这事是武则天老太太发明的;
第二个有关科举的发明是殿试,也就是对那些成绩好的学霸,皇帝亲自考试。史书记载,公元690年2月,武则天「策贡士于洛城殿,殿试自此始」,你可能不知道殿试,但是殿试前三名的头衔你肯定听说过,那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从武则天开始,这个
()
殿试一直是中华帝国的最高级别考试,持续到清末。
武则天做的第三个科举发明是武举,就是为那些一身肌肉,不爱学习,从小就喜欢打架斗殴的人才准备的。选拔武艺好的,送进帝国的军队,这些人从街头小混混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帝国的将帅,自然是一个两全其美的事情。唐朝著名的武将郭子仪就是武举出身,我们后面会详细介绍这位老爷子。
最后一个发明叫制科,啥叫制科,就是临时增加的科目,前面我们说过,科举制经常考的有明经科,秀才科,进士科等等,就是相当于今天的语文,数学,历史什么的。武则天觉得这些定时定向的考试不足以把全国的人才都招进政府做事,就经常创建一些临时科目,随时随地进行招揽人才的各种考试,这就好像放在今天,教育部突然说,全国人民注意了,下个月举行一个全国脱口秀大赛,成绩好的可以直接进政府宣传部工作。这样的考试,对于社会,对于个人,自然都是一件大好事。
如果我们仔细思索一下武则天的这四项发明,你就会发现,中下层阶级,或者说平民阶层是最大的受益者。她的目的在我看来有两个,第一个是为了维稳。我曾经和一些人探讨啥样的日子才是老百姓普遍认可的好日子,归纳起来不过四点,第一是吃饱穿暖,这毫无疑问;第二个是基本安全,不能满大街都是带枪的杀人犯,出个泡个吧就可能直接进八宝山,这个肯定不美好;第三是相对的公平公正,贵族老爷们不能随随便便地剥夺我的财产,抢了我的老婆,我还没地方说理去;第四点就是社会要有一个合理的上升渠道,俺这辈子穷,俺认了,可是我儿子只要努力,就应该有很大的可能性摆脱穷困。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只要实现了这四点,基本上政权就相当地稳定,至少,堡垒不会被从内部攻克,我们称之为治世,比如说文景之治,昭宣之治等等。
《隋朝短命的原因给现代社会留下了怎样的启示和感悟》第 13 节 千古无字碑 武则天有哪些成功的内政外交为何要给自己立无字碑(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