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节 隋末起群雄 历史上的隋末起义和隋唐演义中有哪些不同(第2/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祖君彦祖大才子在这篇文章里留下了一个千古名句,那就是「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意思是把南山的竹子全都砍下来,也写不完隋炀帝做的坏事,把东海的水都拿来,也洗刷不完他的罪恶,由此正式诞生了成语「罄竹难书」。
就在李密一边贴大字报,一边信心满满地准备攻打洛阳的时候,一个隋朝投降过来的将领柴孝和对他说了一番话,大意是,关中那地方有高山和黄河为屏障,当年项羽把那个宝地留给刘邦,结果是刘老幺当了皇帝,项羽只能去死,现在您李密不应该打洛阳,而应该带领精兵良将占领关中,直取大兴城。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六年前,当杨玄感造反的时候,李密给他的上中下三策,其中的中策就是占领大兴城,现在柴孝和同样给了李密这个建议,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可惜的是,李密却没听,为啥?他给出的原因是,我手下的几十万兵马是山东人,都是强盗出身,他们在打下洛阳之前,是不会跟我进关中拼死打仗的。
实话实说,李密的这个忧虑和当年杨玄感的忧虑是一模一样的,想当年他是一个秘书,军师,就可以出主意说直取关中,现在地位变了,成了主帅,马上就知道,光做战略考虑是不行的,还有具体的可操作性问题。一句话,屁股的位置变了,思想自然也就跟着转变,他李
()
密现在知道杨玄感当年的难处了,但这也恰恰说明了,李密就是一个谋略型人才,你把他提高到主帅的位置,他和杨玄感的水平是一样的,缺少领袖那种果敢坚定,关键时刻敢于孤注一掷的品质。
柴孝和最后也只能遗憾地说:「英雄竞起,实恐他人我先,一朝失之,噬脐何及!」意思是现在天下群雄竟起,我实在担心别人在我们攻下洛阳之前,就占领了关中,到时候,我们恐怕肠子都悔青了。不幸地是,这哥们属于乌鸦嘴,一语成谶。
三、李渊造反
公元617年7月,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晋阳起兵,造了隋炀帝的反,同年11月,也就是柴孝和提出建议的几个月后,李渊带着他那两个如狼似虎的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攻入了大兴城。
李渊是谁?其实他也不是外人,和隋炀帝杨广一样,都管那个天下最牛老丈人独孤信叫姥爷,也就是外公,他俩的娘是亲姐妹,总结成一句话,李渊是杨广的亲表哥。论起在关陇集团中的地位,李渊的爷爷李虎想当年和独孤信可都是西魏的八大柱国之一,而隋炀帝杨广的爷爷杨忠只不过是柱国下面的一个大将军,地位上还差了一级。
北周、隋、唐三代皇帝姻亲关系表(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这样的亲戚关系,也是杨广在第三次跑到江都之前,委任李渊为太原留守的一个原因。本指望表哥可以帮自己北拒突厥,南征叛军,可惜,在绝对权力面前,亲兄弟都要靠边站,更别提表兄弟了。只用了一年的时间,李渊就举起了反旗。
现在史学界有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决定造反的到底是李渊,还是他的儿子李世民?
按照新旧两本《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说法,最初想造反的是李世民。书上是这样说的,李世民因为隋朝必亡,暗中结交了很多豪杰,这里面就包括守卫晋阳宫的副长官裴寂。李世民让他从晋阳宫里面弄几个宫女出来,然后裴寂请李渊喝酒,把老爷子灌多了之后弄到宫女的床上,等李渊办完了事儿,睡饱了觉,裴寂这才进去说,大人,刚才你享受的女人是晋阳宫的。
李渊一听就傻了,因为晋阳宫是他表弟隋炀帝的一处行宫,里面所有女人都是杨广的,即便是他用不完,外人碰一碰那也是死罪,更别提脱光了抱到床上了。到了这个地步,李世民、裴寂等人一劝说,李渊没办法,才答应起兵造反。《资治通鉴》里还记载了因为是李世民首先提议的起兵造反,李渊就对他说:「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意思就是将来如果我们得了天下,都是因为你这小子现在的行动,老爹我肯定封你为太子。
这样说来,好像李世民就是晋阳起义的首创者,但你别忙,随着一本笔记的出世,这个结论就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本笔记就是《大唐创业起居注》,是当时李渊身边的一个叫温大雅的家伙写的,他当时的职位是记室参军,也就是李渊军团的军队秘书。所谓的《起居注》,就是记录皇帝起居行卧等所有生活琐事的一种笔记,这玩意儿应该起源于汉武帝,可能是他觉得自己放个屁都很重要,就让人时时刻刻记录自己的言行。
温大雅的《大唐创业起居注》上记录了从公元617年到公元618年之间,357天里李渊的行动,表明了在晋阳起义过程中,李渊一直是最高决策者和全局指挥者。按照这个笔记的记载,李渊那时候对李世民说,隋朝就快完犊子了,我们家就是天命所归,现在杨广怀疑我造反,万一他要杀我,你们应该马上起兵,不要顾及我,免得被天下英雄好汉嘲笑。
当时18岁的李世民劝说自己老爹去芒砀山里躲一躲,说刘老幺当年也这么干的。李渊的回答是「自天佑吾,彼焉能害天亡我,何所逃刑」,躲啥躲,我就是上天任命的新皇帝,谁能害得了我?你可以说这是他安慰儿子的,也可以说他超级自信,所以,根据这本《起居注》,李渊才是造反派的总头头,包括他派李建成联系山东群豪,派李世民联络太原本地英雄和封锁晋阳宫,如何杀掉身边的奸细,都写得清清楚楚。
这样一来,问题就出来了,到底谁才是晋阳起兵的主要推手?我个人的倾向是李渊,也就是《起居注》上的记录比较可信。
原因有两个,第一,无论是任何史料,包括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都没有否认晋阳起义之前李渊的绝对权威作用,换句话说,在公元617年7月这个节点之前,李氏军团一直都是李渊说了算,和土匪叛军作战,也都是李渊指挥和亲自带队冲锋,李世民反而只有寥寥几笔,很难想象一个既无大量军功,又无人望,年仅18岁的年轻人没有他爹李渊的支持,可以得到李渊手下大量人员的支持,并且胁迫老爹起兵;
第二个理由,《起居注》的作者温大雅是和李世民穿一条裤子的,他俩是一伙儿的,后来在李世民的夺权道路上,温大雅可以说是中流砥柱,全权统辖秦王的河南嫡系部队,稳定了外围局势。李世民一当上皇帝,就封他为吏部尚书,那关系不是一般的铁,所以,你说温大雅在《起居注》里胡言乱语瞎白话,故意剥夺李世民首倡起义的功劳,那无论如何是不能让人信服的。
那么,为啥两本《唐书》和一本《资治通鉴》都记录了另一种历史?我比较倾向于一种看法,那就是大唐王朝初始创业阶段的官方历史被人为地修改了很多,后来成书的新旧两本《唐书》和《资治通鉴》出于某种考虑,全都抄袭了官方史书,这个我们后面再详细说。
《隋朝短命的启示》第 5 节 隋末起群雄 历史上的隋末起义和隋唐演义中有哪些不同(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