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 8 节 大唐西域记 历史上玄奘西天取经和西游记中有哪些不同(第2/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最后还是李世民儿子唐高宗李治和他儿媳妇武则天两人统治时期,联合了朝鲜半岛南边的新罗,在公元668年灭掉了高句丽,但那已经是20多年之后的事情了。从那以后,朝鲜半岛就完全成了中华帝国的藩属国,一直到近现代为止。

那么,我们就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隋炀帝和唐太宗都搞不定,最后怕老婆的唐高宗李治居然搞定了这个高句丽?这个也很容易解释,打仗打的就是人和后勤物质,高句丽即便再强大,它和中原比家底、比底气,那还是差了很多。隋炀帝和唐太宗先后几次大规模出征,放在周围任何一个国家的身上,早就完犊子了,高句丽已经算是很顽强,很牛掰了,这些家伙甚至为了防备汉人,还修过千里长城,从今天吉林省的四平一直到渤海边上,绵延几百公里。这样的大工程,足以说明那时候他们的国力之强大,只不过在隋唐两代帝王的打击之下,再雄厚的实力最后也有衰落的一天,让武则天这两口子捡了一个大便宜,这是后话了。

三、王玄策大败印度

再说一下印度。大唐征服印度根本就是一个偶然事件,甚至说是一个误会。事情是这样的,贞观二十二年,一个叫王玄策的家伙作为唐朝的使者去印度大陆,原本以为就是出个差,公款旅游一下,回去随便写个报告就行了。

该着这家伙倒霉,或者说是幸运,当时中天竺大臣阿罗那顺在戒日王死后篡了位,正在发神经,也不知道大脑的那一根线搭错了,他毫无理由地把王玄策和他的30多个随从全都抓了起来。王玄策比较机灵,找准机会脱身之后,只身逃到吐蕃。到了之后亮明来意,我是大唐的王玄策,印度人不老实,我想收拾他们,想和你们借兵,借不借你们自己看着办。结果这哥们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几千名吐蕃和尼泊尔的混合部队。他带着这些人一个回马枪杀向中天竺,大战3天之后,印度军大败。这个混合军团砍死了对方3000多人,逼着几万人跳到河里逃命,淹死了1万多。

那个发神经的阿罗那顺弃城逃跑,最后被俘。公元648年五月,王玄策把俘获的阿罗那顺及王妃、王子们等12000多人、牛马2万余送到长安,给唐太宗献俘。一直到这时候,大唐王朝和李世民才知道这小子在人家天竺地盘上折腾出

()

这么大动静。不过从此之后,大唐经过西藏到印度这条路就算是畅通无阻了,没有谁再敢抢劫大唐帝国的使者和商队。我个人觉得,这位王大人丝毫不比那位喊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汉朝陈汤差,但因为没人替他忽悠,最后连啥时候生的,啥时候死的都不知道,只留下了一个名字,大唐王玄策。

我这里之所以提到这位本家,除了说明贞观年间,大唐连遥远的印度都征服过之外,还想说明一件事,那就是当时大唐子民强烈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个人使命感。王玄策之所以敢于单枪匹马借兵进攻印度,就是因为这三种感情,只要有强大的唐朝在身后作为依托,什么三哥,天竺,在他眼里统统都是渣儿,我不招惹你们,但你们自己找死,敢主动挑衅,碾死你们就是分分钟的事儿。这三种感情在汉代出现过,造就了汉族和汉人;在唐朝的重新出现,就造就了唐人和唐诗。后来遍布海外的唐人街,实际上就是梦回大唐的另一种自豪感,至于气象恢宏的唐诗,我们后面讲到李白再说。

李世民的对外扩张,不仅把四百年大分裂时代丢掉的所有领土都拿回来了,而且还让国家富裕起来,随后他的子孙们继续开疆扩土。有唐一代,先后设立了六个总督府,分别是设立在今天新疆的安西总督府和北庭总督府,管理整个西域;设立在今天内蒙的安北总督府和单于总督府,管理整个大草原;还有设立在今天朝鲜平壤的安东总督府,管理朝鲜半岛;最后是设立在今天越南河内的安南总督府,管理整个越南北部地区。

大唐王朝的实际国土面积虽然是1200多万平方公里,比清朝略微小一点点,但他控制和辐射到的地方实在是太大了,比如说那个安西总督府,就一座破房子,但管理着大部分中亚甚至西亚地区的土地,在那里行使主权和行政权,李世民的天可汗的称号还真不是白叫的。

四、玄奘西天取经

下面我们聊聊贞观期间一个最出名的历史人物,你若是问,那不应该是唐太宗李世民吗?你还真错了,我农村的那个二大伯绝对不知道李世民是何许人也,但千真万确地知道下面要说的这个家伙。

事情要从公元628年说起。这一年,一个光头和尚鬼鬼祟祟地溜出了长安,然后又偷偷摸摸越过国境线,先是向西,接着又向南一路狂奔,跑到了当时的天竺,今天的印度。

这位大和尚法号玄奘,又称唐僧。据说从小就和佛教有缘,年纪不大的时候就精通了佛教里面的经、律、论三种典籍,所以人家也叫他唐三藏。后来看的经书多了,他就越来越糊涂。这也不奇怪,早期中国佛教经典全靠西域的外国人翻译,对于他们来说,印度的梵语和中华的汉语,那都是外语,从一种外语翻译到另一种外语,能大致整出来是啥意思,就已经很不错了,除了鸠摩罗什等寥寥几个大神,你指望其他人达到信达雅这种翻译的最高境界,那就有点儿强人所难,所以,早期佛经互相矛盾,词不达意的地方多了去了,最后这位叫玄奘的大和尚实在忍受不了了,就决定去天竺求取真经,看看人家的原文到底是咋写的。

我们也不知道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他的出国护照,当时叫过所,也就是传说中的通关文牒,一直都没被批准,最后这哥们一咬牙,决定偷渡出去。你要知道,那时候偷越国境,抓住了或者死刑,或者割了蛋蛋直接进宫当太监,唐僧怕不怕割蛋蛋这事儿我们不知道,但是他的这种纯粹为了知识而勇于牺牲的执着确实可敬,也许就是一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在鼓励着他。

就这样,26岁的年轻和尚玄奘经过13800多里的艰苦行程,5年之后,终于抵达了中印度,开始了长达10年的印度留学生活。

虽然同样是留学生,但人家的成绩就不是今天大多数留学生能比的了,好到什么程度呢?他最后在戒日王召开的曲女城佛教辩论大会中,面对5000多名各国佛教学者,用梵语和人家辩论,全都获胜,最后无人敢于继续发问。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点儿别的因素,那就是戒日王这个家伙想借着玄奘这个外来的和尚,震慑印度本土宗教,争取到最大的权力,所以,有些和尚觉得,万一把玄奘驳倒,自己的光头可能不保。即便这样,这个成绩也相当不容易了,因为它的难度基本上相当于我在加拿大竞选,靠着英语当上了加拿大总理。

远在长安的李世民听说自己的大唐居然出了这样一位人物,那自然是乐得嘴都合不上了。公元643年,以隆重的礼节迎回了玄奘,你说当年偷渡那件事?朕不记得了,你们谁记得?那自然是没人敢记得玄奘大和尚当年是一个偷渡客。

玄奘归国之后,翻译了75部经书,一共1335卷,为中国有史以来翻译经书最多的人。公元664年,玄奘圆寂在长安,终年62岁。我们说佛教之所以在唐朝兴盛一时,最终形成了汉传佛教八个大乘宗派和两个小乘宗派,可以说和玄奘取经,以及后来唐太宗对玄奘的重视有很大的关系。

大雁塔南广场的玄奘铜像(图源网络,仅供参考)

《隋朝的短暂历史说明了什么》第 8 节 大唐西域记 历史上玄奘西天取经和西游记中有哪些不同(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