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节 全忠才不忠 黄巢起义为什么会失败朱温为什么不挟天子以令诸侯(第2/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李克用其实和唐朝的关系也不怎么好,曾经也互有攻伐,但黄巢起义,让这一对冤家联合了在一起。公元882年,李克用应唐僖宗的邀请,率军南下攻打黄巢,当时他的军队都是全身黑色盔甲,胯下黑色骏马,除了他自己勇猛过人之外,李克用还有十三个干儿子,号称十三太保,个个能征惯战。就是这支被称为「鸦儿军」的队伍,在漠北追着契丹最凶悍的皮室军一路吊打,而黄巢被赶出长安,最终自杀,鸦儿军都是首屈一指的功劳。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朱温在开封请李克用吃饭,你可以说这是两支队伍干趴下黄巢之后的一次庆功宴,只不过因为李克用的狂妄,差点把自己的小命搭了进去,两人随即翻脸,准备大打出手。
由于这时候黄巢还没死,又因为李克用的鸦儿军连年征战,急需休整,两人最后没有真的打起来。唐僖宗在这里面也起了一点点作用,他为了不让这两支队伍内讧,主动封李克用一个陇西郡王作为赔偿。不过从此之后,李克用和朱温算是结下了血海深仇,这一对冤家不仅活着的时候死战不休,而且他们死了之后,他们的后代也没消停,这个一会儿我们就会说到。
三、唐昭宗的挣扎
公元888年,唐僖宗驾崩,即位的是他的弟弟,21岁的唐昭宗李晔。他之所以能当上皇帝,当然还是宦官们的拥护,领头的是大太监杨复恭。
这一次,这个太监
()
有点倒霉,看走眼了,新上位的唐昭宗居然不是软柿子,他采用分化瓦解的办法,逐步剥夺了杨复恭的各种权力,离间了他和他那些节度使干儿子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最后一举成功,来了一个华丽丽的绝杀,把杨复恭干掉了。
我说这事儿就是想告诉大家,唐昭宗李晔在史书上,是一个相当有能力的人,欧阳修在《新唐书》里说,「自古亡国,未必皆愚庸暴虐之君也」,他说的就是唐昭宗,结论是祸乱都是慢慢积攒的,到了一定程度,就算是出现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物,也很难改变了,这叫做大势已去。然后欧阳老爷子不无感慨地说,「可谓真不幸也,昭宗是已」,唐昭宗这孩子,生错了时辰,没摊上好时候啊。
那么,历史事实是不是这样子的呢?我部分同意欧阳修的结论,唐昭宗这个人是有些能力,也有志向,不想声色犬马,混吃等死,但他也绝对不是什么特别英明神武之辈,为啥这么说呢?我们往下看。
一举铲除了宦官之后,唐昭宗开始着手对付藩镇,省吃俭用之下,李晔整出了一支十万人的军队,你也许说,这不错了,想当年管仲说过,给我三万人,就可以横行天下,但很可惜的是,唐昭宗手下没有管仲。
新的中央军成立之后,第一仗是征讨四川,结果没啥成绩不说,还让永平节度使王建顺势做大,独自吞并了西川,也就是今天四川的中西部地区,后来这个王建还建立了五代十国之一的前蜀国。朝廷出兵,出钱,最后一分钱好处也没捞到,领兵的中书令韦昭度据说是才华横溢,文学水平极高,但也应了那句话,百无一用是书生。不过成绩虽然平平,至少朝廷也没啥损失,王建名义上还是中央的一个兵。
可惜就在这个时候,朱温联合了另外两个节度使,上书朝廷,他说李克用这个独眼龙如果不除掉,就是国家的巨大灾难。唐昭宗在绝大多数大臣们都反对的情况下,最后还是决定和朱温联合出兵,讨伐李克用。
原因也很简单,李晔知道李克用对于唐王朝有功劳,但他也知道这家伙对唐王朝是最大的威胁,想当年他哥哥唐僖宗就曾经被李克用逼出长安,现在既然几个大的节度使都想干死李克用,那就不妨顺水推舟,说不定就此铲除了一个最大的藩镇,其他藩镇也会老实一些。
俗语有云,想得美,唐昭宗的另一个知识分子宰相张浚,对形势估计严重错误,他以为自己带着五万军队可以包打天下了。一路是率队猛冲,想着建功立业,光宗耀祖。他想不到的是,前面等着他的是李存孝,这个李存孝是什么人呢?他是李克用的十三个干儿子里面最小的一个,十三太保的老疙瘩,也是其中最勇猛的那个。中国唐朝的传奇小说里有一句话,叫「王不过项,将不过李」,意思是称王这事儿项羽排第一,而「将不过李」说的就是李存孝,他号称是唐末第一猛将,书生宰相张浚遇到了这么一位主儿,那结局是很自然地,就两个字,大败。
朱温和另外两个节度使一看朝廷军队完蛋了,他们跑得比兔子还快,本来就是忽悠唐昭宗这个傻蛋和李克用死磕的,最后这次河东战役以李克用全胜告终,唐昭宗为了平息李克用的怒火,只好罢免了朝里原来那些主战的官员,但从此就是威信全失,没人听他的了。
一次讨伐四川,为别人做了嫁衣裳,一次讨伐李克用,完全就是朱温手里的那杆枪,这样的帝王,说他英明神武,他自己敢承认吗?
事情还没完,公元893年,凤翔、陇右两镇节度使李茂贞拒绝朝廷的调令,他在给唐昭宗写信的时候,以教训儿子的口吻说「未审乘舆播越,自此何之」,我给你翻译一下,意思就是你这样的败家皇帝,如果将来也像以前的大唐天子去逃难,你能去哪里呢?唐昭宗看完信是勃然大怒,一拍桌子,不顾宰相杜让能的反对,一定要出兵去干死李茂贞,而且还让杜让能带队去,当然,他也找不到别人了。结局不出意外,知识分子杜让能惨败而归,已经打到长安脚下的李茂贞狂妄地说,杜让能必须去死,我才退兵。唐昭宗没办法,只好找了一个贪污的罪名,把杜让能赐死了事。
这样一个能折腾,能惹事,还不能平事儿的皇帝,除了加速唐朝的灭亡,其实起不到任何力挽狂澜的作用,不过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却让李晔在后来的历史学家眼里很是优秀,如果他是一个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大唐王朝也不会灭亡的更早,但后世对他的评价却可能大不一样。
公元895年,李茂贞再次攻打长安,唐昭宗被迫跑出了长安,准备去向李克用求救,可惜的是,半路上被李茂贞的盟友韩建抓获,囚禁了将近三年时间。这三年,也是朱温、李克用、李茂贞等人打来打去的三年。等到了公元900年,刚刚被放回长安的唐昭宗又被宦官们囚禁起来,关在了一个小院子里,每天只从狗洞中给他送饭吃。依照这些宦官的意思,是想让唐昭宗下诏,太子提前即位,可是远在洛阳的朱温觉得能折腾的李晔还有用,就派人联合宫中的其他力量,杀了造反的太监,让唐昭宗重新坐上了皇帝的位置。
不出意外地,可怜兮兮的唐昭宗这时候又被另一批宦官围在了中间,为首的叫做韩全诲,而当时的宰相崔胤特别痛恨宦官。这个崔胤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在大太监仇士良面前不肯起草诏书的崔慎由大学士的儿子,也许是一种遗传在基因里的恨,他就决定借助朱温的力量来干掉韩全诲,秘密联络朱温,让他带兵来长安,他做内应,杀掉掌握神策军的韩全诲。
朱温听到之后自然是兴高采烈,马上从洛阳出发率军直奔长安,已经衰弱不堪的神策军也就是吓唬吓唬崔胤这样的文人,在朱温面前,不值一提。韩全诲也不是傻子,得知这件事之后,第一时间带着唐昭宗跑到了凤翔,也就是李茂贞的地盘。
朱温紧追不舍,将凤翔城包围起来。一直围困了一年多,最后李茂贞守得是粮草用尽,唐昭宗自己弄个一个小磨,每天还能磨豆麦喝粥,但城里每天饿死和冻死的就有一千人,吃人的现象已经很普遍了,当时是「人肉每斤一百钱,狗肉五百钱」,生逢乱世,别说活着的时候不如狗,死了之后也不如,因为狗肉比人肉好吃多了。
《短暂的隋朝》第 26 节 全忠才不忠 黄巢起义为什么会失败朱温为什么不挟天子以令诸侯(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