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节 内外两绝症 唐中后期是怎样患上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这两绝症的(第2/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郭子仪当然是最有资格说这句话的,想当年唐肃宗和回纥联合打安禄山,前线总指挥就是郭子仪,而郭子仪用兵如何,回纥人是清清楚楚,这时候一看真是老郭,立马就怂了。《旧唐书》里记载,「回纥皆舍兵下马齐拜曰:果吾父也」,原来真是我们的郭爸爸,您还活着啊。
郭子仪拜寿(图源网络,仅供参考)
就这样,本来剑拔弩张的前线,变成了认亲大会,也就在这个时候,仆固怀恩在自己军营里突然暴病身亡,这样一来,这仗更没法打了。回纥人认为,郭子仪就代表了上天的最高旨意,不仅决定马上撤兵,而且在撤之前,还一脸无耻地和郭子仪商量,出来一趟也不容易,要不,我们两家一起干死吐蕃吧?
那还说啥,郭老头儿对于这个建议自然是同意的,结局就是,郭子仪同志只带了一万军队去平叛,最后却和回纥人一起,打掉了10万人的吐蕃军队,斩首5万多人,夺回了无数被掠走的中原老百姓和牛羊骡马等畜生。
在随后的近10年时间里,郭子仪是不停地东征西讨,不是平定内乱,就是打击吐蕃,为唐代宗稳固屁股下面的那张龙椅立下了赫赫战功。他本人也是深得皇帝陛下的宠爱,什么中书令、节度使这样的官儿自然是不在话下,他的儿子郭暧还娶了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为妻。
有一次,小两口吵架,郭暧开口说道,你别仗着你爹是皇帝,俺爹根本就不稀罕当那个皇帝,原话是:「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为!」说实
()
话,这句话在整个中国3000多年的历史里,敢于当面大声说出来的,几乎是没有,凭这一点,郭暧这个小伙儿就有资格在《资治通鉴》里留下一个名字。
升平公主一听,你这是要找死啊,居然敢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转身就回去告诉了自己老爸。谁知道唐代宗说,他说的没错,他爹郭子仪要是想做皇帝,这天下就不属于咱们家了,然后劝自己女儿回去。郭子仪听说这事儿之后,自然是吓得不轻,赶紧进宫请罪,唐代宗这时候就说了:「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小孩子的话怎么能当真呢?话虽然这样说,但郭子仪回去还是狠狠地打了儿子几十棍子,算是给皇帝和公主赔罪,至于说那小两口后来咋样,《资治通鉴》里没有交代。不过民间有一出著名的戏曲《打金枝》讲的就是这个故事,把升平公主描写得飞扬跋扈,而郭大公子一身正气,最后唐代宗还升了他的官。
没办法,老百姓就爱看这种高高在上者灰溜溜吃瘪的事情,这种把嚣张上位者的脸抽得啪啪响的戏码,在今天的网络小说里也特别流行,我们称之为爽文,你要是问现实生活里到底有没有,我的回答就是如果现实生活里这种事很常见,我们看这种小说也就不那么爽了。
说到这里,其实有一个问题是需要回答的,同样是功高盖主,为啥仆固怀恩得不到善终,而即便郭子仪的儿子口出大逆不道的言语,皇帝也认为不是个事儿,对郭子仪毫不猜疑。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人家郭子仪情商高,会来事儿,对待所有同事,不论你是奸臣,还是忠臣,好人还是坏蛋,他全都一视同仁,彬彬有礼,连大太监鱼朝恩最后都被他折服,流着眼泪说您真是一位忠厚长者。第二个原因是他虽然当过很长时间的节度使,但他从来不留恋兵权,朝廷有事随叫随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还能胜。朝廷没事的时候说解除他的兵权,他也二话不说,马上就回到自己那个富丽堂皇的家里,和一群美女厮混。对比其他节度使,郭子仪的这种除了上马,就是上床,从不拉帮结派的作风让唐肃宗和唐代宗很是放心。
三、绝症二:藩镇割据
那么,其他节度使都有野心吗?这个还真不好说,也许开始没有,但是等到当上了节度使,才发现唐王朝给节度使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那难免心中就有点盘算。
想当年安大胖子就曾经是三个藩镇的节度使,因为权力太大,野心膨胀,造反了。按理说,他造反之后,唐王朝应该警醒一些,收回一部分权力,悲催的是,大唐王朝平定安禄山造反靠的还是各路节度使,而且唐代宗为了尽快平定安史之乱,还到处乱封节度使,他甚至对安大胖子手下的将领许诺,只要对方投降,就封他们为河北和东北老地盘上的节度使。
结果就是,安史之乱平定后,造反的李怀仙、田承嗣和李宝臣不仅没受到任何惩罚,还分别担任了范阳、魏博和成德的节度使,把今天的包括北京在内的山东,河北的大部分地区瓜分完毕。这三家伙哪里是真心归顺朝廷,他们为安禄山立庙,称其为圣人,彼此还勾结在一起,对抗中央。唐史专家陈寅恪就说过,安史之乱后,「虽号称一朝,实成为二国」,唐王朝实际上是处于分裂的状态。
唐代宗对于这种情况,采取的措施是装糊涂,只要节度使们表明上还承认我为皇帝,我无所谓,所以当田承嗣死了,他侄子田悦直接任命自己为节度使的时候,唐代宗居然捏着鼻子承认了,节度使的位置可以世袭罔替,不由中央政府任命,这相当于变相地承认了对方是诸侯国。
这就是安史之乱后大唐的第二个绝症,藩镇割据,节度使不听话,地方政府变成了独立王国。对比之下,郭子仪这样的老实人当然是皇帝眼里的一块宝贝。
公元779年,唐代宗驾崩,他儿子唐德宗李适即位,这哥们想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整死他爹封的那三个叛将节度使,换句话说,他想削藩,收拾各路诸侯,所以,他对郭子仪特别好,封他为太尉,兼任中书令,并且赐号「尚父」,老郭就是我李适的义父,谁不服就整死谁,当然,谁不服我,我的义父也会替我弄死他。
可惜的是,两年之后,郭子仪去世了,唐德宗很伤心,全国停止办公5天,文武百官都要去参加遗体告别仪式。
老郭虽然死了,但削藩这件事德宗还是要继续干下去,恰好在这一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了,他儿子李惟岳自然马上效仿田承嗣的故事,自己封自己为新的节度使。可是他没想到,皇帝老子换人了,唐德宗严词拒绝了这个请求,节度使必须中央任命,自己任命自己,不好使。
李惟岳自然不干,他老田家都继承了,咋到我这儿就不好使了,差哪儿呢?这哥们马上联系了田悦、还有淄青节度使李正己、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等人联兵抗命。
唐德宗自然是有准备的,他下令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去平叛,但万万想不到的是,李希烈接下圣旨之后,反而和起兵的各大藩镇联合起来,占据了河南临汝,准备一起找唐德宗说道说道,他们也不是想当皇帝,只是想逼迫唐王朝承认他们半独立的诸侯国地位。
《短命的隋朝》第 22 节 内外两绝症 唐中后期是怎样患上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这两绝症的(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