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 3 节 刘老幺入秦 刘邦为什么能截胡谋圣张良(第1/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

前面说过,在楚后怀王召开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上,宋义领着项羽去救援赵国,而刘老幺的任务是一路向西,打进关中。所谓「关中」,就是因为那个地方在四座关口的中间,北边的萧关,西边的大散关,南边的武关和东边的函谷关,大致位置就是今天的西安、宝鸡、咸阳等五个市的周边地区。因为函谷关在战国时就是六国和秦国的分界线,所以那时候一说起关中,代指的就是秦国,攻入关中,就等于是打败了秦朝,占领了秦国旧地。

刘老幺入秦路线图(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如不允许使用请告知)

刘老幺虽然接受了这个任务,但在开始的时候,别说去打关中,这家伙根本就没往西走。开什么玩笑,就他老人家手下不足一万人的队伍,打谁,那都和鸡蛋碰石头差不多,他又不傻,怎么能不知道楚后怀王那些项梁旧部的意思。说好听点,就是由着他自由发挥,自生自灭,说不好听的,就是让他当炮灰。

所以,这哥们的办法就是磨洋工,他带着队伍,一直在附近打游击,碰上原来陈胜、项梁的残余部队就收编过来,如果是其他小股的起义队伍,也不妨吞并了对方。当然,也有让他看着顺眼和平相处的,比如在当时一个叫巨野泽,后来叫梁山泊的地方,刘邦遇到了一个叫彭越的人,也是一个游击队长,带着一千人左右的队伍。两人是一见如故,还曾经一起咋咋呼呼地试图攻打昌邑城,可是没打下来。

就这样,一直混到项羽巨鹿大战胜利的消息传了过来,刘邦这才感觉安全了,开始正式西进。不过巨野泽的这个彭越并没有跟着刘邦西进,而是坚持留在当地,继续他的游击事业。刘老幺也没有勉强他,两人是不是洒泪而别不知道,不过后来楚汉相争,已经拥有几万人,从游击队长变成游击司令的彭越,相当坚定地站在了刘邦这一边是事实。

刘老幺带着一万多人西进,到达高阳城时,有一天看门的说有一个人求见,刘邦说长啥样啊?门房说看起来像一位知识分子。刘邦说不见,老子正忙着打天下,见什么知识分子。

门房回去如实和对方说了,俺们沛公不见知识分子。谁知道来人马上瞪着眼睛,手按剑柄骂道,滚回去重新禀报,老子是高阳酒徒,原话是「入言,高阳酒徒,非儒者也。」刘邦这才让来人进来,不过他还是自得其乐地坐在床上,让两个女孩子给他洗脚,连衣服都不穿。

来人拱了拱手说,您是想帮秦,还是想灭秦?刘老幺一听就破口大骂,说你个臭老九放屁,老子自然是要讨伐无道的秦朝。对方就说,想灭秦呢就要聚合众人,那就不能这样见长者。

《史记》上说刘邦一听就赶紧起身,又是整理衣服,又是请对方上座,然后虚心请教,原话是「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

一、郦食其投奔刘邦

这个让刘老幺前倨后恭,请上座,然后向他请教的人,就是楚汉第一外交家郦食其同学,他随后就给刘邦献上一份大礼,那就是陈留县城。

他可不仅仅是建议刘邦去打,而且因为他和当时陈留县令关系好,还主动请缨去做了内应,里应外合,结果是一下子就打了下来。然后,刘邦获得了陈留县里面无数的军事物资,从而把队伍扩充到了两万多人。不仅如此,这位郦食其还把他弟弟郦商的四千多人的队伍拉进了刘邦的阵营。

听到这里,你很可能会感慨一句,这刘老幺不就是开启了主角光环吗?郦食其挨骂不生气,反而是送人,送城,外加送弟弟,除了主角光环,哪里能有这么好的好事?这事儿呢,从某种程度上讲,你说的一点都没错,自古以来,成大事者都有主角光环的成分在里面,这是一定的。

不过,刘老幺和郦食其的故事里,还有一点别的东西,我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从各种史料来看,这个郦食其虽然穷,但确实是一个大知识分子,读书很多。虽然只是一个小官吏,可是高阳当地人无论是官还是匪,都不敢欺负他,这说明什么?至少说明一件事,他是一个有本事有名声的人。

对于这样一个地头蛇,如果刘老幺这个过江龙一点也不知道,那你信吗?我是不信。而且在那个天下大乱的时代,郦食其本人如果不想单独干,肯定也想找一个人投靠,这一点《史记》里也有暗示,「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郦生闻其将,皆握齱好苛礼自用」,也就是每一个路过高阳的起义军将领,郦食其都暗暗观察过,没一个满意的。

这样看来,刘邦和郦食其两个人见面之前,互相都知道对方,这件事是肯定的。然后我认为刘邦为了招揽人才,他开始玩诡计了,《史记》上明确记载了他手下的一个高阳本地士兵,是如何和郦食其谈论刘邦的,说「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也就是这名士兵告诉郦食其,说俺们家的沛公,那脾气,老不好了,曾经把知识分子的帽子解下来,往里面撒尿,而且和读书人聊天的时候,经常对读书人破口大骂。

当然,事实也确实如此,刘老幺从来都不喜欢读书人是千真万确的事儿,可是如果这个读书人有一个带兵4000多人的弟弟,并且还认识陈留县令那自然是另当别论了。

郦食其听到刘邦的这些事迹,反而激发了好奇心,加上别人的怂恿,这就出现了求见刘邦的这一幕。刘邦从开始的极度傲慢,转变到极度恭敬,应该就是在演戏。这场大戏唯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让郦食其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你看看老夫,三言两语,就让这个从来不把知识分子放在眼里的大老粗恭恭敬敬地向我求教。这种心理上比其他知识分子高一等的满足感,让这位「高阳酒徒」决定为刘邦效力,最后献出了整个生命。

所以,刘老幺同志的第一个特点是心理学学得好,对人心微妙之处有恰到好处的掌握,有了这个本事,只要耍一点小手腕,人才自会滚滚而来。

以上就是我自己对郦食其见刘邦这一幕的分析,当然,仅仅是我一家之见。

那么,号称楚汉第一外交家的郦食其难道就不知道刘老幺在演戏吗?我觉得吧,就算是当时没意识到,后来郦食其也肯定有所觉察。那么,郦食其为啥不离开刘邦呢?谜团要一个一个地解,我们继续往下看。

二、张良遇刘邦

刘邦在陈留招兵买马之后,声势大振,西进的路上凯歌无数,当然,这里面有不少城池是郦食其劝降的,也就是用他外交家的嘴啃下来的。

这一天就来到了颍川郡,估计郦食其在这里不认识人,大家正准备开打的时候,遇到了另一波起义军,很巧的是,里面有一个刘邦以前认识的人,这家伙的名字叫张良。

张良,战国时代的韩国人,据《史记》上说,此人面容姣好如女子,而且家里世代贵族,爷爷和老爹都曾经是韩王的宰相,所以,韩国被秦灭了之后,他最生气,散尽所有家财,雇了一个大力士,埋伏在一个叫博浪沙的地方,趁着秦始皇出巡的时候想结果了他。但由于嬴政实在是狡猾大大的,他们砸错了车,把副车砸得粉碎,秦始皇毫发无损。

我们说历史上有记载的刺杀秦始皇只有三次,前两次分别是荆轲和高渐离,那一对好基友失败之后都被砍成了肉泥,可是这一次的张良很牛掰地全身而退,而且隐姓埋名十几年都没被抓住,不得不感慨,这哥们不仅有胆,还很有谋,计划得十分周详。

据说他在逃亡途中,遇到了黄石公。这老头儿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很是调皮,三番五次把鞋扔到桥下,让张良去捡。作为一名职业杀手,那第二职业必然是捡鞋,我们的大刺客张良,每次都屁颠屁颠地跑到桥下,把老先生的鞋捡回来,把黄石公这个老家伙哄得十分开心,就传授给他一本《太公兵法》。这里的太公说的是姜太公,也就是说,这个姓黄的,是姜子牙老先生在人间的代言人。

很自然地,司马迁在《史记》里讲的这个故事和黄石公这个人,我们现在一般都认为是虚构的。不过呢,《太公兵法》这本书是存在的,也叫《六韬》,是一本战国时期成书的兵法,现在已经被翻译成日、英、越、朝、俄等多国文字,日本军界更是喜欢的不行,称之为「成功之路必读之书」。至于说后来张良惊人

()

的智谋,是不是来自这本书,那我就不知道了。

《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出现》第 3 节 刘老幺入秦 刘邦为什么能截胡谋圣张良(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