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 19 节 黄巾大起义 汉灵帝时期为何会爆发黄巾起义又为何能迅速扑灭(第1/5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

东汉的两次党锢之祸,对知识分子的打击是巨大的,可是我们也必须承认,这些自诩为清流的士大夫,他们在两次党锢之祸中表现也不怎样,有两个最大的两个特点就是偏见和偏激。

一、士大夫们的偏见和偏激

这些知识分子的偏见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他们往往不是根据行为,而是根据立场和身份来区别好人和坏人。不仅仅所有宦官在他们眼里都是坏人,甚至对于同样的读书人,只要立场和身份不同,一般也是拉邦结党,互相攻击。

《后汉书》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汉桓帝当上皇帝之后,把自己的儒学老师周福提拔当了尚书,结果他的同乡,被免职在家的房植不服气了。估计是喝酒的时候发了很多怀才不遇的牢骚,觉得天下人都眼瞎了,看不见自己的才华。他的一群朋友很够意思,听说了之后,马上就为他抱不平,四处宣扬周福是因为抱了皇帝大腿才当官的,还编了这样的乡谣:「天下规矩房伯武,因师获印周仲进。」意思是,房植道德高尚,而周福那家伙纯粹是因为做过皇帝的老师,才当上官的。周福自然是不甘受辱,也组团来反击房植,双方各树朋党,互相谩骂。

这种因为偏见导致动不动就划线站队,制造舆论,攻击与自己价值观和意见不同的人,既是政治上极其不成熟的表现,也很容易催生出另一个特点,就是偏激。

翻开《后汉书》或者《资治通鉴》,这种偏激简直是随处可见。

有一个叫张俭的,是楚汉争霸时赵王张耳的后代,写告状信弹劾宦官侯览,说他违规修建祖坟和横行不法。因为没有得到回应,一怒之下,张俭组织人直接刨开了侯览老娘的坟墓,把里面的陪葬品全都挖出来充公了。史书上说,「破览冢宅,藉没资财」,这种事在当时居然获得了无数士大夫的交口称赞。

还有李膺,成瑨、刘质、黄浮这些人,全都是在皇帝下达了大赦令之后还去杀囚犯,有的还灭了人家满门。就算对方全家都是王八蛋,你绝对是为民除害,但这种偏激的行为,是违反大赦令法律的,任何一个皇帝都会认为你这是在挑战他的权威,而不是和宦官斗法。

偏见加上偏激,新兴的地主士大夫阶级是丝毫不懂得政治斗争的艺术,最后的失败自然是在所难免。不过,对于他们宁死都要担当天下道义的精神,我还是极其佩服的。

比如说范滂,这哥们听说朝廷来抓他之后,就主动到县衙投案。县令郭揖说天下那么大,您不想去看看?我和您一块去如何?说完了就解下官印,要与范滂一起逃亡。范滂制止了他,说我死了,祸事就了结了,为什么要连累您呢?当他回家与母亲诀别劝母亲不要为自己悲伤时,他妈妈流着眼泪说:「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孩子啊,妈明白,气节名气这东西,和长命百岁苟活一生,是不能够兼得的,你去吧。

随后,32岁的范滂告别妻儿老母,慷慨赴死。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士大夫,都愿意用生命换取气节的,比如张俭。这位刨人家祖坟的老兄在逃亡路上,给中国历史留下一个成语,叫望门投止,啥意思呢?就是他慌不择路的时候,只要敲开一户人家的大门,说我是张俭,公安部A级通缉犯,能在你家呆两天吗?对方往往毫不犹豫,都会说,久仰大名,请进。在他离开之后,这户人家的主人往往被官府以连坐的罪行诛杀。

著名的孔融和他哥哥孔褒就因为收留了张俭,必须有一个人去死,两人争了半天,最后汉灵帝把哥哥孔褒的脑袋砍了,孔融才活下来,留着脑袋后来去给曹操砍。只是听说过张俭的名声,就心甘情愿地冒着杀头的危险收留对方,这种事,在那时候有些士大夫眼里,好像就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

不过我个人认为,这个张俭实在是不怎样,他最后终于逃得了性命,却连累了几十个收留他的人被杀。

二、蔡邕刻《熹平石经》

你要是问,汉灵帝把士大夫都禁锢了,终生不许当官,这家伙是不是特别恨儒学?那还真不是,人家汉灵帝一码归一码,那些天天唧唧歪歪的清流党人都滚蛋,可是儒学不能滚,毕竟,这家伙从小学的也是儒学。

再说了,「君为臣纲」,除了儒学,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统治工具?

熹平四年,也就是公元175年,汉灵帝根据大臣杨赐、蔡邕、马日磾及宦官李巡等人的建议,下诏,命儒学大师们校正儒学经典。随后命令蔡邕用古文、大篆、隶书三种字体书写,将七本经书《易经》《论语》《尚书》《春秋》《公羊传》《诗经》《仪礼》的内容刻在石碑上,竖立在太学门外,这就是后世极其著名的《熹平石经》。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东汉《熹平石经》残块 霍宏伟摄

据说石碑刚竖立时,坐车前来观看,临摹和抄写的,每天有一千余辆之多,填满大街小巷。因为以前大家虽然都读《春秋》,可是师父不一样,内容也不一样,现在官方说了,以我为准,那自然是要好好学习,就算是那时候没有科举考试,但有了学问,自然地,推荐你当官的人肯定要多一些。况且,就算是喝酒的时候吹牛,那底气也壮了不少,咱学的玩意儿是官方认可的。

书写这个《熹平石经》的蔡邕在历史上名气也不小,他独创的飞白字体,一直到今天,还是书法爱好者的最爱之一。当然,他女儿蔡文姬和他一样有名,从小才华横溢,擅长音律,不过红颜多薄命,在后来军阀割据,天下大乱的时候,被南匈奴左贤王抢走了,生了两个孩子之后被曹操重金赎回。此女创作了《胡笳十八拍》,是中国十大名曲之一,流传至今。

这里顺便澄清一下,小说或者戏剧《文姬归汉》这类节目里,经常把蔡文姬被抢去的地方描写成大漠茫茫,黄沙遍地,实际上那就是瞎扯,南匈奴归降汉朝快两百年了,一直呆在太原附近,所谓被匈奴抢走,就是被山西人抢去做孩儿他妈了。

三、汉灵帝卖官

不过汉灵帝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名气,既不是来自党锢之祸,也不是来自《熹平石经》,而是来自此人的荒唐。这哥们为了给自己减负,安心享乐,一次就册封了十二位中常侍,简称「十常侍」。什么叫常侍?就是经常在皇帝旁边的侍从,换句话说,皇帝的贴身顾问。这本来也不是一个官,就是一个虚衔,表示皇帝信任你,喜欢你,你可以出入后宫了。

可是如果皇帝自己不管事了,让这十几个顾问帮着自己批阅奏章,那这些家伙的权力一下子就等同于皇帝了。尤其让人不满的是,汉灵帝册封的这「十常侍」全是宦官。这些家伙在得到权力之后,马上就开启了任人唯亲,横征暴敛的模式,给自己和自己的家族捞了大量的好处,老百姓是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汉灵帝自然是看不到这些,这哥们的经典名言就是「张让是我父,赵忠是我母」,张让和赵忠都是宦官,「十常侍」成员,汉灵帝信任他们犹如父母。这里我要解释一句,此人管张让叫爹,某种程度上来说,辈分是绝对没错的,因为这位太监张让是有史可查的,汉灵帝前任汉桓帝的同性恋人。

为什么灵帝如此信任他们?主要原因还是这些家伙全心全意地替汉灵帝服务。比如说汉灵帝喜欢看别人做小买卖,他们就在皇宫里兴建菜市场,找来宫女太监扮演小商贩和买家,而且必须要像,相互之间盗窃争斗打骂,一个都不能少;再比如说灵帝喜欢看女孩子裸泳,他们就建造很多「裸游宫」,弄一群14岁到18岁的女孩子在里面洗澡。最荒唐的是,汉灵帝还喜欢看女人和动物在一起,宦官们就开始造狗舍,养狼狗,让宫女和狼狗那个啥,史书上说「于西园弄狗以配人也」。

令人惊奇的是,汉灵帝和宦官们搞了这么多项目,居然不用国家出一分钱,全都自掏腰包。那他的钱哪里来的?两个字,卖官。在历史上,卖官的皇帝多了去了,就算是伟大的汉武帝,也曾经卖过,可是和汉灵帝相比,那些家伙都要惭愧,因为汉灵帝连「三公」这样的政府一把手职位也要交钱才能上岗。比如说平定了东羌的段颎将军,按理应该被提拔为太尉,可是他也必须先给灵帝交钱,然后才能走马上任,这个段颎就是

()

《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出现》第 19 节 黄巾大起义 汉灵帝时期为何会爆发黄巾起义又为何能迅速扑灭(第1/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