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申论批改 2016 年国家公务员副省级申论批改(第2/4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1、这一题是让你说说一句话的含义,一般答题思路是这样的:
第一:你要谈一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简而言之就是把抽象的东西表述的接地气一点,让大家都能看懂。
第二:分层去分析这句话的涵义。
第三:最后还可以在增加「小尾巴」,即推断或评价,这是考试大纲中要求的必备部分,也是我们课堂上反复强调的部分。注意,要简写,一句话带过即可。
2、我看了你的答案,关键词有写到,但是这个作答方式有问题,感觉你是一股脑儿把所有认为跟这句话有关的信息都堆上去了,没有考虑句子逻辑,写出来的感觉是乱的,所以我们课程上一直在讲「分层分析」的方法,如此才有逻辑性和条理性。
如果一股脑写上所有要点,阅卷人没有那个耐心批改的时候给你一个一个找,只能凭感觉给分,这时候你的得分高低就不好说了,下面我们来一起捋一下材料。
让我们解释的是,「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你看到灵魂这两个字,马上就要反应,这应该是要讲精神层面、内在的东西。再往下看材料,果然,你会发现有内在、外界社会这类词汇,并且最后一句简直是明明白白告诉你,现在的教育是一位适应外界社会而忘却主流价值的,这不就是对提给句子的「翻译」吗?所以,直接抄过来。
下一步,我们知道了这句话在讲什么,还要把这句话为什么那么说分析出来。所以,类似于这一句话是一个小小的论点,需要结合材料来找到能够支撑他的论据。我看你的答案答得差不多,我给你标红了,需要注意的是语句的逻辑性。
【参考答案】
这句话批评中国教育过度重视技术层面改革,违背教育的规律和本质,让学生一味适应现实,忘却了主流价值。而教育的灵魂在于:①让心灵转向爱、善和智慧;②遵循中庸、可能、适当的原则;③目的在于丰富内心,摆脱现实奴役。因此,教育新常态应摒弃浮躁与功利,回归教育规律,使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题:某美术馆正在策划艺术家黎明的作品展,请根据「给定资料4」,为这一作品展撰写一则导言。(20分)要求:(1)围绕黎明的创作宗旨、作品材质及其艺术追求等方面作答;(2)内容具体、层次分明、语言流畅;(3)不超过400字。
【作答批改】
【千寻批注】
这道题回答的还是不错的,相信你也看到了,在题干要求里,出题人专门提示你了,围绕黎明的创作宗旨、作品材质及其艺术追求等方面作答,因此我们只要根据这些方面来构造整个导言的层次与脉络,再找到相应的关键点即可。确实没什么难度,这题回答的也基本符合要求,我觉得没有复盘的必要,就这么回答就行,需要注意的是错别字问题,因为你交的是电子版,以后尽量练习的时候用格子纸写,比较咱们考试的时候也是要动笔的呀。
【参考答案】
导言
黎明先生以「中国元素」和「中国符号」为支撑,运用多种艺术形式传递「中国精神」这一创作宗旨,实现艺术精神和中国精神的共振。
黎明先生善用行为、装置、水墨试验、油画、综合材料等多样艺术手法创作,其作品材质借用了布面、牛皮卡纸、水墨、长城风化的泥土、油墨、丙烯、工业胶粘剂、中药、冰块等,构成了时空、地理、人文三位一体的对话关系。
他的作品集饱含艺术追求。早期油画作品,隐含对历史时空挖掘及与历史对话的强烈要求;装置作品凸显民族自尊与主体性精神,是表现大国意识的前提;巨幅综合材料系列作品展现对中国精神和本土语言的自信,以中国精神的文化想象,展现大国意识;行为水墨试验作品包蕴良知、人性和情怀,展现文化责任人意识,传递东方文化精神;冰雕作品质疑西方宗教文明,反省自身文化,表达了浮躁焦虑心理,指证西方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的无端无助,展现天人合一的中国精神内核。
第四题:某区一所中学举办「文明素养教育主题宣传周」活动,假如你是该区文明办的负责人,校方请你在这次活动的开幕式上讲话。请结合「给定资料5」,写一篇题为「素质养成,从学会道谢和应对致谢开始」的讲话稿。(20分)
要求:(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2)对象明确,切合题意;(3)语言生动,有感染力;(4)不超过500字。
【作答批改】
【千寻批注】
这道题出题人的目的是让你通过讲话稿的形式,把材料5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概括总结出来。
虽然是讲话稿,但回答本质还是基于材料,这道题有点儿答偏了。材料涉及到的问题你一个都没有点出来,一直在绕着答意义和做法,文字表达上略显生硬,你要知道,虽然这道题最基本的目的是要让你把材料的中心思想提炼出来,但是它的载体还是一篇讲话稿,讲话稿的作用必须要得以发挥出来,在结尾处进行呼吁,这一点以后公文写作的时候还是要注意的。
思路:意义——如何做——结尾强调意义
下面再来看这道题的作答要求,说两个小问题:
1。「对象明确」说明要注意讲话的语气;
《考公务员怎样备考申论》第 3 节 申论批改 2016 年国家公务员副省级申论批改(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