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 17 节 冤死风波亭 秦桧为何从怒斥金国到设局害死岳飞力主求和(第1/2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

宋高宗赵构上台之后,金国的金兀术搞了一个「搜山检海抓赵构」的军事行动,可是没成功,赵构靠着在大海上漂流的手段,躲了过去。就在金兀术北返的途中,他先是遇到了韩世忠梁红玉两口子,被揍了一顿,随后,又遇到了岳飞。

岳飞一直在敌后打游击战,这哥们兜兜转转,靠着无与伦比的军功,逐渐又升为武德大夫,英州刺史。在金兀术摆脱了韩世忠之后,南宋的最高军事统帅张俊就给岳飞下了命令,让他看看能不能骚扰一下金兀术。岳飞说这事儿没问题啊,随后,他先是尾随攻击金兀术,取得了无数小战役的胜利,然后在清水亭设伏,大胜金兵,史书说,「又大捷,横尸十五里」,也就是十五里的道路上,堆满了金兵的尸体。最后,这哥们又在南京附近的牛头山,夜间偷袭金营,大败金兀术,弄得金兀术是相当地郁闷,咋回个家的路,就这么难走呢?

这些胜仗令岳飞很快就声名远扬,张俊在朝堂之上,对着宋高宗把岳飞是一顿猛夸,「盛称岳飞可用」,于是,岳飞很快就被提升为通州镇抚使。可是,实事求是地说,无论岳飞韩世忠多么勇猛,当时的大宋朝也没有那个实力可以把金兀术的10万大军全歼,这家伙还是平安地回到了北方。

一、抗金八年后,为何宋高宗变成了主和派?

对于金国来说,既然宋高宗没有臣服,那就要重新建立一个汉人政权,用来控制黄河以南的占领区,这一次的国号叫做齐国,女真人选定的皇帝叫刘豫,是宋哲宗时候的进士,宋徽宗时代的「济南市市长」,和张邦昌不一样的是,这个刘豫是主动投敌,心甘情愿地做金国人的走狗。

从这一年开始,南宋和金国,还有这个伪齐国进行了八年的战争,在宋高宗的支持之下,南宋进行了很多次的北伐,仅仅是岳飞,就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北上活动,每一次都取得了很辉煌的战绩。此人率领的岳家军从3万多人,最后扩展到10万人,在南宋的四大抗击金国的将领里,属于最年轻,资历最浅,但却是最能打的一支军队,就连金兵都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图片来自网络,如不允许使用请告知)

其他三位将领分别是韩世忠、张俊和刘锜,也正是这四个人,在南宋刚刚建立的时候,保证了南宋政权的稳定和巩固,所以他们被史学家称为「中兴四将」。《宋史·张俊传》里有云,「南渡后,俊握兵最早,屡立战功,与韩世忠、刘锜、岳飞并为名将,世称张、韩、刘、岳」。

近年来,有一种观点,说岳飞这类当年拼死抗击金国女真人的将领不是民族英雄,因为现在56个民族是一家了,你打一家人打得那么欢,算什么民族英雄啊?我觉得,如果这样说的话,苏东坡老爷子按照今天的法律,就应该以强奸未成年少女,和重婚罪被起诉,钉在历史的屈辱柱上。有一句俗话叫此一时彼一时,或者说,我们应该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岳飞等四人身为南宋大将,保家卫国,收复失地,和入侵的强盗殊死搏斗,这样的人到任何时候,都值得我们伸出一根大拇指,赞一句英雄的。

言归正传,事情到了1138年有了转变,宋高宗在这一年,正式定都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浙江杭州,这暗示了一件事,那就是南宋打算放弃北伐计划,接受和大金或者说伪齐政权划江而治的局面。那么,为啥在打了八年抗战之后,宋高宗的态度转变了呢?这里面直接的原因是一件事和一个人。

首先说这件事儿,那就是淮西兵变。公元1136年,宰相张浚因为和大将刘光世不合,解除了刘光世的淮西军队兵权。你要注意,这个宰相张浚不是刚刚提到的「中兴四将」里面的张俊,而是一个纯粹的文人宰相。在这位张大宰相解除刘光世兵权之后,却没有好好管理刘光世的那些部下,导致淮西将领之间矛盾重重。到了8月份,原来刘光世的部下郦琼杀掉了宋朝官员,率部众四万,挟持了官员、眷属、百姓一共二十万,大肆掠夺一番之后,渡过淮河,投降了刘豫。

这事儿让南宋是朝野震动,大家有点儿懵圈了,几十万人投敌,那宰相必须要承担责任,更何况这事儿还真的和张浚有很大的关系,于是,宰相张浚只能下课,我们说无论张浚这个人人品如何,他是铁杆的主战派,他在宰相的位置上,宋高宗就算是心里面想议和,他也要掂量掂量朝堂上主战派的力量。

张浚下台之后,继任者赵鼎也是一位主战派,此人号称南宋的中兴名相,一辈子刚正不阿,为人那是极为正直,可是这老爷子有一个最致命的地方,那就是他和张浚势如水火,现在张浚倒霉,他一上台,就开始清理张浚一派的力量,很不幸的是,这一派全都是主战派。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后得了大便宜的就是我们要说的这个人。

公元1138年3月,南宋最大的主和派秦桧秦大人终于有机会登上了权力的顶峰,被宋高宗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副使,我们前面讲过唐宋的官员制度,你听到这三个称呼,完全可以明白,这就是不打折的宰相。这一年的10月,赵鼎也被罢黜了宰相的职务,秦桧独掌宰相大权,南宋朝堂之上,终于主和派占了上风,很自然地,宋高宗的政策从抗战转向了议和。

那么,秦桧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前面说过,在靖康之难的时候,这家伙也曾经很爷们儿地站出来怒斥金国,因为这个,还被当时的金国统帅完颜宗望抓到了北方。到了北方之后,他就被当时的金太宗赏赐给了弟弟完颜昌,我们到今天都不知道这俩人是如何互动的,只知道秦桧一家子都没受什么罪,反而被任命为参谋军事,可以参与金国对宋朝军事行动的谋划和机密。

我个人的观点是,这个完颜昌和秦桧两个人应该是一见如故,对天下形势有比较一致的看法。我并不认为秦桧是卑躬屈膝地投降,也不是贪生怕死地想苟且偷生,他仅仅是简单地认为,宋朝肯定打不过金国,从而得出一个结论,两国和平地划江而治是最好的,而这一点,和完颜昌的想法也是不谋而合,用他们两人的说法,那就是「南归南,北归北」,一句话,以淮河为界,南北双方属于两个国家,和平共处,并且双方也不能接纳对方跑过来的人口。

现在我们并不知道俩人当时是不是有什么密谋,不过公元1130年,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完颜昌率领金兵攻打淮安,却下了一道命令,让秦桧一家子都跟着出征,就在这次金国的军事行动里,秦桧带着老婆孩子,包括奴婢和佣人,一大家子先是陆路,然后又出海登船,最后跑回了临安,《宋史》里记载,「桧与妻王氏及婢仆一家,自军中取涟水航海归行在」。

二千里左右的路程,中间无数关卡,我们的秦大人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异常神武地带着一家老小回来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杀金人监己者奔舟而来」,也就是秦大人轮着片刀砍死了监视自己的金兵,这才跑了回来。

这事儿不仅是今天,就是当时,南宋朝堂之上也没几个人相信他的这番鬼话,你当自己是郭靖郭大侠吗?但就在一片质疑声中,有三个人相信了,只要这三个人信了,别人就都没辙了,因为他们分别是宋高宗,宰相范宗尹和枢密院李回,一把手和二把手都相信人家秦桧,你再质疑,那不是自己找别扭吗?

就这样,秦大人回到朝廷,还当上了礼部尚书。过了几年,因为左右逢源的功夫,他当上了宰相,不长时间之后,他就在南宋提出了那个著名的理论,也就是前面说的「南归南,北归北」,可是这时候的南宋朝廷还是以张浚、岳飞、赵鼎这样的主战派为主,秦大人有点儿心急了。俗话说心急吃不到热豆腐,结果就是这哥们儿把嘴烫了,在主战派占优的情况下,宋高宗那时候也不愿意接受这个理论,说了一句,「桧言『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朕北人,将安归?」俺赵构是北方人,难道你们要把朕送到金国那边,和俺爹宋徽宗还有俺那个哥哥宋钦宗作伴?此言一出,秦桧自然是下课,被罢免了宰相的职务。

到了

()

现在,淮西兵变之后的1138年,形势变了,主和派占了上风,秦桧就又重新当上了宰相。不过我们必须要说一句,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主要原因还是在宋高宗,也就是这老小子这时候的思想,已经从坚持抗金转到了要和金国议和。

那么,我们这里就要问一句,打了七八年了,为什么宋高宗这时候不想再打下去了,想议和了呢?

自古以来,就有无数人探讨这个问题,流传最广的,自然就是高宗怕他爹宋徽宗和他哥宋钦宗回来和他抢皇位,这个呢,我还真不这么看,别说这时候宋徽宗已经死了,就算是活着,回来之后也是威望全无,有什么资格和已经当了十年皇帝的宋高宗竞争?

还有人说,因为宋高宗是一个软蛋,怕和北边的这些野蛮女真人打仗。这个也不太靠谱,人家宋高宗赵构当年也是白衣飘飘,去金营侃侃而谈毫无惧色的家伙,更何况这仗都打了8年了,两边基本就是胶着状态,南宋和大金谁也奈何不了谁,金国靠的是强弓硬弩和铁骑,大宋依赖的是地利、人口还有名将,宋高宗也不可能到了1138年就突然害怕了。

那么,到底为什么呢?在我看来,应该是两点原因,第一,连年对北方用兵,那是需要大量金钱物资做支撑的,朝廷的钱哪里来的?自然是向老百姓要的,老百姓被搜刮得狠了就起义,当时的南宋可以说是遍地都是各种强盗和所谓的起义军,宋高宗屁股下面的椅子有点儿不稳,尤其是淮西兵变之后,更是人心惶惶;

连年打仗还带来了另一个后果,那就是在外领兵的大将们,一个个手里都握着大量军队,甚至像岳飞这样不懂政治的,都开始自以为是地干涉立太子的问题了。我们前面说过,宋高宗南渡之后被金兵吓出了毛病,一直都没有孩子,以前的一个儿子还夭折了。就因为没有自己的儿子,这哥们就迟迟地不立太子,希望有朝一日,自己重振雄风再整出一个儿子来,可是岳飞这种一心为江山社稷考虑的家伙就担心万一您哪一天不小心挂了,没有指定继承人,这国家就会更乱套了。在一次出征之前,岳飞甚至还郑重其事地上书,说最好立您的那个养子赵某某为太子。

中国历史上,别说是宋朝,在任何朝代,武将插手立储君,那绝对是大忌,手里握着重兵,还有废立皇帝的权力,请问哪一个皇帝可以容忍?当时宋高宗毫不客气地在回信里把话挑明了,说「卿言虽忠,然握重兵在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我想他心里一定在骂娘,就因为连年打仗,在外的武将们已经如此不把我这个皇帝当一回事儿了。

《北宋到南宋的历史变迁》第 17 节 冤死风波亭 秦桧为何从怒斥金国到设局害死岳飞力主求和(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