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节 与士共天下 如何看待宋仁宗的与士大夫治天下(第1/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
上集说到,因为大宋王朝不承认李元昊的皇帝称号,后者一怒发兵,可是打着打着,因为经济问题,老李没钱了,就打不下去了,转而向宋朝求和。
这事儿如果是秦皇、汉武、唐宗时代,那是绝对不能忍,怎么滴,你说打就打,说不打就不打,逗我玩哪?可是大宋王朝不是这样的「好战分子」,它是最爱好和平的一个朝代,一听对方要和谈,那赶紧打扫好卫生,大开城门,迎接对方的使者。
一、「庆历新政」为什么失败?
就这样,公元1044年,西夏和宋朝达成一个和议,史称「庆历和议」,内容超级简单,李元昊名义上向北宋称臣,但北宋每年要给西夏7万两白银,3万斤茶叶和15万匹的绢帛,算作是当皇帝的赏赐,给下属的礼物,双方各自收兵。北宋这群二百五因为人家建国独立,骂了几句,每年就要赔上25万钱,这生意,无论如何看,都是亏本的。
不过西夏这么一搅合,却让范仲淹赚大发了,不仅让他在朝堂之上取得了相当高的地位,以至于达到了参知政事这样的宰相位置,而且还因为这段时间的军旅生涯,让他写出了一首改变整个宋词风格的作品,那就是《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我们说宋词开始都是男欢女爱,宫廷宴饮吹牛皮,到李煜李后主的时候,加入了慨叹抒情,后来晏殊又开创了清丽的婉约派。现在,范仲淹用一曲低沉、悲壮而雄浑的《渔家傲》,宣告了豪放派的闪亮登场。这首词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苏东坡和辛弃疾,他们接过了他的衣钵,开创了宋朝词坛豪放一派,影响相当地深远,我们后面还会说到。
范老爷子写完了词,就开始干他的正事儿,一项后来被称为「庆历新政」的改革也就此上演。他为啥要改革?自然是因为发现了问题,啥问题呢?四个字,内忧外患。外患自不必说,对西夏李元昊的独立,宋朝无可奈何,还要给钱,而且北方大辽国趁机提出新的条件,每年在澶渊之盟的基础之上,增加20万两的岁贡,宋仁宗也只有咬牙答应。如果不是还有大将狄青,先后平定了壮族的反叛和西夏李元昊的第四波进攻,还要赔多少钱,甚至是不是割地求和,那都不一定,这些,当然是实打实的外患。
至于说内忧,就是一句话,官员太多,钱不够花。我们说过北宋的地盘只有唐朝的四分之一,但仁宗这时候的官员已经达到了20000多人,对比一下大唐,最繁华、官员最多的唐玄宗时代也不过是18000多官员,如果把国土面积算上,也就是大宋朝平均一平方公里上面的官员数量,是唐朝的五倍。这就是大臣宋祁在1039年给仁宗上书所说的:「州县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这种现象还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冗官。
就这样,公元1043年9月,范仲淹向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等十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可以这样说,这十条主张针砭时弊,切中要害,只要实行下去,肯定有好处。
那么,这个庆历新政是不是成功了呢?没有。不成功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反对派的势力太大,实际上,那些反对改革的既得利益者虽然是大多数,但庙堂之上,身居高位的人大多数都是变革派,也就是范仲淹这一伙儿的。当时主政的宰相,除了范仲淹,还有富弼、韩琦、杜衍,当时皇帝最信任的谏官有四个,分别是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这些人无一例外,全都是改革的坚定拥护者。为什么一场皇帝、宰相和大多数元老重臣都支持的改革,最后还整失败了呢?
答案也很简单,因为改革派大多数是书呆子。
首先我们说欧阳修,这哥儿们在中国是赫赫有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主持修订了《新唐书》,还独自写了《新五代史》,现在一些很有名的句子,比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或者「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还有「泪眼看花花不语」等等,都出自这位欧阳大老爷,说他是史学家,文学家毫不过分。可惜的是,有知识不一定等于有政治头脑。
他和当时的御史台老大御史中丞王拱辰是连襟关系,也就是同一个老丈人,而且两人是同一年考中的进士,相当于同学,这种关系只要稍加示好,就可以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可是千不该,万不该,那个王拱辰不应该当初和欧阳修一起参加科举考试,还考中了状元,这让欧阳修一辈子都耿耿于怀,对这位当年压自己一头的状元郎连襟没有任何好感。
这一次,欧阳修跟着范仲淹搞改革,本来应该团结大多数可以团结的力量,但欧阳修还是我行我素地和王拱辰处处针锋相对,于是,很自然地,把改革的中间派王拱辰推到了对立派那一面。而王拱辰的本职工作是啥?御史中丞,换句话说,监督官员的,相当于后世的东厂,克格勃或者FBI。
这就发生了下面的事情,在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一名陕西官员向仁宗递上去了一本奏折,状告一个叫做滕子京的官员贪赃枉法,《宋史》里说「费公钱16万贯」,贪污了这么多钱自然要查,结果滕子京在查账的人来到之前,一把火把账本全烧了,这一下子,仁宗震怒,要彻底追查。
为什么这个滕子京有这么大胆子呢?因为他的背后站着范仲淹,两人既是朋友,也是同一年中的进士,而且范仲淹在去西北打仗之前,还郑重其事地向仁宗推荐滕子京代替自己,换句话说,藤子京是改革家范仲淹手下的一名大将。
接下来,御史中丞王拱辰和范仲淹在滕子京的问题上开始了殊死较量,两人都用辞官不做为要挟,弄得仁宗差点没疯了,最后只能妥协,把滕子京贬了一级,打发到岳阳了事。下面的事情我们在中学学过,滕子京到岳阳之后,重新修岳阳楼,然后派人给范仲淹送了一张《洞庭秋晚图》,请他给写篇文章。范仲淹大笔一挥,在从来没去过岳阳楼的前提之下,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里面更是有一句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我们先不评论这句话,我只想说,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滕子京「不以己悲」,把岳州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那就是瞎扯淡,实际上,《宋史》记载,滕子京在岳阳搜刮民财,中饱私囊,就连司马光在他的《涑水纪闻》里都说,这哥们「所得近万缗,置于厅侧自掌之」,也就是又划拉了近万贯的民脂民膏。
航拍岳阳楼(图源网络)
在藤子京被弹劾这件事上,范仲淹是极其不成熟,不理智,藤子京贪污可以说是证据确凿,死保这样一个大贪污犯只能让皇帝讨厌你,尤其重要的是,让皇帝认为你范仲淹搞小团体,在结党营私。
《北宋到南宋的发展史》第 7 节 与士共天下 如何看待宋仁宗的与士大夫治天下(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