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流亡十九载 清明寒食节是怎么来的介之推割肉伺君是真的吗(第2/2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
,出现了权力真空,这是公元前651年的事情。不一样的是,这次没有出现两位公子争位的场面,因为重耳根本就没去争,据说里克本来是想拥立重耳的,但被重耳拒绝了,原因是什么不太清楚,史书没说,但我个人的想法是,一连两个新国君都被里克这个家伙咔嚓了,重耳应该是担心自己的脑袋。
不过另一个逃走的公子夷吾,却不是这么想,他另有计划,此人在秦穆公的帮助,和晋国权臣里克的默许下,回国做了晋惠公。这个晋惠公上位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用计杀了里克,这叫做先下手为强。他没说原因,不过用脚趾头也能猜到:第一,里克权力太大;第二,里克已经杀了两个君主;第三,里克想拥立重耳。这三个原因有一个就可以去死了。里克临死前说了一句话,流传至今:「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臣闻命矣!」这都是我的命啊,这就是成语「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来历。
三、秦穆公为何愿助重耳夺位
那为什么秦国的秦穆公要帮助夷吾升级为晋惠公呢?两个原因,第一个,两个人是姐夫和小舅子的关系。秦穆公的一个老婆穆姬就是这个夷吾的亲姐姐,那时候秦国和晋国一直都通婚,秦就在今天陕西一带,和晋国比邻而居。据说秦国的女人比较漂亮,而晋国是真正的贵族,美女嫁贵族,到今天也是如此,这样的通婚两边都比较满意,这也就产生了后来的一个成语「秦晋之好」,专门用在婚礼上。
另一个秦穆公插手晋国事务的原因就是,晋惠公夷吾特别能忽悠,他对秦穆公许诺,如果秦国帮助他当上国君,他就给秦穆公河西之地八座城池。
结果是秦穆公实现了诺言,帮他当上了国君,这个晋惠公夷吾却想赖账了,磨磨唧唧就是两个字,不给。不久,晋国发生饥荒了,秦穆公不愧是一代雄主,就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他还是给晋国送去了很多粮食,谁让我们是亲家呢?很不凑巧的是,第二年,秦国也发生饥荒了,就向晋国求援,结果你猜怎样?晋惠公这个既不守信用又目光短浅的人居然拒绝了。
这一下秦穆公是勃然大怒,直接带兵打进了晋国,抓获了晋惠公,带回秦国关了起来。最后是晋惠公的姐姐穆姬不断地求情,加上周天子也托人说情,秦穆公才把他放回去了,当然,不能白放,要求晋惠公把自己的儿子太子圉送去秦做人质。
秦穆公对这个人质太子圉也很不错,没有任何歧视,而且把女儿怀赢嫁给了他,但这小子和他那个爹一样不靠谱,没过多长时间,就抛弃自己的新婚老婆,偷偷地跑回了晋国,并且在晋惠公死了之后,当上了晋怀公,他上台之后,第一件事居然就是和秦国断绝了往来,秦穆公自然又是气得发疯。
我啰里啰唆地说了这么长时间,其实就想说一件事,在晋文公重耳之前,晋惠公晋怀公这对父子都受过秦穆公的恩典,却都不知道知恩图报,这就让秦穆公很是愤恨,所以,当在外面流浪了19年的重耳来到秦国之后,秦穆公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晋国应该再换一个君主了。
秦穆公产生这个念头是一点都不奇怪,因为重耳这个人游历了狄、齐、卫、曹、宋、郑、楚,最终才到达秦国,在这些国家里,认为他能成大器的就包括齐桓公、宋襄公和楚成王这些那时候的一代人杰,秦穆公是有眼光的,自然对他刮目相看。
那你可能会问了,秦穆公难道是真心实意希望晋国强大起来?怎么可能,后面我们会讲到他的故事,这里我只简略地说一句,你要知道,秦国是周平王东迁才封的诸侯,到秦穆公这里,才一百多年,以前在中原人眼里,那一直都是蛮夷,换句话说,他们被中原这些所谓的文明人瞧不起很长时间了。
对于他们来讲,如果能找到一个中原大国支持自己一下,或者说在中原找一个愿意和自己来往的好朋友,那是首要任务,而晋国自然是首选,无论秦晋之好,还是秦穆公三番五次地帮晋国,基本都是如此。不过马上他们也就知道了,朋友再好,也不如自己有实力,这是后话。
公元前636年2月,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国争夺国君之位,刚刚做了一年多国君的晋怀公还算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什么熊样,马上撒腿就跑,晋国的卿大夫就接受了重耳做他们的国君,由此你也可以看出,晋惠公父子俩确实是内外都不得人心。
四、介之推割肉伺君是真的吗?
重耳这么顺利抢班夺权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有一批忠心耿耿,誓死跟随的臣子们,而且这些家伙还都来自于原来晋国的卿大夫之家,比如说狐偃、先轸、贾佗和赵衰等人,这些人随便拎出来一个,那都是春秋时期赫赫有名的文臣武将,很多人我们后面还会提到。
这里先说一个忠心耿耿的,名字叫介之推。
据说重耳在卫国的时候,有一次断了口粮,吃不上饭,介之推就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熬汤给他吃,后来回到晋国,介之推却不肯做官领赏,自己和老母亲躲到深山里不出来。重耳没办法,就放火烧山,意思是兄弟你别躲了,赶紧出来受赏吧,可是他偏偏碰上一个犟种,大火都灭了,还没出来。
后来重耳和随从上去一看,介之推和他老妈都抱着一棵槐树烧死了。重耳伤心之余,就用这棵槐树的木头做了一双鞋,每次穿上这双鞋,他都要流着泪喊「足下足下」,怀念介之推,这就是为什么后来用「足下」表示对一个人的尊称。
此外,晋文公还规定,介之推烧死这一天,全国不能点火,要吃冷食剩饭,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后来逐渐和清明节合二为一。我们今天4月5日能有假休,还要感激2000多年前的介之推在树林子失火的时候犯傻,不向外跑。
故事很感人,甚至很多现在的出版物都把这个当作历史事实来说,不过很可惜,这段故事很可能是假的。无论是《左传》还是《史记》,都没有记录介之推割自己大腿肉,和最后被烧死的事情,而且后世的任何一本正经史书,都没有这样的记录,「足下和寒食节据考证,也好像和介之推没关系。
最早记述这个感人故事的是《庄子杂篇》,但是且不说大多数人认为《杂篇》根本不是庄子写的,就算是,那也说明不了什么,因为庄子他老人家是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但他就不是史学家,他的文章充满了比喻和寓言故事,不靠谱。
后来民间的很多杂书反复地重复这个故事,包括什么《异闻类聚》《异苑》等等,那就更是胡扯了,听名字你就知道,这些书是古人的网络小说。
如果我们相信史书,介之推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他在重耳当上国君之后,辞官不做,隐居山林或者大海边上,《左传》上说「不言禄」,《史记》上说「至死不复见」,如此而已。
其实你略加思考也能知道一二,当时重耳饿得走不动,他的手下居然有人能手起刀落,割下大腿一块肉,然后煎炒烹炸施展厨艺做好了,伺候重耳吃完,还能跟上大部队,这事儿,在没有创可贴和消炎药的年代,几乎就是神话。你别忘了,我们刚说完那个宋襄公,大腿上中了一箭,在精心照料下,哀嚎半年下不了床,最后也死了。
那我为什么要在这里讲介子推的这个故事,除了想说明重耳手下对他的忠贞,和他流亡路上的辛苦之外,还有一个小私心,那就是我想借此重复一下我的那个观点,所谓历史,就是古人的故事和后来人的创造结合在一起的结果,很多时候,后者在民间的影响更大,比如说,今天山西境内的老百姓还在寒食节做一种面食,名字叫做子推燕,就是因为上面我说的这个后人编造的故事。
无论如何,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变成了晋文公,春秋历史上唯一的一个饱尝民间疾苦,睡过野地要过饭,也吃过山珍海味,上过公主床的霸主就这么诞生了,那么,他是如何称霸的?备案号:YXX1J4jnRLYtgpEgNKHbG04
《一读就懂的中国史春秋战国》第 3 节 流亡十九载 清明寒食节是怎么来的介之推割肉伺君是真的吗(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