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节 天子不灵了 周朝是怎么灭亡的烽火戏诸侯是真的吗(第2/2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实际上,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所有诸侯国记载历史的书籍都叫做春秋,因为那时候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见周天子,彼此之间见面喝酒吃饭聊天逗闷子的日子,很多大事都发生在这两个季节,所以,各国史书都被称为春秋。
很可惜,除了和孔子关系密切的这本鲁国的《春秋》,其他诸侯国的或者失传,或者残缺,这样一来,《春秋》就变成了这本鲁国史书的代名词,而且孔子还亲手做了修订,不过呢,他老人家实在很忙,写的就有点简略。后世就产生了专门为了解释孔子的《春秋》而做的传,比如说《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就是其中之一。
总而言之,后人想把周平王搬家之后的一段特定历史给一个称呼,而《春秋》这本鲁国历史书描述的时间恰好和这段历史差不多,行了,那这段历史就叫春秋吧,如此而已。
书归正传,周平王一家老小从镐京搬到洛邑的过程中,除了晋国和郑国,还有一个姓嬴的西部部落帮了大忙,周平王一感动,就封了他们的首领为秦伯,并且大方地把当时被犬戎占领的岐山以西的地方都给了这个部落,这自然是属于空头支票,意思是有本事你们就自己打回来。这个赢姓部落也真争气,用了21年的时间,硬是把犬戎彻底赶出了这块地盘。
你要是信迷信,可能会想,这块地方是周王朝的龙兴之地,是块宝地,周平王就这样随随便便地给了别人,不是相当于把运气给了人家吗?那你想的还真就是对的,果不其然,五百多年后,秦伯后代一个叫嬴政的猛人干掉了所有诸侯,统一了天下,他的另一个名字叫秦始皇,这是后话了。
在周平王搬家之后,一个西周的贵族路过镐京,望着田野里的庄稼和破碎的都城,十分伤心,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句子:「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首叫做《黍离》的诗历来被认为是《诗经》里面最具苍凉意境的佳作,它不仅仅是对西周的追忆,还有对东周现状的深深忧虑,因为春秋期间的社会现状,八个字就可以概括,天子无能,诸侯纷争。
天子为什么无能?原因很多,但根本的原因却很简单,土地和人口都小了。四书里面的《大学》这本书就说过:「有土此有财。」有了土地才有财富,对于古代中国,更是如此。那么周朝开始的时候天子的土地就很小吗?当然不是,周朝虽然是分封制,把土地分给诸侯,但是留给天子的土地一定是最大的,否则你当周武王和周公姬旦这些人傻吗?留给天子直接控制的土地在周朝叫王畿。西周开始的时候,周天子的王畿有两块,分别是围绕着今天西安纵横八百里,和围绕今天洛阳纵横六百里的两大块土地,而且是连在一起的,比任何诸侯国都大。
可是这一次周平王往东边搬家的时候,把西边的大部分被犬戎占去了的土地都给了秦伯,等于是只剩下了东边洛邑的六百里土地,不及原来的40%,人口更是只有原来的15。那自然地,财富和实力就大打折扣。
6-2周疆域不断缩小(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如不允许使用请告知)
除了土地和人口缩小,周平王还背着一个弑父的罪名,因为无论他老爹周幽王多么混蛋,毕竟是他和他姥爷勾结犬戎砍了他爸爸的脑袋,按照周礼,这是大罪,是要受到谴责的。周围的诸侯国就有很多开始瞧不起他这个天子,并且开始挤占他的地盘,导致周王室控制的地区是越来越小。你土地小了,税收钱财就少了,能养活的兵也就少了,那这个老大就当的很勉强。可是周平王无论如何想不到的是,第一个跳出来,挑战他的权威的,居然就是护送他来到洛邑的郑国。
三、郑国的崛起
其实这事儿也不稀奇,郑国这个封国,出现的比较晚,是周平王爷爷册封的诸侯国,一开始的时候只有靠近镐京的一座城,小得不能再小了。到了犬戎入侵的时候,第一代郑国君主郑桓公为了表现,争取上进,就和犬戎玩命,结果把自己玩死了。
他的儿子郑武公化悲愤为力量,和周平王的姥爷,也就是那个最初勾结犬戎的申候,里应外合,一起赶跑了犬戎。这下子就牛掰了,郑武公摇身一变,从一个不入流的诸侯,变成了周王朝的卿士,也就是相当于后来王朝的宰相,而且郑国也和周王朝一起东迁,来到了洛阳附近,占据了一块新的,更大的土地作为自己的封国,这就是新郑,也是今天的河南省新郑市。
等到郑武公死了,他的儿子郑庄公即位,仗着自己是天子的卿士,和祖辈留下来的实力,开始东征西讨,欺负周围其他的诸侯国,侵占人家的土地。问题是,郑庄公欺负人的时候,经常打着周平王的旗号,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代表天子干掉你!」这可能是最早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来三国时曹操的那个都是山寨的。
郑庄公的这些小动作让周平王很是郁闷,他就想削弱郑庄公的权力,分一半卿士的权力给另一个诸侯。郑庄公听说这事之后,就跑去问周平王,大哥你啥意思?周平王立马就变成了一个怂货,说我没有分你权力的打算,这是哪个王八蛋造谣,挑拨咱俩关系?最后这两人居然达成了一个协议,把自己的儿子派到对方身边去做人质。
当然,协议书上不能这么写,要写周平王的儿子是去监督郑国,郑庄公的儿子是做人质。
不过无论怎么写,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就是春秋的第一个轰动事件,叫「周郑互质」。在这件事上,郑庄公几乎和周天子平起平坐了,周王室一时之间是声名狼藉。
周平王死了之后,他的孙子周桓王即位,年轻气盛,心里想的是,我是周天子啊,你郑国再牛掰,也得对我客气点吧,可是郑庄公都欺负周王室十几年了,心里想的是,我这么强大,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伙子,总得对我客气点吧。结果就是,两人谁都不客气。周桓王率先发难,强行罢免了郑庄公卿士的封号,不让他参政议政了。郑庄公一气之下,干脆连朝见这种基本礼节也免了,不仅如此,他还派军队去周天子的庄稼地里抢粮食。
这下就撕破脸了,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亲自率领联军讨伐郑国。说到这里,咱们就要批评一下周桓王同学了,因为他既不了解自己的实力,也不了解郑庄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周王室的实力咱就不用说了,要是强的话,就不用大老远的从西边搬过来了。
那么,郑庄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事要从他的名字说起,这哥们叫寤生,因为他妈武姜生他的时候,他不是脑袋先出来的,而是用脚破门而出,差点没把武姜折腾死,现代医学叫做难产,所以武姜就不喜欢这个儿子,而是喜欢后来先出来脑袋的小儿子段。老太太偏心一点本来没什么,但是偏得太厉害就是大问题了,郑庄公即位之后,她居然和小儿子段合谋想把大儿子整死,这妈当的就有点差劲了。
那么这娘俩准备了多长时间呢?整整23年,准备到什么程度呢?控制了郑国北边和西边,那这23年郑庄公干什么呢?两个字,孝顺。除了在外面打仗,就是对母亲尽孝,对弟弟段退让。这娘俩反叛的结果呢?一点儿也不美好,公子段的部队刚起兵就被击溃,本人跑到了共国,最后被砍了脑袋,武姜直接被郑庄公囚禁。
上面这段故事就是《左传》和《古文观止》里的第一篇文章《郑伯克段于鄢》。那么我想用这段故事说明什么?引用毛泽东对郑庄公的评价「此人很厉害」。这个厉害不是张牙舞爪的厉害
()
,而是那种轻易不出手,出手就要命的厉害。历史上大多数人都认为郑庄公装傻充楞,阴险地诱导他弟弟和母亲反叛自己,最后一击致命。
我也认可这个观点,一个是妈,一个是弟弟,要是在开始的时候就和他们发生冲突,难免落一个不孝和不友的名声,在人家没造反之前,你处罚也不能太重,顶多是训斥弟弟几句了事,但等到把他们的野心纵容到极度膨胀,让他们犯下弑君的大罪之后,那就既有好名声,又可以下狠手了,绝对的好手段,郑庄公厉害不厉害?
所以,周桓王如果深入了解郑庄公,他就应该知道,对方既然敢割他的麦子,偷他的粮食,就做好了充分准备。甚至可以这样说,郑庄公因为卿士的地位丢了,早就有意教训一下周桓王,顺便震慑一下周围看他丢了卿士位置而蠢蠢欲动的诸侯们,但是和对付他老娘和弟弟一样,无论是于情于理,他都不能先动手。周桓王忍不住先发兵,正中郑庄公下怀,他马上率兵迎战,两方发生了「繻葛之战」。
战争的结果是周天子这一边大败而归,而且周桓王被对方一箭射在了肩膀上,当然,郑庄公见好就收,也没追赶,不仅如此,晚上还派人去看望周桓王,不好意思啊,大哥,手下人一不留神,射了你一箭,这里有最好的伤药……要不我把抢的麦子还给你一点?周桓王这边是毫无办法,等伤好之后,只能做一件事,垂头丧气地回去闭门思过了。
前有「周郑互质」,后有「繻葛之战」,两件事之后,周天子的权威彻底丧失,已经完全没有力量管束诸侯,诸侯们也全都知道了周天子只不过就是一个摆设,历史学家也一致认为,公元前707年的繻葛之战是一个转折点,它意味着以前那种天下一家,以周天子的命令行动的时代结束了,一个诸侯争霸的大舞台拉开了帷幕。备案号:YXX1PBnZ0QvT3zd31vHrE9B
《一读就懂的中国史春秋战国》第 6 节 天子不灵了 周朝是怎么灭亡的烽火戏诸侯是真的吗(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