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辨惑1(第1/2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一)黄震曰:"辨惑言不苟合。"戴彦升曰:"辨惑篇道正言之忤耳,伤流言之害圣,而深恶纵横家之阿从意旨,规则乎孔门也。"唐晏曰:"此篇义主远佞人,去其害仁义者也。"
夫举事者或为善而不称善,或不善而称善者,何?视之者谬而论之者误也。故行或合于世,言或顺于耳(一),斯乃阿(二)上之意,从上之旨,操直而乖方,怀曲而合邪,因(三)其刚柔之势,为作纵横之术(四),故无忤逆之言,无不合之义者(五)。
(一)"言"字原无,今据孙诒让说订补。孙诒让曰:"案:行不可言顺于耳,此篇多以言行对举,此亦当作言或顺于耳,今本误挩一言字。"今案: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邢昺疏曰:"耳顺者,顺不逆也。"
(二)吕氏春秋长见篇:"阿郑君之心。"高诱注:"阿,从也。"
(三)"因",天一阁本误"囚"。
(四)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学长短纵横之术。"案:史记苏秦传:"太史公曰:其术长于权变。"张仪传:"太史公曰: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横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则纵横有权变之意也。
(五)唐晏曰:"按:此即孟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之谓。"
昔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一),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二)盖损上而归之于下,则忤于耳而不合于意,遂逆而不用也。此所谓正其行而不苟合(三)于世也。有若岂不知阿哀公之意,为益国(四)之义哉?夫君子直道而行(五),知必屈辱而不避也(六)。故行不敢苟合,言不为苟容(七),虽无功于世,而名足称也;虽言不用于国家,而举措之言可法也(八)。
(一)宋翔凤曰:"子汇本饥作饥。"案:李本、两京本亦作"饥",二字古混用,后不复出。
(二)案:见论语颜渊篇。集解引郑玄曰:"盍,何不也。周法什一而税谓之彻。彻,通也,为天下之通法。"邢昺疏曰:"鲁君哀公问于孔子弟子有若曰:年谷不熟,国用不足,如之何使国用得足也?有若对曰:盍彻乎者,盍犹何不也。周法什一而税谓之彻,彻,通也,为天下之通法。有若意讥哀公重敛,故对曰:既国用不足,何不依通法而税取乎?"
(三)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故武王以仁义代纣而王,伯夷饿不食周粟;卫灵公问陈,而孔子不答;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大王去邠;此岂有意阿世俗苟合而已哉?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
(四)器案:"益"读如"附益"之"益"。论语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歛而附益之。"集解:"孔曰:冉求为季氏宰,为之急赋税。"邢疏曰:"时冉求为季氏家宰,又为之急赋税,聚歛财物,而陪附益助季氏也。"
(五)论语卫灵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集解:"马曰:无所阿私,所以云直道而行。"
(六)王守溪曰:"先把有若作个君子直道而行,见此等人不肯阿意人,后方说到邪佞易惑上,血脉相关,精神联贯。"唐晏曰:"按此陆生论语说也。"
(七)战国策秦策下:"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语又见史记蔡泽传。疑此文"敢"字亦"取"之误也。
(八)李为霖曰:"惟名足称,言可法,故君子所以疾末世而戒慎于独也。"
故殊于世俗,则身孤于士众。夫邪曲之相衔,枉桡之相错(一),正直故不得容其间(二)。谄佞之相扶,谗口之相誉,无高而不可上,无深而不可往者何?以党辈众多(三),而辞语谐合。
(一)宋翔凤曰:"抄本、子汇本错作措。"案:两京本作"措",李本、天一阁本、唐本、汇函、品节、金丹、拔萃作"借"。
(二)"正"字原缺,子汇本、唐本有,今据订补。
(三)宋翔凤曰:"党辈,本作当背,依子汇本改。"案:后汉书桓谭传:"党辈连结,岁月不解。"党辈,犹资质篇之言"党友"也。文选张平子西京赋:"结党连群。"左太冲蜀都赋:"结俦附党。"曹子建七启:"交党结伦。"党群、党俦、党伦,其义亦同。
夫众口毁誉(一),浮石沈木(二)。群邪相抑(三),以直为曲(四)。视之不察(五),以白为黑(六)。夫曲直之异形(七),白黑之殊色(八),乃天下之易见也,然而目缪心惑者,众邪误之(九)。
(一)宋翔凤曰:"口下本有之字,依治要删。"器案:太平御览三六七引此句作"众口所毁",义较胜。
(二)金丹云:"变轻重之常。"周广业意林附注曰:"变乱物性。"
(三)宋翔凤曰:"相本作所,依治要改。意林引云:众口毁誉,浮石沈木,群邪相抑,以直为曲,与治要同。"器案:御览引亦作"相"。
(四)"以直为曲",御览引作"以曲为直"。金丹曰:"变曲直之常。"
《陆贾新语白话文》第8章 辨惑1(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