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 9 节 百家大争鸣 儒家荀子为何会教出李斯和韩非两个法家弟子(第3/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尽管今天国际上对荀子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是可以和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比肩的人物,并且这位牛掰的老先生活着的时候,也一直以孔老师的嫡传弟子自居,但是,传统儒家对他的评价却是江河日下的。开始还好,能陪着孔老师在庙里呆着,宋朝之后,就被很多人,尤其是朱熹理学的道德卫士们强烈抨击。到了1530年,他就被明朝嘉靖皇帝彻底赶出了孔庙,失去了吃冷猪头的资格,一直到今天,港台地区的所谓新儒家还在对他老人家口诛笔伐。

究其原因,主要是两个,第一个自然是他和亚圣孟子唱反调的性恶论,既然宋朝之后孟子成神,那荀子被赶出孔庙也很正常;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学生——此人学生不多,据考证,正式的才五位——但就是这五位中的两位,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一位叫李斯,就是帮着秦始皇统一天下,并且建议焚书坑儒,欺师灭祖的那位大秦帝国的丞相;另一位更要命,就是百家争鸣最后一位大师,把儒家的知识分子称为「害虫」的法家集大成者,韩非。

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儒,教出了两位法家学生,这看似偶然,其实必然。因为无论荀子怎么解释他的性恶论,实际上他都承认了,人性有恶。

他说的那个「化性起伪」,在实际操作上,需要圣人的谆谆教导和教化,可是他的学生韩非说,老师,这世界上圣人是可遇不可求的,没有那么多的圣人,谁来教导这么多的老百姓呢?况且就算找到圣人,你让他去教化乡里面的一个流氓,说一两句话流氓就会改邪归正了?不见得吧!我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警察,上门去把手铐给他一戴,枪口顶在他脑袋上,马上就老实了。

也就是说,治理这个社会就两个字最好使,赏和罚。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严刑之下,谁敢犯法?韩非称这两样东西为「二柄」,只要拿住了它们,结合权威、法律和权术这三种手段,奖励那些做出贡献的,惩罚那些调皮捣蛋的,天下自然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韩非对于人性的看法既不是孟子的「性善」,也不是他老师的「性恶」,他的看法是人性只是自私,每个人天生就是商人,时刻都在计算着利益得失。

他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说卖豪车的,希望人人都发大财,有钱,富贵,因为这样一来,他的车就卖得好;可是开棺材铺的,就希望死的人稍微多一点。你能说卖豪车那位就比开棺材铺的人更善良吗?恐怕不能,「情非憎人也,利在人死也」,卖棺材的并不是憎恨人类,只是他的利益所在,就是死人,那有什么办法?

韩非的结论就是,君主治理国家,就要依赖人的这种天性,他说「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治理天下,就要遵循人之常情,也就是人性,而人性就是趋利避害,这样一来,奖赏和惩罚就好使了,一旦奖惩制度好用,那治国的策略就定下来了。

这就是法家的基本思想。

法家的人物我前面也提了很多,比如管仲、子产、李悝、商鞅等,还有很多没提到的,比如慎道、申不害等,可是那些人有的注重法治,有的讲君主如何掌握权力,有的聚焦在如何玩弄权术和阴谋诡计,没有一个人像韩非这样,把法治、权术、人性全都糅合在一起,创造出来一套成系统的法家独门功夫,相辅相成,浑然天成,相当地管用。

他自己虽然没练成,但修

()

习了他的武功,第一个练成的人大大有名,叫秦始皇,而且后世的君主,书架上摆的虽然是《论语》,袖子里藏着的,肯定是一本《韩非子》,这就叫做外儒内法,治国平天下的不二法门。

四、中外轴心时代

我们最后把中外轴心时代的人物对比一下,如果把中国的孔子,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和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算作是各自第一代的领军人物,那么古印度一代就结束了,释迦牟尼以后就没人了,中国却是孔子、孟子、荀子一脉相承,古希腊也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门不绝。

不过韩非子在中国出现时,古希腊也没有新的思想家出来了,但是,后面还有一件事很有意思,那就是东西方两大思想体系同时催生出两个前无古人的君主,亚里士多德的弟子,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韩非的非正式弟子秦始皇大帝,征服东亚最大的大陆,建立了秦帝国。

更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帝国都只持续了14年就分崩离析了,冥冥之中好像自有天意。当然,现在我们也都觉得14这个数字不吉利,这是题外话了。

限于篇幅,关于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我只讲这么多,不过有一件事必须说一下,上面这些家伙是各门派的牛掰人物,但是真正的百家争鸣并不是真的就在他们之间展开,彼此相差几百年,你总不能去人家的坟头之前,吐沫横飞地批评人家吧?

真正的争鸣都是发生在当时,或者公立或者私立的大学里,还有就是战国四公子那样门客众多的府门里。

这些学府里面,最著名的就是齐国的稷下学宫。这学校是齐国国家拿钱办的,荀子就曾经在这个学校任校长。

从公元前350年左右的齐威王时代,一直到秦国灭掉齐国为止,这个稷下学宫一共存在了大概150年左右。最多的时候,上千人在这里学习和吵架,常见的情形是,一位说,我的祖师爷墨子是怎么怎么说的,另一位就说,不对,我的老师的老师孟子是如何如何反驳你们墨家的。

当时是任何思想,任何见解,都可以表达,各家流派竞相发表自己的学说,百无禁忌,这才造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那时候这样的学校还真不少,各国对人才的渴望是相当地强烈,魏国有西河之学,鲁国有孔夫子的杏坛讲学,燕国有武阳学馆,楚国有兰台学宫等等。滑稽的是,最后统一中国的恰恰是一所大学也没有的秦国。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大家有时间可以深思一下。

先秦诸子是一个庞大的群体,除了我们介绍过或者说提及的,还有很多著名的人物,比如说医家的扁鹊,阴阳五行家的邹衍,名家的公孙龙等等,但我们的主要话题还是历史。

何况,在这个时间点上,周天子就要下台了,这绝对值得我们去看看,威名赫赫的周王朝到底是如何彻底完蛋的,而一个前所未有大秦帝国,又是怎样冉冉升起。

欲知后事如何,请继续订阅《中国史话第二辑:秦汉》。备案号:YXX1L2vp44mtJKZJ4oUkXm2

《l春秋战国中国历史朝代》第 9 节 百家大争鸣 儒家荀子为何会教出李斯和韩非两个法家弟子(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