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2/2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王夫人顿时就笑了,“真是小女儿心思。”显然是没将探春的话当真。
探春也知道,自己这样的打算怕是不容易实现。
正一筹莫展之时,机缘便来了。
这日王夫人带着探春往别府赴宴,主人家心思巧妙,宴席都摆在同一个园子里,中间有一道长满藤蔓的藤架,将两侧的男女分开了,不过互相看不见,声音却是能传过来的。
女眷这边,夫人们聚在一起谈天八卦,年轻姑娘们便又是老一套,赏景作诗。这次只以菊花为题,韵是不限的。各位姑娘们沉吟片刻,先后下笔,探春想了想,便也有了,想着今日东道主家的嫡女诗文一向不错,便也不需刻意藏拙相让主人。
轮到探春时,便听她念道: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这首诗着实不错,却也不是宴会上最好的一首。藤架那边的年轻公子们,其实大多都在时不时的听着女眷这边的动静,尤其是姑娘们念诗的时候,人皆有好奇之心嘛。
听到探春的诗的人也不止一个,可恰有一人听得入了心,这人便是当今赵太傅家的公子,赵楠。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赵楠心里默默念着这句诗,竟然像是自己的心里话一般。
赵太傅一脉是不能再清的清流,专心治学修书,不问俗事。赵楠自幼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也是个醉心学问,德行无亏之人。
只是人生在世,总不能关起门来过日子,总要与人相交,结识朋友才好。平日里与赵楠交往的,有书院中的学子,更不乏近些年来的状元榜眼之流,因为一连几年的科考,赵太傅都是主考官,与这些考官名义上都有师生之义。何况赵太傅曾为帝师,学问渊博,若是谁能有幸得他一两句指点,则受用不尽,所以自然有很多人赶着与赵太傅的儿子赵楠相交。
可是赵楠与这些人相处的日子长了便发现,真的醉心于学问的人不多,读书为了修身齐家治国的也无几,大多数人不过是汲汲与功名利禄罢了,读书是为了做官。做官当然没什么不好,无论是直言进谏的言官,还是造福一方的父母官,做哪种都是好事,做官劳心费力,为百姓谋福为国家出力,都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可是赵楠发现,世人想要做官,都既不是想为百姓谋福也不是想为国家出力,而是为了自己有权有钱。
其实这再正常不过,只不过赵楠从小被教养的思想境界太高,人生目标一向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以发现自己身边都是汲汲与功名利禄的人之后,大感世态炎凉,始终有孤独之意。
他又是个心思单纯、不擅伪装之人,对朋友的不满便时不时表现在脸上,这样一来,身边的很多人都不满了,传出了一些赵楠因为自己是太傅之子便瞧不起人的话来。赵楠听到后,更是不爽。
今天听到探春这句“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真是说进了他的心坎里。
再细思全诗,“长安公子”“彭泽先生”“短鬓”“葛巾”,显然这位姑娘是以男人自比了,整首诗将高洁品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没有丝毫的脂粉气,也没有丝毫的悲春伤秋之意。
一时间赵楠对做了这首诗的姑娘真是十二分的好奇。
因此赵楠便留了心。等到宴会散去,宾客离开之时,赵楠特意听着门口登车告别的女眷的声音,终于等到那个熟悉的声音时,赵楠远远看了一眼。只见那位姑娘削肩细腰,长挑身材,背影显得既纤细又挺拔,两种略微矛盾的姿态在她身上自然的合为一体,就如同一棵笔直的竹子,既纤细又挺拔。
《红楼十二钗又副册》第28章(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