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第2/2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第119章自立为王
淳于越突然辞官,全场哗然,但是也有聪明人,毕竟大家都是沉浮官场之人,尤其是在嬴政手底下做事儿,若非聪敏之人,早就卷铺盖回家了。
最先明白过来的聪明人,自然是司马中大夫了,他可是当事人之一,淳于越突然请辞,陛下的脸色没有太大的变化,反而透露出一种满意的神色,这说明甚么?
说明……淳于越的请辞,是陛下有意主动,起码是授意的,为的便是不主动挑起朝廷中儒士和法家的内部争斗。
司马中大夫心中明镜一样,如果自己不顾圣意,拉淳于越下水,可能会惹怒陛下,后果惨不忍睹。
司马中大夫立刻明白了嬴政的意思,心中有了计较,认罪还是需要认罪的,但一会子绝口不提淳于越的话,可能还有一丝生还的机会。
剩下聪敏之人,可不就是法家的代表丞相李斯,还有儒士的代表丞相王绾了么?
这两个人都是丞相,一儒,一法。李斯向来看淳于越不顺眼。其实大家都是儒士,李斯对王绾就是敬重,而对淳于越便看不上眼,因着淳于越为人太「嚣张」,分明只是个博士,却对自己顶撞三番,而王绾就不同,王绾有礼有度,做事也有里有面,让人挑不出毛病,并不会咄咄逼人。
如今淳于越辞官,陛下有意放他一马,也不是放他,而是不挑起儒法的争斗,李斯刚刚成为丞相没多久,其实他也不愿意看到朝廷动荡,因为李斯明白的紧,只有陛下在,朝廷在,李斯才能在,陛下和朝廷永远都是第一位。
李斯没有说话,他身后的法家派系见到李斯都没有说话,也就没有吱声。
那剩下就是儒士了,丞相王绾本就不是激进派,今日之事如果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大的受益者说到底还是儒士,所以王绾更不会趟这一趟浑水,也默默的没有言语。
嬴政道:“淳于仆射在朝廷中供职多年,的确年迈,朕并非不会关虑臣工,准了。”
“谢——陛下!”
淳于越跪下,以头抢地,一瞬间狠狠松了一口气,感觉被扒了一层皮似的,浑身的骨头也没了,一切都完了,结束了……
淳于越顺利请辞,之后就是审理章邯的案件了,司马中大夫很配合的将多年之前的事情原原本本还原出来,羣臣震惊。
原来当年的逃兵事件,根本不是章邯的错,而是原本的都尉滥用职权,竟然想要坑杀自己的士兵充作敌军人头。
司马中大夫因为当时官居副都尉,根本没有话语权,无法阻止当时的屠杀,当然他没有参加,但是隐瞒不报,的确有罪。
嬴政冷声道:“司马中大夫隐瞒罪行,理应同罪,但念在你还有一丝悔念,主动相告,朕便饶你不死,从今日起,革去中大夫官职。”
《大秦读书人有感情线吗》第334章(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