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12章 阿疏族长(第1/2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这人虽然带着很重的口音,但耶律大石听得明白,却正是契丹官话,想来这人是个贵族,方能够说得一口流利的官话。

耶律大石听了此言,顿时道:“阿疏族长请放心,你既有冤情,来到了中京,我必会让你见着主上。”说着便招呼延庆与颜宗文两人:“大哥,二哥,我们一起帮忙吧。”

呼延庆与颜庆文两人听了,也忙上前帮助。

颜宗文见这胖子委实不好扶,当下就道:“不如我去前头村落里找人帮忙,寻个牛车方便这位族长躺下,否则的话,也不好挪动。”

呼延庆看看这些人都是形态凶悍,不似善类,虽然也是落难求助,也不敢单独留了耶律大石在,当下就让颜宗文前去寻车,自己陪着耶律大石在此等候。

在此期间,也不免打听这些人的来历,只是这些人都语言不通,而唯一能通语言的那个族长阿疏,却是伤势沉重,只问得几句,就开始闭目不语了。

过了许久,就见着颜宗文与一个老农,赶着辆牛车来了,当下诸人将那胖子扶上牛车,赶进城时,天色已黑。

耶律大石便道:“不如阿疏族长先到驿馆休息一夜,也寻个医者来治个伤,我明日帮您去向鸿胪寺递上文书,再等候陛下召见,如何?”

但那阿疏却仿佛若惊弓之鸟,只道:“我在这中京人地两疏,亦不知道相信谁为好。既是郎君相救,我也只信得过郎君,不如就请郎君收留我一夜,我自会有重礼相报。”

耶律大石无奈,只得道:“只是我家中狭窄,贵族这么多人,只怕安置不下。”

阿疏道:“无妨,我们这些人,都是风餐露宿惯了的,只须一片空地,就可安置他们。”

果然到了耶律大石家中,只阿疏一人住了客房,其余部族皆是席地一坐,就可安歇。

耶律大石这边叫了医者过来替阿疏治伤,又于次日将这情况报与鸿胪寺。鸿胪寺就派了人来,与阿疏录了情况,并逐字与他看了,阿疏就取出信物来,鸿胪寺忙将奏书递于宫。

此事还须从半年前说起。

自澶渊之盟以来,宋辽设立互市,双方贸易往来,一年有数百万乃至上千万之巨,便是边贸税收,一年也足有百万之数。

虽然澶渊之盟时约定,大辽每年从大宋得三十岁币,后来又增至四十万,看上去似是大宋破财,大辽占了极大的便宜,但这岁币通常根本没进中京,就在边境的榷场花得精光。自从有了榷场交易,看似双方互相往来,然而大宋繁华,诸事无不具备,而大辽艰苦,能与大宋贸易的东西不多,早年只有一些牛马骆驼等物,后来也多一些玉石、皮货、织毯等。然而中原的茶叶、药材、布帛等皆是大辽最缺的,尤其是大辽贵族最喜欢追逐大宋的风行时尚,有时候数百牛羊,换来的不过是几箱新制丝绸,甚至宋人从边贸中进了黄金玉石,回头打制成精美首饰,又加倍挣了回来。

虽然两边也都有对边贸的管制,比如宋人限制能制火药的硫磺等物,还有图书等,而大辽限制的是马匹,以免宋人得到良马,增加军事实力。但私下交易却是难免,尤其是边贸流通中,大辽贵族想要大宋的东西太多,而大辽能与之交易的东西太少,以至于大辽每年都为流进大宋国库的钱财发愁,至于贵人们私自贩运良马铁器流入大宋,也是屡禁不止。

在辽圣宗时代,大宋每年就能从榷场贸易中抽税百万以上,及至后来,情况日益严重。大辽有识之事,为之也忧心忡忡。互市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在互市过程中,经济强大的一方,对经济弱小的一方,形成的不公平却是让人警惕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也有人不断地想办法去挽回边贸中的不对等情况。阻止钱财外流。奈何贵人们享受惯了来自大宋的奢侈品,怎么努力也不能减少这些东西从大宋进口的额度,反而连年增长。但这岁币在边境上左手进了大辽的地盘,右手就在榷场换成贵族们所要的奢侈品流回宋境了。如今大辽境内,市场流通宋人铜钱,甚至比大辽的官制铜钱还管用。

为了减少瓷器方面的进口,从圣宗朝起,大辽就大力鼓励汉民开窑烧瓷,经数十年之功,在各地也有了多家瓷窑,虽然这些窑工多半是唐代末年入辽的定窑、磁窑等工匠后人,烧出来的瓷器有很浓重的唐三彩风格,也能够仿大宋传入的一些新瓷,但工艺上就差了许多。且大宋也不断提升瓷器的精美程度,最顶尖的瓷器,贵人们还是愿意花大量的国帑去大宋进口,尤其是一种“雨过天青”的秘色瓷,更是大辽怎么也模伪不了的。但至少大辽有了自己瓷器,除了一些顶尖的瓷器还是要从大宋购入,在边贸上瓷器这一块就能够减少许多的开支。

《红山素水一一耶律大石传》第12章 阿疏族长(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