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阿疏族长(第2/2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为了减少瓷器方面的进口,从圣宗朝起,大辽就大力鼓励汉民开窑烧瓷,经数十年之功,在各地也有了多家瓷窑,虽然这些窑工多半是唐代末年入辽的定窑、磁窑等工匠后人,烧出来的瓷器有很浓重的唐三彩风格,也能够仿大宋传入的一些新瓷,但工艺上就差了许多。且大宋也不断提升瓷器的精美程度,最顶尖的瓷器,贵人们还是愿意花大量的国帑去大宋进口,尤其是一种“雨过天青”的秘色瓷,更是大辽怎么也模伪不了的。但至少大辽有了自己瓷器,除了一些顶尖的瓷器还是要从大宋购入,在边贸上瓷器这一块就能够减少许多的开支。
但茶叶与丝绸之类的需求却无法替代,所需的茶树与桑树都生在南方,更是大辽完全无法替代的。况大宋的诸物皆是大辽所喜,汴京城里流行什么,中京城里隔上几个月之后,便也会流行什么。越是文化高维度的东西,越是大辽向往的。
且大辽毕竟占地极广,一边开通西域商路,充当了大宋与西域诸国的交易中转,由此获利。另一边又于极东之地,发现大海之滨,竟有一种珍珠可充边贸,唤东珠。
对于珍珠的喜好,那是从远古就开始的,而此前珍珠通常出于南方,尤以合浦珠为贵,称为南珠。但大辽却在极东之地的女真部,发现一种珍珠,可与南珠媲美,便称为东珠,自此大量征用,既是中京贵族争相使用,更是用于边贸上。
而大宋之边,因为五代时南汉后主刘鋠为了采珠,设立称为“媚川都”的部门横征暴敛,令得溺死者众,民怨颇多,在宋太祖登基之后,为爱护民力,就停止了这一行为。只有商人到南方以代价骗取疍户下水,低价购入,高涨卖出。但宫庭女眷对珍珠的热爱却因为这一禁止行为更加狂热,后妃面靥竞贴“珍珠妆”,得宠的后妃,甚至能够戴上满头是珍珠制成的“珍珠冠”。
而大辽开始用珍珠换取边贸收入之后,竟是获得极大的追捧,转眼之间,珍珠从宫庭后妃御用之物,到了汴京富户也能壮着胆子消受一下的东西。而珍珠很快也跃居大辽边贸交易货物排名第四的位置。
而东珠的火热,也带动了女真部另一罕有物的珍稀,那就是海东青。
海东青是生于辽东的一种鹰,以纯黑为极品,纯白为上品,白而杂他毛者次之,灰色者又次之。海东青虽然是极为凶悍的猛禽,但个头却不大,看上去跟鹧鸪差不多大。但这种鹰之所以走红,就是因为它擅捕天鹅。
东珠乃是极东之地有一种特殊的蚌所产,于水面结冰之时成熟,通常获得东珠有两种方法。一是由捕珠女在极冷的天气裸身潜入深海去捕捞,但是辽东与合浦不同,合浦采珠人潜入深海虽然危险,但至少是极南之地,气候温暖,只有潜海之危,官方采珠已经是被宋太祖视为伤民之举而禁止了。然辽东是极寒之地,在冬天入采珠,对采珠人之残酷,远胜合浦。
因此上还有一种采珠方式,就是当地有一种天鹅,爱吃海蚌,冬天的时候天鹅用嘴凿穿冰面,把蚌肉和珠子,吃到嗉子里。女真人就放海东青去捕天鹅,取出天鹅嗉子里的珍珠,把天鹅脑给海东青吃。
但偏生不巧,大辽有四季捺钵的习惯,而冬捺钵,通常是到松嫩两江交汇处的鸭子河边,聚臣属部族,一起欢聚,这也是加强对诸部族统治的方式。而也也会有与各部族共同放鹰捕猎,将获得的大鱼为宴,称之为“头鱼宴”。而因为海东青既有这种捕猎天鹅而得东珠的特性,又加上海东青个头只有天鹅三分之一,却能够以小博大,更是贵人们所喜。以至于后来每年的冬捺钵,不止有“头鱼宴”,更是有皇帝亲自率先纵放海东青捕捉天鹅,饮宴相庆,称之为“头鹅宴”,并与“头鱼宴”并称为冬捺钵的两桩最生要的大辽皇室盛宴。
自然,不管是征收珍珠,还是用海东青捕猎,并不是从宋辽贸易才开始的,从立国之初,海东青就是女真部向大辽皇室的贡物。而随着大辽国力日盛,对海东青的需求也越来越频繁。
乃至于冬捺钵以海东青博天鹅,都成了定例。乃有规定曰:“皇帝每至,侍御皆服墨绿色衣,各备连锤一柄,鹰食一器,剌鹅锥一枚,于泺周围相去各五七步排立。皇帝冠巾,衣时服,系玉束带,于上风望之。有鹅之处举旗,探骑驰报,远泊鸣鼓。鹅惊腾起,左右围骑皆举帜麾之。五坊擎进海东青鹘,拜授皇帝放之。鹘擒鹅坠,势力不加,排立近者,举锥刺鹅,取腊以饲鹘。救鹘人例赏银绢。皇帝得头鹅,荐庙,群臣各献酒果,举乐。更相酬酢,致贺语,皆插鹅毛于首以为乐。赐从人酒,遍散其毛。弋猎网钓,春尽乃还。”
皇室更立鹰坊小邸,对海东青倍加关爱。夏日怕热,便立于玉石上;冬日怕它冷,置于绣墩:夜晚少睡,以防过肥;到了换羽时候还要观察粪便、揣度肥瘦,也要观察精神,若有不佳,还要专门的医者开药处方。
而为了保障东珠与海东青的进贡量,需要女真人在五国部捕捉,形成一条朝贡之种,称之为鹰路。为了保障鹰路的顺利通畅,就需要有人专门进行督办。而大辽就为此专门派来银牌天使督办此事,所谓银牌天使,就是由皇家派出,佩戴皇帝专授的银牌,可以令地方官员皆要听令的使者。
银牌天使为了完成任务,也必会女真部族中,寻找合心意的办事之人。
而完颜部落,就在大辽征敛鹰路的这个时间崛起的。
《红山素水一一耶律大石传》第12章 阿疏族长(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