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百废俱兴(第2/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世家子弟有家族,寒门子弟需要重振家族,粮食和土地才是硬头货。
那么,洛阳周围的闲置土地也一样,现在只不过是司隶校尉府代管,将来立功受赏的将领、官员,还要进行适当的封赏。
在这一方面,任何一个诸侯,包括公孙续在内,都不敢吝啬。
什么造福百姓?这些都是附带的。
最主要的就是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好在经过一个乱世之后,以前的勋爵,肯定要重新洗牌,立不了新功,就别想当贵族,等着慢慢沦为寒门,显赫的地位自然会被其他家族取代。
这种更替,也是一个动力。
经过了新年,客商比年前少了许多,因为他们需要在其他地方走动,让货物流通。
公孙续非常注重商业,致使手工作坊也发展迅速,提升了工匠的地位,各种农具在不断的改进。
作为后世人,尽管知道火药的成分,但是以这个时代的工业程度,还制造不出来,公孙续也不瞎琢磨。
但是冶炼技术在这个时代发展非常迅速,只要你舍得投资,就能炼出好钢。
一些工匠掌握了炒钢、灌钢等技术,在公孙续大力支持下,精铁的产量逐渐提高。
用在兵器上,优势也非常明显。
打造出来的环首刀又轻又锋利,与其他诸侯所用的刀对砍,总是占据着上风,对方的刀都断了,而自已的刀最多只是出现一些裂口。
冷兵器中唐刀为什么那么厉害,主要原因不在于刀形,而在于精铁,好钢用在了刀刃上,当然厉害了。
冶炼技术和兵器的制作是镇北军的秘密,由司隶校尉戏忠负责。
由于洛阳是以前的帝都,现在有了重新繁荣的迹象,也吸引了许多读书人。
公孙续与戏忠、郭嘉等商议,决定成立洛阳书院,既招揽人才,又培养人才。
手抄本的书也越来越多了,现在许多人著书立说,已经不用再刻竹简了,而是直接用文房四宝。
这比刻竹简的速度快多了。
听说要在洛阳成立书院,孔融大力支持,接着,管宁、邴原、王烈、边让等人也都辞去了自已的职务,要来洛阳著书立说。
尽管北海也有书院,但是太偏了。
《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第144章 百废俱兴(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