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144章 百废俱兴(第3/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尽管北海也有书院,但是太偏了。

做学问需要和大贤交流,只有在洛阳才,能吸引各处的贤者。

公孙续当然不会阻拦,现在自已麾下的人才也很多,他们的位置自然有人接替。

荀攸被公孙续封为青州刺史,刺史府的官员及各地太守、国相等,由荀攸自已招募、任命,最后只需要告知镇北将军府备案就行。

由于孔融等人的到来,直接吸引了一些人才,比如北海徐干,陈留阮瑀,汝南应阳,东平刘桢等。

他们都有大才,但却并不精于治理州郡,不过写的诗词文赋都很好,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现实,既有战乱不断的慷慨悲愤,又有公孙续平定叛乱之后,百废待兴的欣欣向荣。

他们品性高洁,为人正直,正好可以做学院的先生。

公孙续不会像曹操一样唯才是举,就算人才再少,也要德才兼备。

当然除了他们教授儒家学说和思想之外,公孙旭还在书院中开设兵法,律法以及治理天下方面的知识门类。

郭嘉、戏忠、荀谌、钟繇等,皆可以授课。

这个时代所说的那些人才,都是全才,都是按照出将入相的标准培养的。

公孙续想过改变,但不能是现在。

自已的一些新的思想,唯有在真正得了天下之后,才能慢慢灌输。

比如培养一些工匠,培养一些郎中等。

最后想了想,这还得设专门的机构,不能放在书院中。

在北海曾经做过尝试,许多人还是无法接受的。

现在将华佗的地位提高了,将军府专职医者的地位也提高了,可其他郎中的地位还不能提高。

工匠之中将来把马钧弄来,可以提高其地位,其他工匠的地位只能慢慢提,否则读书人就会反对。

为了地位,有些读书人简直能头铁的不要命。

思想的进步,认识的提升都要缓慢的进行,步子迈的太大,就容易出事。

王莽的前车之鉴,一定要吸取!

《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第144章 百废俱兴(第3/3页)